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一輛馬車緩緩從宮門前起動,沿著美稷城中街巷,東轉西拐,至一院門前停下。車夫迅速端起一胡凳繞至後邊放下,掀起車簾。王智探出頭,在僕人的攙扶下,出車而下,早有門夫大開府門。

  “哈哈哈!”一入府中,王智便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有幕僚迎來,聞聲疑問道:“主公,何故如此興奮?”

  一直入正堂坐下,王智方才解釋道:“吾從宮中歸來。大單于對匈奴漢化改革,諸事繁雜,一切都需大單于親歷把控,深感精力不足。匈奴上下,無多少對漢制了解的人才,大單于有意讓吾統管漢吏,協助大單于把控全局,繼續推進匈奴改革進行。”

  幕僚聞言,不喜反驚,憂慮道:“大單于如今對匈奴的變法,侵犯諸多貴族權益,引起諸多不滿。若非大單于強權壓制,早就沸反盈天了。主公擔下此事,只怕泥足深陷,徒惹匈奴貴族仇視呀!”

  王智聞言,擺擺手淡淡道:“吾也知曉。只是我王智,無甚大才,大單于委以此任,也不過是手下無可用之人,美稷城中也就吾做個大漢太守,讓大單于不得不用。如今有此機會,自然得把握住,否則在這美稷,豈有這安逸的棲身之所。你我漢吏,在匈奴不過孤臣,只需聽大單于的命令做事便可,其餘自有大單于在上頂著!”

  “主公英明!”

  接下來的日子,王智開始掌權力,盡心協助劉淵的“變法”,成為美稷城中最有權勢的漢人。其也頗用心,匈奴漢化進行中的滯澀還真讓他幫忙解決了一些。

  ------------

  第69章 檀石槐亡了

  伸了個懶腰,終於批覆完公文,這個單于做得真累,不過若是他不這麼折騰,會輕鬆得多。感受著自己的野心一步步實現,劉淵自然樂在其中。

  這種一言定發展,一字決生死的感覺實在讓他享受。轉了轉脖子,發出幾聲輕響,看著案上的一大堆竹簡,眉頭一皺,也不知甚麼時候那些紙匠能將蔡侯紙進一步改進。

  他已投入重資,搜羅匠人,欲使造出更實用的紙張出來。可獲大利,劉淵十分用心。可惜他還真不知怎麼造紙術,工藝流程甚麼的就更別提了,腦海中只有零星地的信息,從原料上入手,桑皮、藤皮皆可,若能以竹子為原料造成紙張,那造紙術算是得到重大突破了。

  劉淵真正能做到的,只有撥以資財,下單于大令,讓紙匠儘快突破造紙技術,其餘他還真的甚麼也做不了。有劉淵的壓力在,漢人工匠門不斷嘗試,做出的紙張難以讓他滿意。

  幸好湳水兩岸有的是竹林,有足夠的原材料讓他們嘗試,一段時間下來,工藝還是有所改善,至少讓劉淵看到希望,讓他足夠耐心。

  仲春杏月,匈奴試行新制的第一年,美稷熱鬧起來,到了清理新制帶來的收穫的時候。諸部大人親自押送著從各邑、聚、落收取的稅賦往美稷上供。

  牲畜牧群,四面八方聚往美稷,光是那數千匹良馬,就幾乎讓劉淵樂得合不攏嘴。最可喜的還是,對諸部掌控力的提升,劉淵能夠深切地體會到,權力的變化他可是敏感地很。

  仔細聽著幾部大人的匯報,腦海中與派人巡視探查所得兩相對比,果然差了不少。劉淵對此,暫時不加質問,維持他的變革運行才是最終要的,他大單于吃肉,總得給底下人喝湯的機會。

  須卜赤弇此次也回美稷述職,鎮守北境一年多,兼任北部大人,在匈奴中也算是位高權重了。和其兄須卜骨都侯一併前來拜見。

  “沙南發展如何?屠各部民融入得如何?還有,鮮卑人情況怎樣?”拉著赤弇坐下,劉淵一連串的問題便脫口而出。

  須卜赤弇許久未見劉淵,美稷的變化也讓他心生感嘆,陌生的大殿上,劉淵威勢日盛,令他不敢直視。

  腦中組織了一會兒語言,方才沉穩答道:“大單于,屠各本為我匈奴分支,部眾自被併入北部後,融入迅速。烏洛蘭、獨氏等大族被壓制,底層部民崛起,對大單于十分感激,對您的改革大都支持!”

  “奉承話就不要說了,沙南的漢人有多少了?雲中、五原的鮮卑人近況如何?是否有異動?”

  “鮮卑人肆掠兩郡,漢民盡皆逃亡,除了送往王庭安置的,臣也收攏了三四千流民。倒是鮮卑人,兵力明顯有所削減,精銳都被調往彈汗山去了。”赤弇恭聲稟道。

  劉淵聞言眼神一凝,手指輕敲桌案,許久,出聲問道:“憑藉沙南的五千勇士,你與荷蘭當阜能拿下現在的雲中嗎?”

  須卜赤弇疑惑問道:“大單于的意思是,對鮮卑動手?雲中境內,亦不過五六千鮮卑人,戰力一般,且分散各處,以沙南如今的實力可輕易拿下。只是,此時便對其動手,是不是早了些。”

  “唔,先看情況吧!”劉淵輕敲桌案的手指突然停了,轉頭對旁邊插不上話的須卜骨都侯道:“骨都侯,你為左部大人,左部匈奴可乃我匈奴最重要的力量,他朝我北上攻略鮮卑,你們可要盡力支持呀!”

  須卜骨都侯一聽,臉差點就黑下來,誰都知道如今的匈奴,最核心的力量都集中於大單于直轄的中部鮮卑中。劉淵這麼一說,明顯是又把注意打到左部諸貴族的勇士兵源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