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淵自是不急,但上下替他著急者,數不勝數。對立太子,夏國上下,不論胡漢,乃共識,早定國本,沒什麼錯。

  此前,所有人的目光大都集中在長三子上,不只是年齡上的優勢,少而隨軍,入軍伍,治理縣邑,又是封王。不過隨著劉瑞、劉琝兩個皇子也慢慢長大,快到及冠的年紀,也吸引了一些人的關注。

  尤其是劉瑞,這可是皇后劉芷的兒子,雖然劉淵對立嫡立長並不怎麼感冒,但劉夏漢化至此,還是有不少人嫡長制的擁躉的。尤其劉芷大漢公主的身份,劉瑞身上流著漢室宗室的血脈,對漢官比重越來越高的劉夏來說,感情上是更容易接受的。

  如種邵,就曾上書劉淵,請立劉瑞為太子,被毫不猶豫駁回。不過也籍此,讓更多的人“覺醒”了,除了三親王,還有“最具太子氣質”的瑞皇子。

  包括劉珩三兄弟與一眾大臣在內,等劉瑞十六歲及冠,他也將加入奪嫡之爭,有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就算其無心,其他皇子可不會這麼想。身份血統的緣故,讓他先天上就會有一批人支持他。

  殘酷的北方大戰結束,天下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趨於穩定,各國都將默默地舔舐傷口,恢復民生,積攢實力。劉夏也不例外,接下來諸子奪嫡,將是胡夏內部發展的主節奏。

  以劉淵如今的態度與安排,占盡優勢的還得數陳、周、鄭三王,且三王之爭,開始激烈起來,慢慢地碰撞了。

  長安市井之間,已有人拿劉珩的傷腿說事了,流言蜚語,傳言誇張。而劉珝,亦有人攻訐其驕橫跋扈、廣募門客、蓄死士,圖謀不軌。而劉琤,別看他低調,想給他編排點是非不矩之事,豈非易事。何況,他還真就有些是非,只是未被曝出來罷了。

  如今還只是三王,用不了多久或成五王,要是劉淵屬意再模糊些,再等幾年,劉琅、劉珣這些幼子也長成,情勢只怕更亂。

  儲位之爭,是有得玩,有得劉淵頭疼的。

  ......

  入吏部幾日,劉珝感覺並不算好,他以親王之尊主事,按理說職權甚大,就算上面壓著個尚書,也算不了什麼,怎麼都要給他點面子。新官上任,劉珝是迫切地想干出點成績。

  不過吏部尚書趙息,還真就不怎麼給他面子。對他的一些主張,各種否決。大夏的六部,是在劉淵的主導下構建的,以其優越性,得到了大部分官員的支持。但此方面,也是在不斷優化完善中,新官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了,發展了數年,才形成此時的劉夏吏部。

  劉珝初坐堂,便想要動起來,想要留下屬於他周王的印記,想要安插他的人手,想要所有人接受他的主張。哪怕他是親王,趙息也果斷拂其面子。

  “殿下,王府來訊,王妃要生了!”被劉珝要來當侍衛衛率馬休向劉珝稟道。

  劉珝正於吏部存檔中,熟悉夏國上下官員的資料,聞言,面上一喜,當即放下手中卷章,一揮手:“走,回王府!”

  周王府,正處於一片忙碌之中,王妃伏壽要生了,得訊的劉珝從吏部拋開雜事,匆匆而歸。消息傳得很快,在宮中的蘭妧也坐不住了,鳳駕起行,快速出宮趕至王府。

  跨入府門,徑直入後院,王妃宿處,一圈宮娥老婦扎堆,在門內,蘭妧一身榮裝,面色威嚴地坐在案後。俏生生的長樂公主劉綾也安靜地坐著,更側方,有幾名劉珝的后妃。在內室,臨產的伏壽不斷傳出痛苦的叫聲,看起來還未生產下來。

  “母妃!”揮手免了后妃的行禮,對蘭妧一躬身,隨即看了眼堂內,問道:“情況如何了?”

  看劉珝有些焦急,蘭妧輕聲以作安撫:“不急,應當無礙!”

  劉珝聞言,當即欲往裡屋闖,被攔住。正欲發怒,被蘭妧呵止。對蘭妧,劉珝是很孝順,不敢違逆。

  “皇兄!”劉綾起身,輕喚一聲:“嫂嫂定無事!”

  劉珝再望,來回踱幾步,尋側案落座。眼睛不斷往裡瞄,心裡想著,一定要生個帶把兒的。

  待劉淵御駕至周王府時,王府內外,已經是一片喜氣洋洋。伏壽生產順利,還是個王子,劉珝的嫡長子。

  至內堂,蘭妧正抱著新生命,滿臉的慈祥,劉珝也只能在旁干看著,想過手都不行。

  “來,讓朕看看!”劉淵的聲音響在幾人耳邊,趕緊過來行禮。

  “參見陛下!”

  不管眾人,從蘭妧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長孫,一陣清脆響亮的嚎哭,令劉淵略感尷尬。不好看,甚至有些難看,也看不出什麼,但劉淵心裡依舊有些觸動,這一晃,他都當爺爺了。

  初生的嬰兒,太過脆弱,是經不住大人輾轉把玩的,很快被專人帶去潔室照料。劉珝到最後,也只看了看他的兒子。

  “取何名?”看著劉珝,劉淵問道。

  “請父皇賜名!”看出了劉淵的心思,劉珝很識時務地將取名大業交給他。

  嘿嘿一笑,劉淵摸摸小鬍子,思索片刻:“就叫劉昪吧!”

  周王有子,皇帝有孫,在長安掀起一股樂潮。皇室血脈,又得到延續,似乎正是大夏國運的體現。

  ------------

  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

  “殿下!”從虛弱中醒來,伏壽下意識地便呼劉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