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許攸、荀諶的勸說下,袁紹果斷帶人連夜悄然棄城東向,朝上黨境內撤去。

  第二日,夏軍反應過來時,只得一座空城。北邊,劉淵踏上祁縣城頭時,得到消息,便知,太原,他終是拿下了。

  袁紹被趕到上黨,剩下的縣邑,夏軍隨手便可取。

  ------------

  第184章 振作起來的袁紹

  太原之爭,隨著袁紹退往上黨,暫時落下帷幕,劉淵也終於達成了他出兵并州的第一目標。

  “大王!”坐於祁縣堂上,隆頡突然進門輕喚了一聲。

  “何事?”

  隆頡似乎有些不知道如何啟齒,磨蹭了一會兒方道:“您隨我來!”

  與隆頡兜轉幾下,進一屋內,便見到躺在榻上的劉氏,穿戴倒是整整齊齊的,臉色慘白慘白的,脖頸上有一道明顯的勒痕。該是死了些時日了,屋內已經瀰漫著些屍臭味。

  劉淵面無表情,雖然劉氏於他不過是征戰在外的調劑品,用來刺激袁紹的棋子,但終究有過肌膚之親。如今見其香消玉殞,死後屍體還無人處理,心裡還是有些不爽的。

  “大王?”隆頡試探性地叫一聲。

  嘆一口氣,劉淵一擺手:“於城外尋一處風景秀麗之地,好生安葬了吧!”說完便轉身離去。

  收到來自南邊的戰報,沒有擒殺袁紹,反倒被其一個突襲損失了些人馬。要說生氣,劉淵心中還有有一些的,不過大勝袁紹的喜悅能壓下這點小差錯。

  考慮了考慮,劉淵果斷下令道:“命閻柔領其麾下步卒進駐綿上聚,監視袁紹在上黨動作,不得放鬆!”

  袁紹此次雖然大敗虧輸,上黨也貧瘠,根本無法為之提供多少東山再起的助力,但劉淵仍然不敢小瞧其人,大漢世家的影響力,有時候爆發出來,確會令人心驚。對袁紹,不能放鬆。

  “還有,調獨孤盛領一千騎軍南下,駐紮界休,劉仇領兩千騎拿下陽邑,讓他們給孤將羊頭山一線給孤看牢了!”對上黨那邊的防備也就這麼安排了,袁紹那點殘兵敗將,如此安排,暫時夠應付了。

  “檀柘與禿瑰來給孤率領乞活軍將太原餘下諸縣盡數攻破,但有不降者,殺!”劉淵又狠狠下令。

  安排好南境諸事,劉淵心情放鬆了些,到祁縣以西昭余大澤逛了逛。這片將於數百年後逐漸縮小直至消失於晉中大地的河澤,仍然如一片靈泉,浸潤土地,滋養著周邊縣邑的百姓。煙波浩渺,南北縱橫百餘里。

  在祁縣待了一日,劉淵便率領侍衛北軍北上了,至梗陽,將所有俘虜押送著,北返晉陽。

  戰事已休,倒不是很著急,不到四十里的距離,半日的時間也足夠了。袁軍的降卒,這幾日仍舊沒能吃個飽飯,為了控制其體力,夏軍每日亦只提供兩頓稀粥供給。

  劉淵苦於麾下步軍的缺失,對著一萬多降卒看著很是眼饞,若能盡收歸於己用,那對接下來的攻城掠地,劉淵的信心會足得多。近五千的乞步卒,這些時日下來存著已經不足半數,實在不夠用。

  但此時劉淵也只能想想。這些日子,派人不斷於俘虜中宣講,他們是被袁紹放棄的,袁紹不值得效忠。太原如今是夏王領地,跟著夏王有肉吃,能吃飽、穿好。

  在眭固與楊丑兩個降將的積極配合下,效果倒還不錯,雖然不可能立刻對劉淵倒頭納拜,但對袁紹那邊明顯未多惦念,至少在夏軍的看押之下,沒出什麼亂子。

  “快走!”幾名北軍驅使著數十名俘虜向晉陽趕路,一名年輕的騎士在旁邊看著。

  劉淵一眼就認出來了,烏麒。

  命人叫住他,烏麒快馬朝劉淵奔來,便要下馬拜見,被劉淵止住:“免了!”

  經歷了沙場的歷練,這個十五少年眉宇間多了些狠意,越顯英氣十足,只是舉止依舊沉穩。

  “有點少年將軍的味道,此戰你戰果如何?”劉淵出言問道。

  “稟大王,我只趁亂斬殺了一名敵軍!”烏麒有些不好意思。

  “不錯了,繼續努力吧!”

  “諾!”

  ……

  在劉淵志得意滿回晉陽時,上黨境內的銅鞮縣城,袁紹兩千多人的殘軍就駐紮於此。夏軍未有進入上黨追擊的意思,上下將士連日來高度緊繃著的弦終於得以鬆懈下來。全部入城,也不尋住處,直接於街巷、城頭上倒頭就睡。

  銅鞮縣丞迎袁紹入府,命許攸、荀諶主持軍事,袁紹沉著張臉將自己關在一間屋舍內,不見任何人。

  一連日夜,袁紹就一直待在其中,送去的飯食也未見動,許攸等人拜見,不見。袁譚三公子求見,被斥退。一直到第三日晨曦,袁紹方召許攸、荀諶二人。

  打開緊閉了許久的門,外邊微弱的晨光照進來,被刺地睜不開眼睛,袁紹忍不住以手遮面,緩了好久。

  許攸抬頭看了看袁紹,見其滿身的狼狽,神情間滿是疲憊、頹喪,嘴唇乾涸欲裂,周圍胡茬雜生。一向注重形象的袁紹如此樣貌,著實令二人心驚,此次戰敗,袁紹貌似乎打擊受大了。

  “主公!”見袁紹坐在那兒不說話,許攸不由出聲叫道。

  “有多少將士還跟隨於吾?”袁紹突然發聲,聲音乾澀無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