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心中下定決心,稽婁淵也不脫離帶水,領軍與東北邊的漢軍交戰幾場,互有損傷,打斷其上升的氣勢後,果斷率軍北撤而去。藺縣比鄰大河,稽婁淵早已命人打造好舟楫船隻,護送著物資與傷員,沿河北去。

  匈奴撤軍,漢軍第一時間便知曉了,但臧旻與董卓都沒有追擊的欲望,之前的幾次交鋒已經讓他們對匈奴騎軍的戰鬥力有了直觀的感受。匈奴若是全力出擊,兩萬多漢軍絕對不是其對手。匈奴主動退去,臧旻與董卓也不禁鬆了口氣,至少能收復離石等城池,對朝廷也有個交代了。

  領軍進駐離石城,看著破敗的城池,空蕩蕩的城中無一人,臧旻面露苦笑。百姓全被匈奴擄掠而去,收復這空城,又有何用。還要遷移軍民前來填充,供匈奴再行劫掠?臧旻眼中滿是憂慮。

  ------------

  第66章 出使雒陽

  帶著大軍北歸,南征的將士也離開部落兩個多月了,一個個思家心切,遠離了殘酷的戰場廝殺,面上的緊張之色都消散不少。不似之前奔襲追求速度,稽婁淵一路縱覽大河兩岸的肥沃土地,水草豐美,物產繁多,只是人煙稀少。

  經過稽婁淵這次的摧殘,西河郡的漢軍勢力消散一空,將陷入一片空白。這廣袤的西河草原,將納入他的勢力範圍,供匈奴部民畜牧生存發展。

  至於漢庭的反應,稽婁淵倒是未多憂慮,自己能撤軍,漢天子與朝堂諸公只怕大鬆一口氣。而西河南部,縱使漢庭移民徙軍,充實郡縣,也增強不了多少力量,反而得不償失,稽婁淵預料,漢庭放棄西河的可能性很大。

  自己這次作亂并州,不管怎樣,終是惡了大漢。如今戰略目標轉向鮮卑,那便是同時與南北兩個龐然大物為敵了。得想法修繕與漢關係,方可放心北上攻略鮮卑,稽婁淵暗下決定。

  至於自己還處在攻打大漢回軍途中的事實,則被他華麗地無視了。稽婁淵相信,自己釋放善意,漢庭該會接受,能得一夕安寢,總比時時作亂來得好。

  行軍一日,過大河支流圜水,於圜水兩岸休息。西河南部幾縣的漢民除掉逃亡與被殺得,都被稽婁淵強制遷徙至此暫置,如一隻只羔羊等待著稽婁淵決定他們的命運。

  五萬多漢人,稽婁淵此次南下最大的收穫了,這其中不知能有多少士子、百工之人,若能將其消化,納為己用,對匈奴實力又將有巨大提升。

  雖然被董卓偷襲將士損傷不小,但有這些漢人的補充,提升的卻是匈奴的潛力,夯實底蘊。之前小敗一場的鬱悶終是散去不少。

  同時稽婁淵對大漢的世家又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離石府衙中搜集的郡志中得,整個西河郡登記在冊有戶六千,口三萬餘。而匈奴人強擄可不分世家與黔首,所有漢民盡皆擄走,終得口五萬餘人。

  僅西河,這些邊郡小族豪強便能隱匿如此多的人口,那中原河北的那些豪門世族呢,可以想像,大漢的實力遠不止表面上的力量。以匈奴此時實力,貿然繼續南侵,惹得朝廷世家一齊發力,只怕會被吞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下。

  帶人在漢民中轉了一圈,享受了一番他們畏懼與彷徨的目光的注視,接見了幾家離石的“世家”。

  “烏華黎,我給你三千人,給我經略西河郡中部,本單于授予你靈機決斷之權。南部匈奴的部民將南徙,你給我好好鞏固大匈奴在這片土地的統治。”臨行前,稽婁淵當著所有貴族的面對烏華黎下令。

  烏華黎一向沉穩,受此重任也不由有些激動,這可是獨當一面的機會啊。不少匈奴將領都對烏華黎抱以嫉妒的目光,尤其是万俟槿,很是不服。留下烏華黎,稽婁淵率軍北歸美稷。

  光和三年七月,南匈奴單于稽婁淵,作亂并州西河郡,縱橫肆掠兩月。并州刺史張懿、太原太守臧旻、河東太守董卓,領軍拒之,以匈奴掠漢民五萬而歸告終。

  帝都雒陽,秋末,天氣漸涼,朝廷諸公都自覺地加厚了襟袍。南宮之中,一片喜慶,匈奴退軍之事早已傳來,靈帝龍顏大悅,厚賞。

  當然,敗軍之將張懿的下場,不怎麼妙,三萬大軍一戰而沒,得數十騎而還。沒有人敢有求情之舉,張懿狼狽囚回,下獄,待罪。

  自西河之亂後,大漢難得平靜了這兩月,靈帝有逍遙了兩月。十月,以何氏為皇后。正巧,匈奴遣使來朝進貢,意圖修復漢匈剛剛破裂的關係,靈帝喜,於崇德殿接見。

  何皇后一身宮廷貴婦裝扮,衣衽緊裹著誘人的嬌軀,也難掩胸前的高聳。二十二、三歲的年輕,該是青春正茂,或是生過孩子的緣故,渾身上下散發著熟透了的氣息。

  面上艷麗無比,帶著醉人的笑容,朝堂之上的眾臣沒有一個敢抬頭正視其面。靈帝廢后宋氏已經兩年了,熬了這麼久,終於榮登後位,母儀天下。一朝得償所願,自是開懷不已。

  “宣匈奴使者上殿覲見!”隨著宦官的傳喚,稽婁淵微屈著腰,埋著頭“恭敬”地上殿而來。也不做什麼幼稚的傲慢無禮之舉,給足靈帝與漢官面子,單膝下跪稟道:“臣,匈奴使節,左大都尉,攣鞮柘宇,拜見陛下!”

  稽婁淵此次是借柘宇之名,親自來探探帝都雒陽。靈帝對殿中識相的匈奴人很是滿意,面上強行板著臉:“此次你匈奴無故侵我西河,掠我百姓,該當何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