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軍騎軍不足,在騎軍作戰指揮上,顏良又明顯不是公孫瓚這個騎戰多年的老妖的對手,除了利用其武勇,激起麾下戰心,難有其他作為。

  “主公,幽州軍已然敗退,我軍目標已然達成,有公孫瓚那支騎軍在,再戰無益,可以下令收兵了!”磐河橋頭,縱覽戰局,新任冀州別駕田豐對袁紹建議道。

  “又是騎軍!”袁紹狠狠抽了下腳下的戰車,稍微一思索,便下令道:“傳令諸將,敵寇已退,收兵!”

  袁紹大令一下,前方如麴義還想作戰者,縱有不甘,也不敢違抗袁紹命令,立地收兵。

  公孫瓚見著袁軍放棄追擊,也不敢再久留,鬱氣北歸。

  衝鋒幾次,受袁軍箭矢所擊,義從又損失了不少人。這一戰,其餘步卒損失倒是其次,唯獨這義從的傷亡令他心中滴血,痛煞心肺。

  袁紹大纛下,田豐察覺到袁紹心中的不甘,不禁勸道:“主公,此戰之後,我軍將變被動為主動,公孫瓚南來失敗,其勢已消。其本就不得冀州人心,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穩紮穩打,早晚必將之驅逐出冀州!”

  “吾知曉,只是可惜了,原本能趁機擴大戰果的!”袁紹有些感嘆。

  “主公所憂之公孫軍的義從,經此之戰,其不敗神話業已破滅!他日再戰,對方只怕也不甘再如之前那般肆無忌憚了!主公不必憂心!”

  “哈哈,元皓此言有理!夏軍的騎軍吾尚且不懼,何況公孫瓚乎?”袁紹眼珠一轉,對左右道:“快馬傳訊三軍,此戰,麴義居首功!”

  界橋一戰,麴義,奠定了其袁紹麾下第一戰將的地位。

  此一戰,雙方投入兵馬數萬,各自損傷倒是不大。但於大局,公孫瓚上升之勢受挫,白馬義從的重創,讓公孫瓚沒了當初的不可一世。

  於冀州內,有眾世家豪族的支持,主動權開始落入袁紹手中。

  ------------

  第204章 分割內衛

  帶著滿臉的不愉,公孫瓚領軍回到信都,心情顯然極其糟糕,蓬勃欲發的怒氣,令左右不敢靠近。

  一直到第二日,公孫軍北撤將士,陸續還於信都大營。豪華的大帳之中,公孫瓚沉著一張臉,按劍踞坐在案後,一副“我想殺人”的表情。帳中的爐火,時而發出幾聲“噼啪”響,坐在帳中的幾名親信將領,都不敢出聲。

  “主公!”還是關靖試探稟道:“將士們,已經回到信都休整,只是士氣有些低落,還需您整飭。還有,您此次南下未果,軍勢受挫,需小心提防治下那些首鼠兩端之輩!”

  “大兄,我等此次又未大敗,只是我們準備不足罷了。待您整軍,來年再次南下,必可擊破袁紹,為越兄報仇!”公孫范在下直接起身高聲道。

  “可惜了公孫越與嚴綱啊!”提到公孫越,公孫瓚面色又是一沉,轉頭問道:“可知,袁軍那支先鋒軍,統軍者何人?”

  “稟主公,乃袁紹大將麴義!”

  “麴義!”公孫瓚雙眼微紅:“本將必殺此匹夫!”

  帳中又是一頓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公孫瓚方擺手讓眾人退下:“你們各歸各營,好生安撫將士。諸位謹記,我們與袁紹的交鋒,才剛開始!”

  “諾!”

  “主公!東邊有一支兩千人的軍隊往信都而來,領軍者名劉備,言乃主公故交,特來相投!”游騎來報。

  聞言,公孫瓚眉頭稍揚,眼中閃過訝異之色,對劉備,他還是有點印象的。思考了會兒,其主動來投,該是好事,當即下令:“引其入營!不!本將親自去迎!”

  ......

  受冀州局勢影響,劉淵居於晉陽,除了繼續統籌穩固在太原、雁門的統治之外,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冀州那邊了。若不出意外,按照歷史的軌跡,冀州,公孫瓚是爭不過袁紹的,除非他也去摻合一手。

  對於袁紹,劉淵從未小視,更不懼其一統冀州。公孫瓚也沒那麼好對付,今世又有他在太行西側虎視眈眈,袁紹再想坐擁冀、青、幽、並四州,虎視天下,是不可能了。

  其後,冀州的消息,源源不斷地經夏國密探,匯總到劉淵這邊。收起線報,劉淵摸了摸下顎的胡茬,有點扎手,感嘆一句:“看來冀州要打上一陣子了,袁本初想要將公孫瓚擊退出冀州,只怕要費些心思了。”

  “密切關注著冀州之事,有報即傳,不得怠慢!”對丘林厥吩咐道。

  “諾!”

  “丘林厥!”

  正欲告退,被劉淵叫住,丘林厥帶著疑惑看向劉淵:“大王還有何吩咐?”

  “唔!”劉淵沉吟片刻道:“這些年,孤命你於大漢境內,廣布我夏國暗探,雍涼之地的情況孤甚滿意,但這河北、中原甚至更南的地方,進度如此之慢,需得加緊布子!”

  “雍、涼之地乃我夏國攻略重心,冀州在側,布下密探,臣能理解。那中原之地,離我軍甚遠,何須浪費精力?”丘林厥有些不解問道。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按照孤的吩咐做就是了!”劉淵語氣決絕。

  “諾!”聽劉淵語氣變得有些嚴厲,丘林厥脖子一縮,趕緊稟道:“大王,這麼多年,臣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廣布眼線。西邊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又要兼顧國內監控,如今新添并州二郡,又加太行、冀州,臣實在抽不出人手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