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林,這個原來的袁軍主簿,受俘之後,被劉淵發掘出來,見其頗有才智,有心收服。常林少小家貧,亦有大志,身陷囹圄,劉淵卻待之頗為禮遇。

  以往於美稷呆過一段時間,心知如今匈奴的不同,心中掙扎了許久,終還是降了。劉淵大喜,直接任命為晉陽令,替劉淵主政晉陽諸事。

  “派人盯著常林!”見其退出,劉淵對身邊的隆頡命令道。

  一想到袁紹那邊的動作,劉淵臉色頓時就是一沉,不由罵道:“這袁紹,還真能折騰!”

  在劉淵看來,袁紹慘敗,到上黨,當如喪家之犬一般,他這邊整頓好太原,隨時可南下再吞了上黨。而袁紹,若再想崛起,當尋一個膏腴富庶之地發展,冀州是最好的選擇。

  誰料袁紹竟給他來這麼一手,冀州不去,反而直接於上黨舉旗討伐他,令劉淵有些措手不及。如今并州周邊群情洶湧,抗夏呼聲高漲。而袁紹那邊又武裝起了不少兵馬,南邊傳來消息,各地豪傑,往上黨投奔袁紹者可是不少。

  劉淵感受到壓力了,此次率軍攻伐太原,夏軍兵力本不足兩萬。北軍三千,前軍五千,步軍三千,乞活軍七千,經過消耗,到如今,太原境內夏軍兵力總計不過萬三之數。

  掌控太原尚可,若要應對正洶湧而來的各路反夏諸侯,怕是力有不殆啊。還有上萬的袁軍俘虜需要看押,徒耗兵力,能用來對付諸侯的軍力就更少了。

  苦思破局之法,實在是傷腦筋,猛拍一下桌案,劉淵真想提兵入上黨,先滅了袁紹再說。

  “隆頡,發加急文書至美稷。令蘭稚、王柔與孤徵召動員夏國百姓,募兵一萬來太原。令万俟槿從左右兩軍中抽調騎軍四千,走定襄攻雁門崔鈞,著定襄太守趙息全力配合!還有將司空崔烈帶上,他那個兒子,孤未去找他,他反倒敢來趟這個渾水!”

  不管漢軍那邊如何,劉淵在太原這邊,是必須要增兵了,果斷下令:“再傳訊賀蘭當阜那邊也動一動,孤不想在并州見到有幽州兵的蹤跡!”

  “諾!”

  “袁本初,孤倒要看看,你將孤當董卓來對付,究竟存著什麼心思!”劉淵眼露冷意。

  ……

  美稷,隨著劉淵一紙王令到,蘭稚與王柔立刻動了起來,開始於河套之地徵召士卒,準備糧草輸送往太原。這些年,劉淵除了保持幾支常備軍,一直與民休養生息,鼓勵生產,民間除了基本的軍事訓練外,許久未有大規模動員過百姓參軍了。

  如今劉淵來了王令,徵召個萬把大軍,是一點壓力也沒有。劉淵對內雖施行漢化改革,但夏國百姓的武勇之風卻從未消退,消息從美稷傳出,應徵者不計其數,諸多貴族也積極參與,想往漢境撈金。於美稷城外設一徵兵大營,往來登記入伍者絡繹不絕。

  沙南縣南五十里外的一片小澤旁,拓跋力微結束了一天的放牧,驅趕著十幾隻羊羔往自家的氈帳而去。英氣十足,臉上若有所思,考慮著什麼。

  回到自家氈帳,十歲的小妹拓跋菱立刻迎了上來,為他遞過一瓢水,一口引盡,露出一副舒服的表情。

  “力微回來了!”從破舊的氈帳中走出一婦人,皮膚粗糙蠟黃,滿臉和藹地望著拓跋力微。

  停止與小妹的調笑,拓跋力微上前一禮:“母親!”

  拓跋力微原來為西部鮮卑拓跋部拓跋詰汾之子,拓跋部為匈奴滅後,就隨部眾被內遷至沙南安置。當時年紀還小,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長成一青壯少年了。沒有了部族依託,這些年過得很幸苦,但也養成了其堅毅頑強的性格。

  “力微,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傍晚進食時,見著拓跋力微表情,其母問道。

  抬頭看向母親蒼老的面龐,猶豫了片刻,拓跋力微方道:“母親,大王征戰太原,兵力不夠,欲於國內募集勇士。我,我想去美稷參軍!”

  說完這話,氈帳內安靜了下來,拓跋菱一臉懵懂地望著哥哥,其母表情則有些憂傷。

  “前些年,匹孤參軍去了,杳無消息。如今你又要走,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你們兄弟倆要我與你妹妹怎麼辦?”良久,望著拓跋力微堅毅的表情,其母方道,語帶哭腔。

  “罷了!罷了!我知道,我是阻止不了你的,去吧,去吧!”

  第二日一早,拓跋力微穿上新衣,背上長弓,從母親手中接過行囊乾糧。見著眼泛淚光的母親和乖巧立在旁邊的妹妹,拓跋力微也不禁心中一酸,猛地跪下狠狠磕了幾個響頭:“母親保重!”

  而後轉身,騎上家中唯一的一匹良馬,朝南奔去。

  其母與拓跋菱見著拓跋力微遠去的背影,終於落下了淚。拓跋菱再懵懂,也知哥哥要遠行離去了,不由得嚎啕大哭,被其母摟住懷中。

  ------------

  第187章 對俘虜的處置

  初平二年六月,劉淵攻下太原已有月余,但由於袁紹在上黨的動作,戰爭陰雲依舊籠罩於并州大地。隨著曹操、孫堅等諸侯陸續領軍至銅鞮與袁紹合軍,劉淵在晉陽也越來越坐不住了。

  夏軍雖然攻下了太原,但於內並無什麼統治基礎,袁紹那邊大張旗鼓,太原境界也隨之民心動盪,在一些世家牽頭之下,動亂四起,累劉淵耗費兵力彈壓。也許是有袁紹在上黨內的復起之勢,郡內諸縣,數度叛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