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須卜赤弇、烏華黎、劉仇、徐晃、段凌等將身上掃了一圈:“擊敗賊軍,西面無事,皆奈諸將之功!孤此來,既為巡視,又為犒軍!諸位辛苦了!”

  “謝大王!”

  “公明,孤果然沒有看錯你!”劉淵看著仍然滯留在冀縣的徐晃,眼中滿是讚許:“孤封你為高平侯,護羌中郎將,暫駐安定!”

  此言一落,繼鄭恆、王柔、閻柔、呂布四人之後,夏國第五名漢臣封號侯爵誕生了,夏國的越發壯大的勳爵體系中,漢人的力量也隨之增強。

  徐晃眼中有些驚訝,他自認並未有建什麼大功,前番還令馬韓走脫,劉淵竟如此厚待於他。臣服夏國這麼久,也知夏國的爵位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利益與地位的體現,劉淵從不輕賞。

  這麼久以來,偌大的夏國,封號侯爵也不滿二十。上下將士奮戰,何嘗不是為了拼出個功爵來,食邑、土地、牛馬、扈從、奴隸,有爵者盡可擁之。

  底下的段凌悄悄打量著徐晃,眼中一陣火熱,不知道什麼時候,他也能爵封侯伯。不過此時也只能暢想一番了,小小年紀,便拜將軍,還是得再熬一熬。

  “臣,謝恩!”深深望了眼劉淵,徐晃重重一禮。

  “漢陽這邊還穩當吧,馬騰與韓遂逃回武威與金城,有何異狀?”問須卜赤弇道。

  “回大王!”須卜赤弇拱手應道:“漢陽諸縣都已盡在手中,有我夏卒威懾,羌漢不敢造次。隴西、武都的羌、氐之眾,亦不敢北顧。不過,臣派人探得,不久前,馬騰暫駐金城期間兩方發生內訌了,馬騰為韓遂所襲殺。不過此事系傳聞,有待確認!”

  “哦?”劉淵饒有興趣的樣子,哂笑一聲:“馬騰與韓遂這二人,倒是有意思,‘相愛相殺’啊!”

  底下眾人相顧一愣,不知劉淵此言何意。

  腦子一轉動,擺手便吩咐道:“馬、韓素有恩怨,金城乃韓遂根基之地,在金城郡內,韓遂襲殺之的可能並不是沒有。派人探查清楚,西邊的情況。還是那句話,國庫空虛,暫時無力西進,安守住漢陽便可!”

  “諾!”

  待所有人散去,獨留劉珩下來,劉淵的臉色有個很明顯的變化,由陽變陰。冷眸直視劉珩,看得他惴惴不安。

  承受不住壓力,劉珩埋著頭跪倒在地:“請父王治罪!”

  “牽一髮而動全身,你可知,就因為你冒然出擊,造成了多嚴重的後果?”劉淵怒拍了一下大案:“扶風糜爛,流民失所,長安震動。孤,可是差點就被趕出關中了!”

  “陳倉一戰險勝,你可知我軍死傷了多少將士性命,消耗了多少國力,這些都是無謂之損失,原本可以避免的!你覺得,孤當如何處置你?嗯?”

  劉淵字字誅心,令劉珩遍體生寒,身形戰慄,頭埋得更低了。他原觀劉淵此來,心情不錯,自己在陳倉大捷中立功也不小,劉淵當揭過前事了。未曾想到,其依舊是余怒未消,內心實在忐忑。

  發泄結束,堂上靜了下來,劉珩豆大的汗珠不斷滴在地上。過了好一會兒,劉淵臉上的陰雲終於散去不少,聲音依舊低沉:“孤此前早有提醒你,入得大軍,當聽軍令。你若不是夏國王子,任誰也保不住你項上人頭!”

  感受到劉淵語氣中的冷肅之意,劉珩不由縮了縮脖子,拜倒:“箭筈原之敗,兒臣刻骨銘心,此生不敢相忘!”

  “但願如此!”

  “聽說你擒了成公英?”劉淵突然問道。

  劉珩聞言有些恍惚,下意識地抬頭望著劉淵,見其已然恢復了雲淡風輕之模樣,絲毫不見此前盛怒的跡象。

  頓了兩個呼吸的功夫,立刻稟道:“是的!”

  “還跪著作甚,將他帶上堂來,孤想見見這涼州謀主!”

  “諾!”劉珩麻溜地起身,不管膝上酸軟,出堂而去。

  安坐等了一段時間,外邊一陣動靜,興沖沖地,劉珩攜成公英而來。劉珩這還真的是禮賢,成公英未有繩鎖加身,一襲灰衣,面無表情隨之入殿。

  面色淡然,抬眼直視劉淵,無懼色,淡然處之。

  “你就是成公英?”對其無禮,劉淵倒不以為意,白令一側的劉珩著急。

  “正是!”

  “箭筈原一役,先生名聲大噪,孤於長安都有所耳聞。今日入我夏國,可願投誠,為孤效力?先生乃涼州名士,當知良擇木而棲的道理,想必不會令孤失望吧?”也不贅言,劉淵直接表明意圖。

  成公英一陣發笑:“夏王不必多言,在下實難降夏!”

  沒有提什麼“吾乃大漢忠良,不降胡虜”的話,他前投韓遂,韓遂可不是什麼大漢忠臣。只是這麼簡單回一句,不降。

  “當真不降?”

  “當真不降!”

  旁邊的劉珩有些急了,來之前,他可好生囑咐過成公英,切勿太過剛硬,惹惱了父王。可觀成公英這模樣,是絲毫沒有聽進自己之言。

  果然,便見劉淵悠然地朝後靠了靠,輕言吩咐道:“拉出去,殺了吧!”

  自從此前逼死荀攸、與張遼之後,劉淵的心更硬了,縱使賢才,若不能為己所用,那也不用留著了。成公英是真有才的,但若不識時務,下令處死,劉淵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