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面對此局,三個人都沒什麼辦法,互相張望了幾眼,張濟道:“你們好好安撫士卒,儘量穩住軍心,再有兵卒逃亡,行連坐之法,一人逃亡,全什皆殺!”

  說道這兒,張濟也拿出了西涼將領的狠辣:“至於城中,我親自督查,那干世家,平常放過他們也就罷了,我軍危急存亡之秋,還敢放肆,真當我西軍刀劍不利乎?”

  “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走!”楊定突然低聲道,眼神閃爍。

  張濟與張繡看向他,對視一眼,很快明白他指得是什麼了。張濟一偏頭,悠悠答道:“聽天由命吧!”

  ……

  城外的夏軍營寨中,須卜赤弇的重心除了在安邑城上,另放在對白波的整頓上。雖然楊奉、李樂二首領降了,但麾下的士卒仍未收心。

  長安事變,來得太突然,兵貴神速,在沒有徹底消化白波軍的情況下,須卜赤弇便南下了。如今,大局在握,南邊屯於弘農的牛輔大軍又西進,至於其他河東縣邑,坐看兩方交戰,對夏軍、對董軍,他們都沒什麼好感。

  乾脆臨陣整軍,在劉淵領來的萬騎配合下,更加得心應手。不少白波弱卒被裁汰為輔兵,用來配合民夫。精簡過後,白波步卒氣勢看起來雄壯不少,但戰力,依舊堪憂,且武器不全,已經派人往晉陽調集些軍械南來。不過,須卜赤弇倒也享受將弱兵刮練成強軍的感覺。

  河東的夏軍,步卒本就不多,加上前次消耗,若不是有這些白波的補足,夏軍縱使帶上萬鐵騎,也只能於城下坐望。安邑不比其他,以騎軍為主,除了困城,想要強攻,幾乎不可能。

  即使如此,須卜赤弇依舊不認為,憑著這些白波就能攻破安邑。城中的數千董軍精銳,縱使軍心渙散,該有的基本戰鬥力還是有的。

  ......

  在貼身侍宦的陪伴下,劉琤漫步在偌大的軍營中,一路隨劉淵南下河東,十分辛苦。大軍行軍,遠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輕鬆,策馬飛馳,縱橫山河。枯躁而乏味的行軍下來,不敢上劉淵王駕,常坐馬鞍,雙股之間竟磨出了血,方結痂,如今走來,仍感生疼。

  一路觀察營中將士,默默記在心中,紮營布陣,與書本中記載大有出入。這些時日,默默看著須卜赤弇,整軍經武,劉琤漸有體會,不是看了幾本兵書,就能統軍作戰的。

  在北營的一塊校場中,此時熱鬧地很,兩隊夏軍士卒正在交手,周邊圍著數百士卒歡呼。軍中枯躁,士卒也只能籍此以為調劑。

  兩隊士卒皆持木刀,拼殺起來,卻是毫不留情,那是真往身上砍。縱使木刀加身,也夠疼的,傷痕也不會小。

  劉琤來了興趣,靠近著觀摩,眼前仿佛就是一場真正的廝殺,雙方已經倒下不少人。其中一方領頭的看起來極為兇悍,另外一方帶頭的是個年輕人,勇武不比對手,但看起來很沉穩,冷靜地指揮著手下應對,雙方倒是有來有回。

  沒過太長時間,這場“戰鬥”結束,勝利者是那個年輕人。劉琤眼神微眯,讓近侍喚其上前。

  其人帶著疑惑過來,解下頭巾擦了擦汗,盯著不甚高大的劉琤。在旁侍宦立刻道:“這是三王子,還不拜見!”

  周邊的士卒一聽,立刻散開對劉琤行禮。劉琤不管他人,只是微微抬頭望著年輕人:“你是何人?”

  其人當即拱手彎腰拜倒:“隊率拓跋力微,拜見王子!”

  ------------

  第229章 投降

  王帳之中,劉淵正聽著低下人匯報三個兒子在軍中的表現,能吃苦,這倒令劉淵心中滿意,至於其他,還有待觀察。

  “赤弇,孤這三子,若挑一為太子,你覺得當許何人?”過了片刻,劉淵突然問道。

  須卜赤弇在下,當即一驚,慌忙起身:“太子之事,事關國本,豈是臣所能贅言的?”

  “你沒回答孤的問題!孤之後,何人可承大業?”

  “大王正春秋鼎盛,足可再掌大夏數十載,三位王子還小,大王大可繼續觀察諸子,何必急於立嗣?”須卜赤弇依舊不敢道出任何想法。

  劉淵聞言搖了搖頭,輕笑一聲:“孤乃馬上君王,戰陣之事,說個不准,哪天就戰歿了。到時候若未定儲位,我夏國必亂!”

  “大王切莫出此言!”須卜赤弇直接跪倒在地。

  “你還是沒回到孤的問題!”

  “請大王獨斷此事,臣不敢多言!”

  “罷了!”劉淵玩味地看著須卜赤弇,不再為難他,令其起身。須卜赤弇是個聰明人,若其真道出個名字,只怕劉淵的猜忌之心就起了。

  “大王,琤王子求見!”隆頡在帳外稟道。

  劉淵聞聲心思一動,這方提起儲位之事,這兒子便到了,吩咐道:“讓他進來!”

  劉琤跨入帳門,環視一眼,只得劉淵與須卜赤弇兩人,幾步上前對劉淵拜倒:“父王!”起身又對須卜赤弇一禮,持禮甚恭。

  “你有何事?”

  “啟稟父王,兒臣在軍中看上一隊率,懇請父王將之賜與兒臣,以為侍衛長!”劉琤道明來意。

  “哦?”劉淵眼中精光一閃,打量著這個一向沉默寡言的兒子,盯得他有些不自在,許久方道:“孤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