第5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康伏在帥案上,研究著附近的地圖,瞄了柳毅一眼:“柳公,將所有舟楫集中起來,選出三千敢死之士,南面但有異動,全力渡水攻擊。讓全軍將士都做好準備,趙雲,吾倒要看看他是不是傳聞當中的那麼厲害!”

  “殿下之意,昌黎趙軍將有變?內亂譁變?應當不是!殿下亦並未有分軍去襲,難道是其他勢力?”柳毅滿臉的思考,抬起頭,看著公孫康,望其解惑。

  “以如今幽州之情況,趙國之強勢,還有哪方勢力敢攻襲趙軍?”公孫康不答反問。

  眼神一個閃爍,柳毅有些驚訝:“有夏軍?”

  公孫康淡淡一笑:“我軍不論全力西進,抑或分兵而襲,只要趙軍有所察覺,其遁逃,我軍亦難對其造成有效殺傷。現在我們被其阻在渝水之陽,對方不亦被我軍吸引在昌黎。此刻後方突出一擊,我倒要看看這趙雲能否逃脫我們與夏騎的夾擊!”

  與夏軍的合作,這其中也有扶羅韓的功勞。在勾引公孫康的時候,扶羅韓不甘寂寞,試探著派人與漠東聯繫。漠東正在重新恢復規整中,得訊,雖然無法動大軍,派個兩三千人到烏桓這邊湊湊熱鬧還是沒問題的。

  此次,柯能率兩千騎走塞外,悄然東進,在柳城大亂之時,已然靠近遼西。本來想趁亂直襲柳城的,不過通過扶羅韓的拉皮條,仔細想想,與燕軍配合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左右此次領軍而來,是為了當攪屎棍的。

  趙雲,這些年卻是趙之英雄,夏之仇寇。在多年的交手中,柯能也在其手中吃過虧。

  沿著渝水南下,尋一處淺水處渡河,一路向昌黎。

  “兄長,趙軍斥候發現我們了!”柯苴羅侯指著遠處驚惶而退的趙騎斥候對柯能道:“要不我帶人將之擒殺!”

  “不用!”柯能眉頭一揚,自信且裝逼地笑道:“此地距離昌黎也不遠了,放他們去給趙雲報信!”

  “加快速度,直襲昌黎!”高聲對左右命令道。踹著馬身,加速向昌黎的趙軍攻去。

  昌黎這邊,只不過熬了半日,越想越不對勁,感覺到不詳,再也坐不住了。在斥候還未歸來之時,下令撤退。不管公孫康那邊是什麼情況,朝後縮一縮,保住軍力才是最重要的,已經爭取的近三日的時間了,他相信來自州府的援軍不遠了。

  然而命令方下達,北面的斥候便倉皇南來匯報。背後出現夏軍讓趙雲恍然大悟,當即下令,向南撤退,拋棄一切輜重。昌黎這地方,廢置多年,城垣殘破,搖搖欲墜,若不是有臨水渡頭之利,也不會成為趙、燕兩軍著眼之處。

  趙軍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對面燕軍身上,應對後方之敵的工事太過薄弱,夏騎之來,一片驚亂。柯能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率軍衝擊,先蹈左營。

  若只有夏軍,趙雲不會虛,或戰、或防、或走,可以應對的選擇太多了。但渝水之陽的燕軍亦在磨刀霍霍,可以想像地到,在接下來不長的時間內,燕軍必然全力涉水來攻。

  趙雲快速地率軍欲撤,趙軍精銳,行動再迅速,也快不過高速攻來的夏騎。北面的燕軍動作有些慢,不過在趙營事起之後,也在公孫康的催促驅使下,踏上舟楫,攻擊而來。

  這一次,夏、燕雙方,不約而同地將目標放在了趙雲身上。此獵將而非獵軍也。

  ......

  劉淵這邊,在東勝圍場待了近月的時間。都到河套了,所幸趁機北巡草原,嬪妃大臣們是無法一齊帶著北上了,命大隊回京,而自信北巡。

  臨行前,下詔將王柔撤了,調職回長安,另著兵部尚書蘭黎為雲州刺史,署理軍政。

  出雲中之後,劉淵見著了不少人、畜屍骨,布於草原之上,都是去歲冬凍、餓而亡的夏民。身強力壯的或南逃雲州,或受徵發入伍,而劉淵所見,多為老弱傷殘之屍骨。

  從奏摺上得知的漠南損失慘重,哪裡有親眼見著的來得真實,來得清晰。

  北巡之行,哪怕艷陽在天,劉淵心中卻滿是陰雲。一直到漠東,方才好一些。

  趙國驍將趙雲亡了,死於夏趙兩軍夾擊之下。劉淵北至興和城時,便收到這讓他略顯驚訝的消息。

  昌黎一戰,柯能與公孫康兩方,集數倍之軍,出其不意,突然襲擊。趙雲雖竭力率眾突圍,但此次運道不在他,最終還是被堵在渝水之岸,力戰而亡。

  得知此訊,劉淵心中卻有些感慨。趙雲仕趙國,在張郃麾下是闖出了些名頭的,想當年,初聞此訊之時,劉淵對此是十分驚奇的。

  如今其一戰而亡,劉淵對此感到心情不錯,趙國失一良臣,幽州失一驍將,對夏國總是好事。管他什麼“常勝將軍”、“完美英雄”,與他大夏為敵,其該亡也。

  ------------

  第398章 北巡結束

  興和城再次回到夏人的手中,還在“災後重建”之中,都督府內,劉淵接見賀蘭當阜、万俟槿等人。都督府下諸屬臣,多數除了少數逃脫、失蹤的,多數亡於去歲,場面上看起來有些冷清。

  “趙雲之死,總算給我軍出了口惡氣!”万俟槿在下,情緒比較高昂:“趙雲此人,有謀略、有勇力,統軍能力亦不差,是個不好對付的人。這些年,與張郃二人,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我夏軍勇士,為其親手所殺者,絕不小百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