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表這邊,好不容易理清州中諸事,平衡各方世家,偷偷北望,想要奪回被袁術占據的南陽。又畏其兵強,不敢輕動。得到長安的封賞,果斷命人準備金銀珍寶,糧食布匹,往長安進貢,是諸侯中態度最好的一個了。

  兗州,濟北國,苦戰半歲,曹操終於徹底解決了來犯兗州的青州黃巾,逼降百萬人口,得青壯三十萬,精選其卒,號青州軍。

  “鏖戰半歲,損失諸多兵馬糧草,得此眾,不負我等辛勞啊!”大營中,曹操觀帳中文臣武將,語氣中帶著喜意,隨即一嘆:“只是可惜了鮑信啊!”

  對鮑信,曹操是感佩不已,一路走來,其對自己頗多支持,可惜歿於對抗黃巾,一想起,曹操心情便有些沉重。

  “主公,經此一戰,兗州生民廢業,饑饉流亡,接下來,還需主公修耕植以奉軍資,以圖進取奮發,安定天下。”荀彧在旁見曹操情緒有些不對,趕緊轉入正題。

  “文若此言甚是!”曹操很快恢復過來。

  “朝廷來詔,封吾為譙侯!”思索片刻道:“天子淪落李郭這等賊子手中,可惜!可嘆!恨不能親提雄兵十萬,西進解天子於危難!”

  荀彧也是嘆了口氣,拱手道:“如今天下崩亂,禮樂不存,主公能做轍乃積蓄實力,整軍經武,以圖匡扶天下!”

  “兗州是該好好恢復一段時間了!”曹操點了點頭:“聞那夏國有屯田之事,韓元嗣前番亦有提到,此乃大利之事。吾亦打算從明歲開始,於兗州之內大興屯田,由韓浩與棗祗負責,拜二人為屯田都尉。收降黃巾,盡數用以屯田事,兗州的壯大,就由屯田始!”

  “諾!”

  冀州這邊,袁紹得封鄴侯,聞詔書,只是譏笑一聲:“鼠輩也敢代天行事!”隨後便拋諸腦後,與屬下商議青幽之事。

  這半歲以來,他已經完全將冀州納入掌控之中,實力比起當初不可同日而語。青州那邊,在袁紹支持下,臧洪已經向南逼近與田楷劉備僵持著,這也是袁紹未發力的原因,否則,憑田楷與劉備,是擋不住的。

  這個時候,袁紹所思所想,皆是北上幽州,攻滅公孫瓚,順帶占據幽州,與塞外接壤!夏國在西邊,鞭策著袁紹不斷向前,不斷強大自己。

  有意思的是,李郭封賞天下,竟然沒有忘了劉淵,封他為晉侯。詔書傳到之時,劉淵已經回到晉陽。

  “可笑,我大夏之王,長安的朝廷竟然封為侯爵,真是不知所謂!”有隨侍臣子嘲笑道。

  劉淵則淡然一笑,對李儒道:“這李傕與郭汜倒是可愛得很,他日孤攻破長安,是否該留他們一命!”

  ------------

  第240章 劇情不夠,“日”常來湊

  比起南下上萬鐵騎隨駕,回歸晉陽,劉淵身邊只有兩千多的侍衛軍。做為劉淵的貼身衛率,一絲不苟,寸步不離地護衛著他。高順不久前被劉淵調入侍衛軍中充當將校,其原是不願,只想跟著呂布,但在呂布的“勸解”下,不得不應命。劉淵待之恩遇甚厚。

  大張旗鼓地回城,很是張揚,讓常林與獨孤盛動員百姓迎接,向天下人尤其是長安的李、郭知曉,夏王劉淵撤軍回晉陽了。

  河東那邊,夏軍兵力也有向北撤退的跡象,同時又有“白波”復起作亂,郡內亦有世家造反。這一次賊軍“聰明難纏”了許多,夏軍似乎也失去了之前的強勢,剿之不盡,滅之不絕。一時間,河東夏軍忙著剿平河東,被河東“變亂”拖住了腳步,無力擴張。

  這自然是劉淵下令,做給長安看的一場好戲。與李儒溝通一番發覺,夏國屯重兵於河東,近在三輔之側,這種情況下,二人縱有矛盾,只怕也難斗得激烈,否則,他們就當真太蠢了。

  如此大費周章,就是想要讓其安心,夏軍內有遲滯,無心外擴,你們可安心,放心地斗。劉淵北歸晉陽,夏軍北調,白波起事,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同時,劉淵心中還有個想法,東出太行去撩撥撩撥袁紹,那夏軍豈非更加無力西顧?

  南下河東的這幾個月,并州上下,不是特別安穩,民間屢生動亂。世家餘孽,山賊流寇,多則數百,少則數十,就敢舉旗造反,大肆破壞地方,殺人放火。

  在夏軍的強力彈壓下,自然掀不起什麼波瀾,很快被鎮壓下去。但此起彼伏的狀況,早令劉淵心中疑惑,命暗衛探查,這背後竟有著袁紹的身影。

  稍微思索,劉淵便似有所得。在劉淵授意下,張燕這些時日,領軍不斷地出山侵擾冀州郡縣。多則上千,少則數百,一擊即遁,令袁紹不甚其煩。

  估計是袁紹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雖然這點小動作,根本無法動搖夏軍對并州的掌控,但總能牽扯些精力。就如張燕入寇冀州,一樣難以動搖袁紹的統治,但劉淵依舊樂此不疲地授意其去做,一樣的道理。

  “奴臣恭迎大王!”在晉陽夏王府門外,見到劉淵策馬奔來,趕緊湊上去,牽馬墜鐙:“您終於回來了!”

  “孤不在晉陽,王府中可有事?”劉淵抖了抖有些發麻的雙腿,問道。

  “王府一切安好!”接過劉淵手中的馬鞭,張讓恭敬答道:“蔡夫人與劉夫人聞大王歸來,正於堂中等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