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下詔申討,但袁紹心中隱隱有個聲音,他希望袁術能撐久一些,甚至面對幾路夾擊,能生存下來。若袁術這個天子能長久存在,那他是不是也可趁勢登上那九五之尊。

  對稱帝,袁紹,顯然也是動心了的。只不過,他忍住了。

  ……

  鄴都這邊,討伐篡漢逆賊袁術的檄文迅速詔傳天下,然檄文未至,曹操已然出兵了。從睢陽南下,親率三萬精銳,入沛國,擊潰袁術在沛國南部的守將梁剛與李豐,向九江進軍。同時間鎮守徐州的夏侯淵亦從下邳出兵五千,渡淮水,從側威脅袁術。

  南邊的孫堅見袁術敢稱帝,早按捺不住了,發三萬水陸大軍,進逼牛渚,欲從此渡河北擊袁術。鎮守廬江南部的程普動兵北上,與袁術委任的廬江太守張勳斗在一起。

  荊州的劉表亦出兵,命江夏太守黃祖統軍一萬,自西陵東進,也來湊湊熱鬧。

  袁術還沒享受多長時間的皇帝生活,就感四面著火,局勢急轉急下,令他有些慌了。

  “恨煞朕也!這些叛逆,真是不識時務,竟敢公然起兵攻朕!”壽春的皇宮大殿上,袁術氣急敗壞,怒聲道。

  底下一眾文武大臣,分列而立,著統一服飾,與大漢朝服相異。這面子工程,袁術這邊做得還是足的。一干人面對盛怒的袁術,都顯得惴惴不安。大部分人都明白,成國的局勢,不妙啊。

  底下的閻象眼中憂色一閃,他之前是極力反對袁術稱帝的,可惜拗不過袁術。袁術估計也是計較此點,稱帝之後其他人都升官封爵的,就他得了個侍中的虛職。

  事人主,則盡其忠。袁術的昏招已令閻象看到了他日壽春城破的場景,不過他還是袁術的臣子,還得為袁術謀劃。

  出列勸解道:“陛下,還請息怒!”

  袁術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看向閻象,對他態度好了些:“曹操、孫堅、劉表三路發兵而來,局勢危急。愛卿,可有策教朕?”

  閻象沉聲應道:“敵軍三路而來,然為患者只曹操與孫堅二人也。劉表那一路偏軍不足為慮,只要陛下能擋住曹孫二軍,當可無虞!”

  “如何抵擋?”袁術急問道。

  “敵軍南北夾擊,然其動兵不是很多。陛下仍有兵近十萬,可分兵拒之。江東的孫堅屯兵牛渚,樂就將軍那邊兵少將缺,還請陛下遣大將、派重兵,增援駐守,務必將孫堅擋在對岸。廬江有張府君,以其之能,足以擋住劉孫偏軍!”閻象緩緩獻策道。

  “曹軍那邊,朕亦分兵派人去對付!”聽閻象之言,袁術當即有些興奮道。

  閻象搖搖頭:“淮南諸縣,除卻壽春,並無堅城可守。若陛下完全分兵去守,反而容易給曹操各個擊破的機會,曹操用兵之能,陛下也有所體會吧。臣提議,收縮兵力,盡屯於壽春,放曹軍進來。”

  “壽春城高池深,糧草足用,曹軍遠道而來,必不可久攻。且臣聞,曹操屬地,糧食緊缺,只要拖得些時日,待其糧盡,必退軍。陛下同時可遣汝南的陳蘭將軍統軍繞襲曹軍後路,曹軍之患可除!”

  “不可!”聞閻象之策,旁邊的楊弘當即反駁道:“壽春乃陛下帝都,怎能不戰而放任敵軍兵臨城下!”

  袁術也是搖了搖頭,放任曹操來攻,他做不到。

  “紀靈!”袁術喚道。

  “臣在!”紀靈出列應聲。

  “朕與你兩萬大軍南去歷陽,給朕將孫堅攔在對岸,能做到嗎?”袁術冷聲道。

  “臣必不負陛下所託!”紀靈當即許諾。

  想了想又下詔:“命橋葳為主將,雷薄、陳紀為副將,領軍四萬,北拒曹操。太子袁耀領禁軍負責壽春城防。梁剛、李豐,兵敗沛國,有負朕所託,暫且收監下獄。”

  “諾!”

  對敵之事,就這麼被袁術定下了。閻象見袁術這般安排,心中默默嘆了口氣,橋蕤有才,但如今軍心動盪,只怕其與雷薄二人難支,哪兒是曹操與他那干良臣勇將的對手。

  “陛下!”有小校慌忙入殿。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袁術眉頭一皺。他似乎忘記了議軍之前,自己的歇斯底里了。

  “陛下,淮南尹鄭泰,棄官北逃了!”

  殿上似有陰風起。

  “可惡!那鄭泰,當初其謀算董卓,倉皇逃亡,是朕收留了他!如今竟敢背叛朕!真是不當為人子!”猛拍一下御案,袁術臉色陰晴不定。

  此前鄭泰稱病,不能上朝,他允了,還使專人慰問,這轉頭便棄官而逃了。封他為淮南尹,足見對其重視,鄭泰的背離,怎能令袁術不氣。

  “都散了吧!”袁術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

  討袁之戰隨著袁術動作,徹底拉開大幕,淮南大地完全陷入戰火之中。在袁術治下,本就不復當年富庶的淮南,即將被戰爭摧毀。

  為了應對南北兩邊的敵人,袁術於淮南大肆征糧、征壯丁,派攤徭役。窮兵黷武之下,還硬是將曹孫擋住了。

  橋蕤領軍北上,駐於沛國與九江交界處,與曹軍交戰,竟然小勝機場。派陳紀領軍對付東邊的夏侯淵,出人意料的是,曹軍悍將夏侯淵居然為其所敗,被生生趕回了下邳。陳紀以弱擊強,戰而勝之,趁勢進擊,欲渡河追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