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王,袁術稱帝之事,淮南地方早有預兆。從長安落入我們手中,袁術就已經開始在壽春修建宮室,徵發了數萬人。如今悍然稱帝,建立成國,改元仲家,定都壽春。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立袁耀為太子,以楊弘為尚書令,袁渙為御史大夫,紀靈為大將軍,鄭泰為淮南尹,其餘袁術屬下,皆拜官封爵。”

  “呵呵!”劉淵輕笑一聲:“這袁術倒是弄得有摸有樣的嘛!”

  李儒也是冷笑幾聲,對劉淵道來:“大王,袁術僭稱天子,只怕就是其敗亡的開始。如今天下,群情激涌,暗流涌動,討袁之聲熾烈。此前袁紹、孫堅、曹操等人,稱公侯,立封國,已經是僭越之舉,對高祖之白馬之盟造成巨大衝擊。”

  “然猶不敢跨越雷池。袁術如此不智之舉,必招致曹操、孫堅等人的強力反撲。空得一天子名號,卻枯守淮南一域,端為冢中枯骨也!”。

  “只怕袁術此舉,正給曹操與孫堅大肆動兵的藉口,畢竟淮南富庶之地,二人只怕眼饞地很吧!”劉淵有些感嘆道:“此時,最糾結的怕是河北的袁紹吧!”

  劉淵笑幾聲,李儒與丘林厥也跟著笑了。

  李儒神情中有种放松之意,對劉淵道:“如今大夏占據關中,鼎立西北。袁紹統一河北,曹操雄起中原。原來,臣還慮接下來袁紹與曹操會合力趁我們立足不穩,合力西向,對付我軍。不過如今袁術這麼一動,只怕將天下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袁紹不論,至少曹操若要動兵,攻伐方向必是淮南!”

  “文優說得不錯!”劉淵捏了捏額頭,紓緩幾下神經:“如今孤攤子鋪得太大,各事應接不暇,西邊的馬、韓,南邊的張魯,再加內部不寧,漠南草原又有事。若袁紹曹合力來攻,孤定手忙腳亂。所幸,袁公路此舉,倒是給孤爭取了不少時間!”

  “走,回未央宮!”劉淵道一句。從建章宮到未央宮,有一條長長的馳道,連接兩地。從建章宮出發,用不了一個時辰,便能至未央宮城。

  “陳倉那邊戰況如何?有沒有新的進展?”李儒與丘林厥同坐劉淵王駕,劉淵問道,有兩日未收到陳倉戰報了。

  一開春,冀縣的馬騰與韓遂再次動兵了東攻扶風了,估計也是看出來了,再讓劉淵在關中安穩一段時間,到時候便是夏軍西進了。正該先下手為強,將戰火燒到三輔來。

  這一次,涼州聯軍是似乎是盡了力了,不似去歲那般水,面對陳倉堅城,備足了攻城器械,半月的時間竟發起數輪猛攻。

  所幸烏華黎夠堅挺,夏軍將士夠精悍,藉助城池之利,令涼州聯軍止步於陳倉城下。不過陳倉夏軍的對敵壓力不可謂不大,兵力弱於敵軍倒是其次,糧食省著用也還將將能堅持。

  反而是過往夏軍無往而不利的鐵騎失了效用,夏軍騎軍足有一萬兩千餘人,就算有五千羌騎拉低著戰力,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呂布與檀柘領軍,進行一貫的從側翼襲擾牽制,竟然沒有多大效果。涼州各部騎軍,合眾計三萬有餘,根本不懼夏騎。涼州大軍沖城,也完全不顧夏騎的襲擾,而呂布二人也不敢冒然進攻敵軍軍陣。

  陳倉的戰事,基本就是烏華黎以那上萬步卒,硬頂數倍於己的敵軍衝擊。至於夏騎,則反而被涼騎牢牢地牽制住了。呂布曾提議,率軍反攻入涼州,都鬧到劉淵這邊了,為劉淵所拒絕。

  若無呂布與檀柘二人的牽制,烏華黎在陳倉的壓力就更大了。況且,若無夏騎在側,那數萬涼騎只怕立時要東來肆掠三輔了。

  就之前劉淵所言,要讓扶風腹地無一名賊騎,如今直接打臉了。在西起陳倉,東至美陽、武功的大片區域內,涼騎分散而掠,呂布與檀柘也只能分而擊之。

  如今西部戰事,就是以陳倉穩受為主,而夏、涼突騎殘酷廝殺纏鬥於扶風左中部,雙方的死傷都不小。更有甚者,有些囂張的賊騎,竟敢越過武功逼近槐里這等長安近畿縣邑,令劉淵頗為震怒。

  “回大王,烏華黎將軍死守陳倉,鏖戰月余,敵軍不能進。敵軍鋒芒已消,雙方損失不小,各自休整。不過陳倉敵強我弱的形勢依舊沒有得到改善,侵入扶風腹地的涼騎也已被檀柘呂布二位將軍擊退,我軍騎軍傷亡也不小。”丘林厥將前方形勢道來。

  劉淵表情有些不對,眉頭輕微皺起,李儒見狀不由出言道:“大王,是不是派軍支援陳倉?”

  “長安駐軍不可輕動!”劉淵思考了會兒果斷道:“陳倉那邊,烏華黎既然未求援,說明還擋得住。孤這邊只要保證其軍糧即可,傳令烏麒領千騎,押送糧草,保證大軍糧道暢通!”

  “暫時就這樣吧!”

  “諾!”

  ……

  不出劉淵所料,鄴都的袁紹正為袁術之事大傷腦筋。他這才將天子接到鄴都安置,還未完全消化手握天子的好處,這袁術就來這麼一著。實令其措手不及。

  同為袁氏出身,兩兄弟一南一北,割據大漢膏腴之地,天下七分,袁氏有其二。袁術稱帝之舉,敗壞的是他袁氏的聲望,牽連著他袁紹也受累。

  現在他袁紹雖然爵至趙公,置封國,但若不是劉協主動提及,他還未有這心思。即使如此,他也不敢行篡逆之事,他還看得清局勢,袁術這是在抽他袁紹的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