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呵呵!”劉淵聞言輕笑:“孤一路所來,皆聞袁氏數世之望,為天下敬仰,袁紹亦是聲明著於四海。這頭一次聽聞有對其輕蔑中傷之言,倒是令孤頗感耳目一新吶!”

  “這……”李歷在下答道:“袁紹此人,道貌岸然,善於做秀,外寬內忌,若非其家世,天下何人識他!”

  聽其之言,劉淵心中冷笑,一味的貶低袁紹,並不能引起他的共鳴。直視其眼睛,劉淵淡淡問道:“二位先生來投,孤自是不甚欣喜!只是,冀州之內,尚有公孫瓚強勢之極,與袁紹爭奪冀州,爾等為何不去相投。反倒出奔我夏國,心中實有疑竇!”

  “公孫瓚恃其兵強,驕慢自負,慢待士族,侵擾百姓,其非人主也,吾料其必不可長久!”閔純聽出了劉淵語氣中的懷疑,趕緊答道。

  “哈哈!”劉淵忍不住笑了,邊笑邊道:“我夏軍之攻略并州,諸多世家豪族被屠戮,百姓受擾亦不小,背井離鄉逃難者眾。比起公孫瓚,孤這異族大軍,‘為惡’更甚,二位又如何看待?何況如今大漢諸域,群雄並起,諸侯甚多,為何不投他們?”

  劉淵此言一落,閔純與李歷二人面露尷尬,不知該如何作答了。二人翻山越嶺,主動來投,原料想以夏國如今的情況,夏王該“倒履相迎”才是。拋棄節操,編制這些藉口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夏王何必步步逼問。

  “夏王若無心接納我二人,我二人就此告辭!”李歷直接起身,他對投效夏國,決心本就不甚堅定,若不是閔純,他絕不會到晉陽來。

  “先生稍安勿躁!”劉淵揮手止住:“孤並非懷疑二位的誠意,既然來了,自當納之。這樣吧,孤對冀州之事,甚為關注,二位之來,正可解孤疑惑!”

  接下來,劉淵倒是再未做“刁難”,與閔、李二人,相談甚歡。經過試探,二人倒是還有些見識的,可以用,這是劉淵心中的評定。

  冀州對於劉淵而言,一直都是印象中的“物阜民豐,豪傑眾多,人口鼎盛”。二人此前居冀州要職,好好地給劉淵講了講,這九州之首。

  一談就是一個多時辰,當踏出夏王府門,二人已經正式成為劉淵臣子。閔純為王府記室參軍,李歷為主簿。

  “伯典兄,你我二人邁出這一步,只怕再無回頭之路了!”李歷看著閔純,嘆道。

  閔純緊了緊身上劉淵所賜皮袍,感受了一番毛絨的溫暖與舒適,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或者,兄台可轉身向夏王請辭?”

  李歷聞言苦笑,搖了搖頭。

  “二位大人,請跟奴婢來,大王已經為您挑選了兩處院落安置!”旁邊有王府宦者打斷二人。

  對視一眼,閔純一禮:“麻煩宦者引路!”

  ……

  時間跨入初平三年,在並、冀交界的茫茫太行山脈中,春寒料峭,嶄新的綠意布滿各處山隘,深谷。

  在一處十分隱蔽的小山谷中,立著一座小寨,內有數百兵壯,楊鳳與張晟二人就是這支隊伍的首領。

  受劉淵令,二人陰潛回太行,聯絡黑山群賊,投效夏國。到如今,年關已過,趁著張燕與黑山軍首領們內鬥火併之際,悄悄地收容了數百人,躲在這太行中麓。

  “這糟人的冬季終於過去了!”天氣回暖,寨中,大大咧咧坐著,張晟對楊鳳道。

  “是啊!”楊鳳啃著一塊粗餅,摸了摸嘴:“入春,只怕山嶺中的諸位首領,又該起刀兵了!”

  “楊鳳!”張晟低聲喚一聲,左右張望幾眼,湊上前去:“我們真要投靠匈奴人嗎?”

  “怎麼,你有其他想法?”

  張晟直接點頭:“反正我們已經得脫牢籠,如今又有數百兒郎,以我之見,殺了那十幾個夏軍‘奸細’,被他們盯著,我渾身不自在。以後我們縱橫山嶺,無拘無束,豈不快活!在這山中,夏軍又能奈我何?”

  “那日後呢?張燕有句話說得好,我們要一輩子待在山中作賊嗎?”楊鳳盯著他答道。

  張晟聞言沉默,過了會兒道:“那我們可出山投降大漢諸侯,又或者再去跟隨張燕,總之投靠匈奴人,我心裡不舒服!”

  “哼哼!”楊鳳聞言冷笑兩聲:“別忘了我們的身份,黃巾餘孽,蟻賊出身,大漢的諸侯,有誰會看得起我們。前次與諸侯伐夏,結果只有我黑山軍慘澹收場。投他們,還不如在夏國,會有前途地多。”

  “可我們是漢人吶!”

  “在這亂世,刀尖上討生活,能活命,能享富貴,管他漢人、夏人!”比起張晟,楊鳳投靠夏國的決心要堅定得多。

  “好吧,我聽你的。”

  “記住,以後這些話憋在心中,要是讓那些夏國暗探得知了,可不妙!”

  “我自省得!”

  “寨中糧食不多了!我們得想點法子,不然餓著肚子,這隊伍就要散了。如今,這數百人可是我們的完成夏王任務的本錢!”但見門外有人而來,楊鳳立刻轉換話題。

  只見一個黑黑瘦瘦的矮個子進門來,此人名為伊頓,夏人,是丘林厥派在楊、張二人身邊的暗探頭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