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東羌,劉淵早有吞併之心,這些年烏華黎在東羌部落中,大力施加夏國的影響力,已有成效。而這上萬羌人,集中到了關中,劉淵正好將之徹底吞併。至於剩下的東羌部落,消化起來,困難也不大。

  不願西行的部落首領,烏華黎強勢鎮壓斬殺。憂剩下首領,心中不服,為防作戰之中出現亂子,烏華黎上表,將眾首領留於長安城中,而並其部眾,將東羌士兵正式納入夏軍編制。

  烏華黎這個提議,劉淵考慮片刻便同意了,此前倒是他考慮不全。上萬的羌人,不是他手中玩偶,指哪打哪兒,縱使強壓,此時尚安,若在前線,一個處理不好是會出大問題的。

  所有東羌首領,不管甘不甘願,盡數被留在長安城中,俱封為關內侯,賞府院銀財奴僕。至於羌卒,則從長安駐軍中抽調軍官去統領,徹底並之。

  急速行軍,烏華黎幾將,自長安出發,沿渭水西向奔行三日,至陳倉。此時的陳倉只有張濟統領兩千兵馬,惴惴不安。馬騰等人已然兵寇汧縣,闔縣官吏不戰而降。幸好,夏軍動作夠快,至少陳倉還在手中,否則陳倉一失陷,涼州軍可無後顧之憂地向扶風腹地挺進。

  領軍入城,占據城防,休整大軍。北邊的馬、韓聯軍,目標正是陳倉。幾人商量過後,從冀縣出發,想要先搶占扶風門戶,只是夏軍來援的速度出乎其意料。

  援軍已至,他們也不著急了,在汧縣待了一日,方繼續南進叩關。烏華黎受劉淵令,穩守陳倉,在陳倉城外,多造營壘,不與出戰。另遣呂布、檀柘二人各領騎軍,在外牽制。

  陳倉一線,雙方很快僵持了下來。長安的劉淵,則親自安排大軍糧草調度事宜,雖然待在後方,他對前線可是緊張得很。若不是此時他不好離開長安,他必親征。

  西邊的戰報不斷傳來,實際也沒什麼特殊情況,烏華黎將馬、韓等人擋住了。沒有激烈的大戰,沒有多少殘酷的廝殺,涼州賊軍受阻於陳倉。天氣愈見寒冷,賊軍也沒發力,至少今歲,怕是不會想與夏軍死戰。

  ……

  前線的每一張戰報,劉淵都仔細閱讀,雖然大都雷同,不過也令淵安心了些。今歲即將過去,來年華夏又將掀開新的篇章。

  這個時候,益州的劉焉悄悄派人北來,使者趙韙入長安求見。

  “益州從事趙韙,拜見夏王!”在宣室殿上,趙韙心生感慨,這煌煌殿宇,前漢帝王們理政之所,竟為胡虜所占據。思及此來的目的,不敢將心中的蔑視表現出來,沉聲行禮道。

  “劉焉派你前來何事?”劉淵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趙韙。

  “回夏王!我主年事已高,思三位公子身處長安,在夏王手中,命在下準備厚禮,欲換回三位公子?”趙韙趕緊答覆。

  劉焉此前派了不少細作入長安,探聽三子消息,想要尋機施救。可惜長安城中,夏軍防範甚嚴,尤其劉范、劉誕二人此前陰謀作亂對付夏軍,被當作重犯與劉璋一併被看押在監獄中,找不到機會。

  劉焉任州牧時,只攜三子劉瑁南下,已然逝世。這個時候,身邊無一個兒子,孫一輩又年歲甚小,劉焉有些著急了。

  恰逢劉淵與袁紹易天子的事,傳到其耳中。給劉焉提了個醒,迅速派趙韙出使,想要易回幾個兒子。

  劉淵聞其來意,也是兩眼一亮,這麼多年以來,益州雖有動亂,但比起中原、河北、司涼來,安寧地多。尤其劉焉到任,此人雖然野心勃勃,一直有不臣之心,但確是個有才之人,手腕也不差,牢牢掌控益州大局。

  益州天府之國,默默發展了這麼久,積聚的錢糧應該不少。天下諸州,除了荊州之外,只怕未有一地能與之相比。

  劉淵當時就意動了,不過心思一轉,很平靜地看著趙韙:“劉范幾兄弟,對孤頗不友善,前翻竟然陰謀作亂,孤正欲處置他們。”

  還未等劉淵說完,趙韙在下便道:“夏王,我主準備了金兩千,銀五千,另有蜀錦千匹,美女十人,其餘珍寶二十箱,特替幾位公子向夏王賠罪。還望夏王,能高抬一手!”

  “東西還真不少啊!”劉淵輕笑一聲,盯著趙韙,看得其極不自在:“東西在何處?”

  “回夏王,正在長安城外!”

  “劉焉就不怕孤強行扣下,而逐你出關?”

  “這……”劉淵這麼一句,令趙韙有些無所適從。這胡虜,不會真干出這種事來吧,趙韙心裡嘀咕。

  ------------

  第294章 徐榮

  “孤與君相戲耳!”趙韙那似乎幾乎便秘一樣的表情,令劉淵失笑。

  趙韙聞聲有些發愣,下意識地伸手擦了擦額頭,雖然上面並沒有汗。眼睛小心翼翼地瞄向劉淵,試探著問道:“不知我主所請,夏王意下如何?”

  收聲,劉淵表情嚴肅起來,手指習慣性地輕敲著大案,晾地趙韙有些著急了,方緩緩答覆道:“孤同意了!”

  趙韙眉頭一跳,喜不自禁,正欲拜謝。便聞劉淵肅聲繼續道:“不過得換個交易法。蜀錦留下,你回去告訴劉焉,將其餘財貨全部換為糧食。十萬斛,孤要十萬斛,糧食到關中,孤就放人,絕不食言!”

  “夏王!”趙韙還要多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