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劉淵的“鬼話”,李儒心裡自然清楚,場面話罷了,還是面帶感激拱手道:“多謝夏王惦念了,在下如今乃無家可歸之徒,前來投奔,還望夏王收留!”

  “那是自然!”劉淵大手一揮:“文優英才,如今來投,孤欣喜莫名,怎會拒之門外。有文優相助,孤大業可期啊!”

  見劉淵將自己抬地那般高,李儒心中可沒有多少波瀾,更不會自矜,反而輕笑著奉承劉淵:“大王能將沒落的匈奴發展壯大,並草原之眾,南來爭雄華夏,才是一代雄主,令人敬佩!”

  兩人你誇一句,我贊一句,相談甚歡。旁邊的呂布見狀,自覺被忽視了,輕咳一聲,打斷二人“你儂我儂”,吸引著注意力。

  劉淵看向呂布,摸了摸小鬍子,笑道:“倒是把將軍忽視了,孤之過!”

  “夏王,這位便是奉先將軍!”李儒指著呂布對劉淵介紹道。

  “將軍飛將之名,孤亦有耳聞,如今來投,必厚待!”劉淵對呂布道。

  見劉淵的態度,呂布心下稍安,拱手回道:“多謝夏王,末將願為夏王效力,征戰天下!”

  “孤還記得,當初在平陰,聞將軍領軍,孤可是‘狼狽北逃’啊!”劉淵突然提起中平六年,在河南與呂布的這點交情。

  聞劉淵談起他都快沒有印象的往事,呂布心裡咯噔一下,這夏王不會因為那點“恩怨”而記恨吧。但見劉淵笑宴宴的樣子,親近之象不似作偽,有些摸不著頭腦。

  “將軍不必誤會,孤只是突然想起當年的‘交情’,徒做感慨罷了!”劉淵淡淡一笑:“今日得良臣勇將來投,當浮一大白。今夜,孤設宴,同安邑上下,喜迎二位!”

  “謝夏王!”

  ……

  在劉淵接見李、呂二人時,安邑城中的驛館一房間中,高順與張遼對案而座。高順冷硬著一張臉,沉默,張遼表情中則帶著點茫然與糾結。

  “看來,將軍,是真要投靠胡夏了!”良久,張遼嘆道:“我等真要從之嗎?”

  做為從小生活在并州邊郡的漢家子弟,張遼對胡人自然沒什麼好印象,如今呂布要投靠劉淵,他心底自然失望不已。

  “我效忠於將軍,將軍作何選擇,吾聽命便是!”高順沒那麼多想法,表情嚴肅,但聲音中亦有些苦澀之意。看向張遼:“這一路來,文遠心存去意,某與你相交,自是知曉。如今趁將軍與李儒不在,可自便,從速,吾不會阻攔!”

  “張遼聞言,臉上意動之色明顯,望著高順道:“兄可願隨某一同去之,關東英雄甚多,你我前往投奔,哪怕為一小卒,亦比起效命胡夏,受人唾罵來得強!”

  “文遠不必勸了,還是抓緊時間離去吧!晚點等將軍歸來,只怕你想走都難了!”

  張遼搖頭對高順道:“但願他日,你我不會戰場相見!”

  說完,便起身出門,沒有立刻離開,轉向一處,那是荀攸所在。

  ------------

  第236章 逃不掉

  “公達先生!”到荀攸被看押的房間內,張遼對荀攸輕喚一聲。

  荀攸正撐著腦袋,側臥於小案旁,閉目沉思。聞聲,一睜眼,但見張遼,發問道:“文遠有何事?”荀攸是認識張遼的,對其也是頗為欣賞。

  “將軍欲投靠夏國,遼不敢從賊,決議去之。願與先生共同逃亡,另尋他處!”張遼打望了門外的兩名守衛一眼,低聲道明意圖。

  荀攸聞訊,當即直起了身體,眼中露出點思索的表情。他一路被李儒挾持而來,一直苦尋脫身之法,但李儒奸猾小心,將他看守得緊,不給他機會。

  如今李、呂二人求見劉淵去了,若得張遼相助,得脫牢籠,也不是不可能。士卒被徐晃截下,隨李儒呂布上安邑的人並不多,只得高順等軍官與十幾名衛士。這算是最好的一次機會了,若待李儒歸來,再想逃脫,怕是千難萬難,荀攸心中清楚。

  張遼見荀攸表情,以為他不信,趕忙稟道:“先生不必懷疑,遼已經下定了決心,誓死不從胡夏。”

  “不,對文遠之志,在下焉敢有所猜疑!”荀攸起身,悄聲道:“如今你我身處這虎狼之穴,若要得脫,還需小心、從速,且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張遼聞言點點頭,對門外的兩名看守喚一聲:“你二人進來!”

  門被打開,兩名衛士入內,對張遼拱手道:“張都尉,有何吩咐?”

  “你們看守辛苦了,下去休息吧,此人,由吾親自代爾等看管!”張遼咳笑一聲。

  兩人對視一眼,沒做應命,其中一人道:“李先生有吩咐,讓我等寸步不離看守荀攸,不敢煩勞都尉!”

  張遼聞言,眉頭一皺,嘆一口氣:“對不住了!”言罷突出長刀,趁其不備,抹過其中脖子,鮮血濺了一地,還未發聲便重重倒下。另外一名衛士見張遼暴起發難,大驚,拔出武器就要反抗,被張遼捂住嘴反手一刀捅入腹部,用力一攪,抽搐幾下軟倒在地。

  “文遠,衝動了,殺了此二人,動作就大了!”荀攸嘆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