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諾!”

  幾百騎卒都是風塵僕僕,跟隨呂布逃亡一路,實在疲憊。受令之下,都下馬,拿出乾糧和水,狼吞虎咽,補足能量,趁著這得空時間好生休整。

  呂布倚靠著路邊的一塊山石,閉目養神,嘴唇微動,嘀咕著什麼,靠近了會發現,正在謾罵王允匹夫。

  李、郭大軍圍城,呂布心知憑長安那點兵馬根本抵擋不住,本就對王允不滿,自然不會想跟著王允去做那螳臂當車之事。

  趁著李傕與郭汜注意力都放在天子身上時,果斷集中起來麾下并州軍,帶領家小突圍而出。賊軍勢大,血戰幾場,方得出長安境內,即使如此,上千麾下銳士,損失慘重,到此時,也只殘餘著這三百餘忠誠騎士緊跟隨著他。

  周圍陷入一片寂靜之中,只得將士進食飲水動靜,與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過了片刻,四周響起了不少士卒的呼嚕聲,廝殺一路,奔波一夜,卻是勞累得很。

  呂布也有些倦意,睜開雙眼,抬眼望去,已是晨曦時分,道路通向遠處,周邊已沒有那般昏暗。天地間給人一種清晰透澈的感覺,第一縷陽光已經照射過來。

  自己該何去何從,呂布嘆了口氣,俊朗的面目上帶著些茫然。

  “將軍!”一聲呼喝打斷呂布思緒,是張遼的聲音,呂布起身,深吸一口氣,揮手止住周邊欲動的士卒。

  望向西北方,只見張遼領著十餘名騎士緩緩歸來,其後帶著一隊百餘人的隊伍,看起來都是精壯之士,應當都出身行伍。

  “文遠?”呂布帶著疑惑看向下馬來報的張遼。

  “將軍,您看!”張遼對呂布稟道:“屬下帶人探路,遇到了李儒先生!”

  “李儒?”呂布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自董卓伏誅之後,李儒便銷聲匿跡了,如今竟然在此出現了,如此巧?

  “溫侯,別來無恙?”李儒這時候帶著十餘人緩步上來,對呂布拱手道。

  似閒庭信步,身邊跟著一個美貌少女,呂布一眼就認出了,正是董卓孫女董白。旁邊還有一個文士,氣度不凡,不過似乎被身邊的衛士看押著。

  “文優怎會在此?”呂布抱拳問道,與李儒,交情倒還不錯。

  “自太師罹難之後,吾惜命,怕不得好死,故率親兵,遁出長安。隱匿周邊,觀察局勢,李、郭起兵攻破長安,關中離亂,不可久居,溫侯遁出,‘正巧遇上’。”李儒淡淡一笑道。

  對李儒的說辭,呂布心中自然是沒有抱著全信態度,這可是個老狐狸。看著李儒,呂布問道:“如今李傕與郭汜那干人已經占據了長安,文優為何不投,以君之前受太師……董卓之看重,其必不會慢待!”

  “李、郭等人,匹夫耳。此等人掌控朝廷,必不會長遠,太師都難得好下場,何況彼輩。”李儒語氣中有些不屑。

  轉頭問呂布道:“溫侯一路東南向,欲往何處?”

  “如今本將就如喪家之犬,需得一落腳之地。本將聞那袁術,虎據豫州、淮南,帶甲十萬,欲出武關往投之,再做其他打算!”倒也沒什麼不可說的,呂布直接道明目的。

  “哈哈!”李儒聞言大笑兩聲:“如此,將軍可就錯了。想那袁術,四世三公,眼高於頂,將軍出身卑微,又前從太師,對世家侵害過甚。就算袁術肯收納,將軍自覺在其麾下有出頭之日?這幾月來,受王允驅使,這些世家之人對汝之態度,將軍可有體會?”

  呂布一皺眉:“那本將去投袁紹?”

  “與袁術又有何異?”

  “文優不必繞圈子了,有話直說吧!”呂布回過味來了。

  “將軍何不歸故鄉?”李儒輕笑道。

  “故鄉……胡夏?”

  ……

  被李儒說動了,呂布帶著些猶豫,與其轉道東北向,沿冢領山脈往河東而去。準備去夏國試試看,至於異族政權什麼的,呂布心中倒並未有太多的芥蒂。在這亂世,上下皆爭命,哪裡顧及這許多。

  “呂布虎將,麾下多驍將,文優勸其投奔胡夏,可是為那夏王尋得一將才啊!”馬車之上,那文士冷笑一聲,對李儒道。

  “公達所言不差,吾既打算投奔夏王,自然要獻上進身之禮。呂布如是,公達亦是!”李儒淡淡應道。

  那文士正是荀攸,前番有謀刺董卓之嫌疑,被下獄。李儒潛逃時,想起了此人,將之從牢獄中調出,羈押在身邊。

  “文優覺得吾會投靠匈奴?”

  “不會!但公達之謀才,在下都嘆服,至於夏王能否收服公達,則與我無關了!”李儒依舊雲淡風輕。

  “董卓自死,關東那麼多諸侯,文優為何不投,以文優之才,還怕無棲身之地。反而要費這諸多功夫,投靠胡夏?”荀攸忍不住問道。

  “吾李儒,鴆殺少帝,從賊‘為惡甚多’,名氣已經臭了,漢家諸侯,還有我容身之處?能容我者,吾又看不上,倒不如投靠夏王,畢竟當初還有些交情。”李儒呵呵笑道。

  “那可是異族,虎狼之輩,野心滔天,侵我漢家天下!”荀攸語氣有些激動。

  “那又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