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郃打的好,總算替孤出了一口惡氣!”在壺關趙軍大營,第一時間收到張郃的戰報,袁紹便召集文武,神采飛揚。

  將戰報傳視文武,袁紹眉飛色舞的,在壺關下壓抑了這許久,這算是最近得來的最令他興奮的消息了。

  “趙公,張郃此去,是不是殺戮過甚了?”帳中氣氛一時熱烈的時候,有一人突兀地提出。

  此人崔沂,僅其姓便可知其出身世家,一身的儒雅風度,長相端正。周邊的一些謀臣,聞其言,都玩味地看著這個世家子,如許攸者,面露哂笑。

  “殺戮過甚?你可知我幽冀士民面對夏軍遭受了怎樣的災厄?嗯?”聞其言,袁紹臉色當即冷了下來:“是否你清河崔氏,在那万俟槿的攻掠下,完好無損啊!”

  聽袁紹之冷語,崔沂頓時面紅耳赤,一下子跪倒下來,惴惴不安:“臣失言!臣失言!請趙公恕罪!”

  “滾出去!”袁紹呵斥一聲。

  沒了礙眼之人,袁紹面色恢復正常,一擺袖:“張郃給胡夏來這一重擊,若劉淵聞之,只怕痛入骨髓吧!我境內之夏騎,只怕要拼了命地北歸草原了!傳令麴義、高幹,給孤務必將之留下!”

  “趙公,麴義將軍那邊有報,那夏軍都督万俟槿統冀州夏騎兩萬,自河間幾度西進。麴義將軍雖然多加攔截糾纏,但未有騎軍的牽制,甚是艱難。如今夏軍已活動到中山、常山,麴義將軍緊逐之!”郭圖起身稟道。

  “夏軍定是想通過井陘回并州!”沮授很是肯定,看向袁紹:“趙公,需命井陘方面城池加強守備,就怕閻柔東出接應!”

  對沮授,袁紹是越來越信任了,聽其顧慮,立刻派人傳訊。

  “諸君,壺關鏖戰至今,我軍銳氣已消,克關不下,可有策教孤?”沉下臉來,袁紹表情凝重問道。

  “趙公!”許攸當即起身,抱拳道:“撤軍吧!”

  從此前袁紹幾次召人問對所談來看,其有意無意地都有表露出撤軍的想法,故此許攸直接表明想法。

  果然,袁紹聞言,臉上意動之色明顯。

  右首的沮授也拱手道來:“自我軍西征并州,已有三月之多了,如今受阻於壺關,寸步難進。前後動兵,十多萬人馬,輜重糧草消耗無計,太行糧道轉運之耗損與艱難,大出臣等預計。幽冀經夏軍攻襲,遭受重創,士民亦是損失慘重。趙公數年修養之功,就在這三月的功夫間,消耗一空。已經入冬了,若等到大雪封路,糧道必然塞絕,我數萬大軍若坐困上黨,易與敵軍以可趁之機。再者,如今之幽冀,國力枯竭,民生凋敝,再難繼續支撐作戰了。再打下去,只怕夏軍還能支持地住,而趙國崩潰矣!”

  “且諸侯伐夏,曹操在函谷敗北,劉備於武關頓足,涼州的韓遂、漢中張魯動彈不得,就我趙軍血戰,不值啊!”

  “諸位可還有意見?”袁紹看向其他人。

  有許攸、沮授諫言在前,其他人也都沒提出什麼異議,荀諶、郭圖等都一齊勸道:“請趙公撤軍!”

  “就算要撤,已拿下的上黨之城池,如何處置?”袁紹幾乎已經同意了。

  迎著袁紹的目光,荀諶出列:“若趙公打算長久據之,以待將來,則必留兵守備。壺關中有夏軍精兵兩萬,留兵少,則不足以守;留兵多,則大軍供給路遠,極為不便,一旦為敵切斷,則有覆滅之憂。以臣見,上黨,還是棄了吧!”

  “若棄上黨,那孤此來付出了那麼多代價,豈非白費?”袁紹聞言聲音當即就高了起來:“將士鏖戰數月,死傷數千,再加國庫靡耗,幽冀百萬士民受掠。就這麼放棄了?絕不!”

  雖然理解袁紹的心情,但見其反應那般大,荀諶心裡也頗感無奈。在夏軍主力尚存的時候,大軍一撤,其必反攻,想要守住攻略的縣邑,難度很大。

  “上黨之利,不在其土地人口,而在其地勢地利。我軍好不容易跨過太行,打到此地,若輕言放棄,他日再行進攻,孤是否又要付出這諸般代價?”袁紹深吸了幾口涼氣,緊盯道荀諶的眼睛道:“就算再難,也要守住!”

  “趙公之言,不無道理!”許攸瞥了眼荀諶,步至大帳中掛著的地圖前,一邊比劃著名,一邊敘說:“上黨居天下之脊,天與居高臨下之優勢。當年趙公為與公孫瓚爭河北,以築霸業之基,無奈棄上黨,夏軍輕易奪之。其後,我我們西面太行,果真一直處於被動局面。如今攻城克關至此,扳平了地利之劣,怎能輕言放棄!”

  聽許攸之言,袁紹露出了“子遠知我心”的表情,點了兩下頭,再看荀諶,其已坐下不言語了。

  “撤軍之事,就議至此!”袁紹一錘定音:“再等半月,若仍舊尋不到什麼克城機會,就撤吧!”

  袁紹長嘆一聲,他還很不甘心的,這麼說,也只是心裡還有著那點擊破壺關的期盼。

  ------------

  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

  在冬季到臨之時,困逼雒陽的夏軍再次撤回了關內。雒陽冬季,雖不比幽并塞北那般苦寒,當真冷起來,卻也難以忍受。左右攻不下城池,天時不候,劉淵也無心再忍著嚴寒與曹操在雒陽糾纏,將幾乎淪為廢墟的河南之地留給曹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