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榮面露尷尬之色:“府中糧緊,無酒水招待夏王!”

  “隆頡!派人去給孤弄兩壇烈酒來!”聞言,劉淵果斷吩咐道。

  ------------

  第295章 河雒

  “徐將軍,如今你我共仕大夏,為大王屬臣!大家份屬同僚,喜事啊!”溫酒上桌,幾爵酒水下肚,這話便聊開了,李儒看著徐榮,含笑道。

  徐榮望向對面的李儒與賈詡,舉爵示意:“二位先生大才,有二位相助,夏王大業可期啊!”

  對李儒與賈詡的才能,徐榮是一向敬佩異常的。尤其李儒,與之的交情不淺,當初在董卓麾下,李儒多於董卓面前為之美言,其方得統領大軍,無後顧地痛擊關東諸侯,一展將才。

  “時過境遷,只是不知,當初太師麾下,還有多少人,尚存於世?”想到往事,徐榮酒意上涌,不由感嘆道。

  “大王屬下,有不少太師舊將,該有不少將軍舊識!”賈詡舉爵相迎,輕聲道。

  “哎,太師之亡,令人嘆惋啊!”徐榮一口猛酒入喉,咳了幾聲。

  提到董卓,徐榮不禁面露迷離之色。對董卓,徐榮是一向感佩的。他一介邊郡寒門出身,入得行伍,廝殺打拼多年,也不過一無名之輩。

  為那些世家豪門所輕視,一直到董卓入雒,他徐榮方才崛起於董軍之中。位列中郎將,統軍出征,征討諸侯,連敗敵軍,名震天下,連曹操、孫堅這等英傑,都成為其煊赫武功的背景板。

  可以說,在董卓麾下,是徐榮最舒心,最得意的一段時間。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縱使後來受其猜忌,被解了兵權,心裡雖有失落,對董卓的敬重卻沒有減少。

  哪怕董卓為天下人所厭棄,所不齒,他徐榮,對董卓敬佩依舊。

  劉淵靜靜地看著三人交談,嘴角有笑意。

  徐榮這個時候反應過來了,放下酒杯,對劉淵一禮:“在下孟浪了,一時感慨,失言了,還望大王勿怪!”

  “無妨!”劉淵伸手止住徐榮,緩緩道:“董仲穎此人,出身豪強,崛起行伍,最終能入帝都,掌天下大權,將那些視其為彘狗的豪門大族踩在腳下,實為一時之雄。其亡,孤亦時感嘆息。”

  見劉淵表情不似作偽,徐榮心下稍安,對劉淵的感官,又親切許多。

  “今日,孤得徐將軍投效,心中甚是興奮,當浮一大白。來,諸位,與孤不醉不歸!”劉淵舉爵相迎,對身邊的蔡琰吩咐道:“昭姬,替孤與三位斟酒!”

  蔡琰聞令,溫婉一笑,盈盈起身。見其動作,三人連道不敢。

  當日,劉淵喜歸帝宮。

  ……

  “當年,就是在此城之東,孤一戰而敗於徐榮,狼奔豕突,折了衛茲與諸多將士!”河南尹滎陽,曹操巡察治下,到這新占之地,站在滎陽城頭,有些感嘆道。

  提起當年大敗,曹操沒有絲毫遮掩,表現地頗為大氣,還有絲絲對徐榮的欣賞與忌憚。

  “孤當於此祭奠戰歿的將士!”曹操定定道。

  身邊跟著曹仁與戲志才。聞曹操感嘆之語,猛咳嗽幾聲,戲志才不禁出言勸解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當年之戰,在下亦有所聞。其時,酸棗諸侯不思進取,主公忠心為漢,大軍急進,面對徐榮兵力倍之,敗事,非戰之罪也,不必太過記掛!”

  “如今主公,霸業初成,虎踞中原,手握兗、徐、豫三州,謀臣勇將無數,數萬精銳甲士,數百萬人口,數千里土地。只要積極進取,蕩平四海,廓清天下之志,必可達成!”

  “孤只是一時感慨罷了!”看戲志才瘦弱的身材,在寒風中縮著脖子,曹操反而出言道:“志才,孤有今日,多奈爾等相助。你,可要保重身體啊!”

  “謝主公!”戲志才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在下,還撐得住!”

  “子孝,你領軍西進,在河雒幹得不錯,孤很滿意!”曹操對身邊的愛將曹仁,面露讚許道。

  聞言,曹仁面上也有些得色。

  此時的兩河之地,局勢有些複雜,夏軍、袁軍、曹軍,三方勢力交錯,各據一域。

  此前,駐守上黨的軻比能,被拜為河雒都督。在劉淵西征關中之時,也統軍越過黑山南侵河內,上黨需要留重兵防備袁紹勢力,攜兵不是很多,只有三千步騎。

  彼時的河內,郡內無主,正處一盤散沙的狀態,盜匪橫行,各縣邑守備薄弱。軻比能領軍南來,很是輕鬆地占據了諸多城池,河內西部諸縣,盡皆陷落,得以與西邊的河東連成一片。

  還派兵南渡,奪了大河南岸的平陰、平縣二城。然軻比能兵力終究不多,難以掌控太大地盤。還是向劉淵請命,駐守函谷的楊奉派了千人東進占了谷城,遙望雒陽,與軻比能相呼應。

  河內動亂,各種牛鬼蛇神也冒出來了,如白饒,自兗州敗歸,落草。此時也起兵,占了河內山陽縣,當著小軍閥。

  面對夏軍這個三千軍,河內諸世家也有所表示,在溫縣司馬氏的牽頭下,起義軍,聚集私兵部曲數千人抵抗,以司馬防為將軍。

  面對這些義軍,縱使戰力比不過夏軍,但軻比能攤子鋪得太大,一時間拿河內義軍,還真沒有什麼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