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晨聞言心中頓時就是一緊,壓下心中忐忑稟道:“臣自省得!”

  “好了!帶孤到你的衙署中轉轉!”劉淵略微一笑,氣氛緩和下來。

  在王晨的招呼下,劉淵於祁縣城中安歇了一個多時辰,再次勉勵一番,婉拒其設宴招待的請求,於日落前北歸晉陽。

  夜色降臨,神情中帶著思索,王晨踏入府們中。有小廝迎上來:“長公子回來了!老爺在堂中等您了!”

  “哦!”王晨收回思緒,朝正堂走去。

  步入堂內,一名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正側坐於案,品茗中,氣度儼然,正是王晨老父王懋。

  “父親!”王晨作一揖禮。

  “回來了!一縣之令,百里侯,公務真是繁忙地緊啊!”王懋語氣淡淡道。

  王晨聞言,心知老父對其入仕夏國仍然不滿,彎了彎腰:“父親說笑了!”

  “我王氏,紮根太原,世受漢祿,如今異族入侵,不思報國守土也就罷了。你與晉陽的王謹那幫人,沆瀣一氣,反而主動臣服夏國,簡直丟盡了我王氏的臉面!”望著王晨那副“寵辱不驚”的表情,王懋不禁嘆道。

  王晨聞言表情有些不自然,依舊恭聲答道:“父親,如今世道變了,天下亂了。您也說了,我王氏根基在太原,夏軍兵鋒銳利,所向披靡,夏王又遠非一般胡人君主可比。王氏要做的,是保住家族上下,若要行反抗事,只怕片刻間便灰飛煙滅,族滅人亡!”

  見王懋還待言語,王晨又繼續道:“如今太原境內世家隕滅,我王氏已經成為僅存的世家領袖,首屈一指。而夏王睿智,知曉僅靠兵馬是難以治天下的,若想在太原建立穩固的統治,化為夏國實力,有我等世家支持,會輕鬆地多!袁紹等人的反撲被夏王化解了,再想奪回,怕是不可能了。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太原,將是夏國之天下。而我王氏,依附之,今後隨著夏國戰車的不斷前進,將不斷壯大,成為……”

  “好了!”王懋打斷王晨的長篇大論:“匈奴虎狼之輩,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切莫玩火自焚!”

  王懋一向偏愛次子王凌,未曾想到這長子突然爆發出來,好似變了個人一般,令他嘆息。

  說完拂袖而去,而王晨見著父親離去,再次對著其背影恭敬一禮,坐上小案,命人熱上一樽酒,細細品嘗。

  ……

  “伯槐,有你主政太原,孤可是輕鬆不少呀!”夏王府中,聽完常林的匯報,劉淵笑贊道:“打天下需用刀兵,這治天下還得靠如伯槐這般理政良才呀!”

  “大王謬讚了!”常林微微一禮,答道。

  常林治理有方,有夏軍的強力支撐,常林主導太原政事,上下已經徹底安定下來,一切有條不紊,步上正軌。

  “伯槐還有事?”交談一番,劉淵見常林依舊立堂中,不由發問道。

  常林聞言醞釀了一會兒,方緩緩稟道:“大王,如今太原雖已安定下來,但郡內破壞嚴重,尤其以人口缺失為甚,壯丁勞力匱乏。郡中依舊有大量的土地空置,無人開墾。太原想要恢復之前的氣象,非數年之功不可得!”

  “唔!”這勞力問題劉淵也思考過,有地無人,那諸多沃土也難產出糧食,抬頭問道:“你既提出,說吧,你有什麼建議?”

  常林直起身子看向劉淵:“大王,前次作戰,您收服了諸多俘虜,袁軍加上黑山軍,前後足有兩萬餘人,這些人若能安置於郡內開墾土地從事生產,那對太原的恢復生產,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今夏軍在郡內,算上降軍,足有四萬之數,夏軍精騎消耗尤其巨大,以殘破的太原之力實難供養,臣思大王亦不想一直以美稷之力供養太原吧!”

  聞言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他手下的漢軍俘虜有近兩萬人,被劉淵打亂編製成軍,除了獨孤盛與達奚伶率領於雁門境內配合万俟槿作戰的兩軍外,其餘全部屯駐於晉陽附近,每日的消耗也確實巨大。聽常林之言,他是將注意打到這些降軍身上了,這些人如今的戰鬥力且不說,但絕對都是青壯。劉淵接下來要穩,太原如今用不著這麼多軍隊,這麼多壯力確實顯得浪費。

  手指敲著桌案考慮片刻,劉淵方道:“伯槐此言有理,如今太原不需如此多的軍隊,那些俘虜,孤欲遴選精銳五千人,剩下的就放於郡內,以為軍屯吧!”

  劉淵這是想起了屯田制,將之與常林解釋一番,常林頓時眼睛一亮,不由贊道:“大王此法,比起臣之所想可高了不止一籌呀,實乃良策啊!”

  “好了,馬屁就不用拍了!”劉淵一揮手命令道:“素利那邊有將近一萬人,孤會下令其先行動作,配合你進行軍屯,來年,孤不想再看到太原郡內有這麼多田畝無人耕種!”

  “諾!”

  常林退去,劉淵思緒不由得飄遠了,亂世之中,爭霸天下,他座下有強軍,但僅靠強軍,必不可持久。一手土地,一手人口,這才是霸業之基。天下方亂,這人口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會越發凸顯出來。

  踏至庭中,劉淵忍不住將目光放向東邊,茫茫太行山中,可有著數十萬的黃巾餘孽。想起這數十萬人口,劉淵眼中不由地露出貪婪之色,若能收為己用,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