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說都沒用,袁大將軍還是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關心革命接班人上面,堅決不許妄動刀兵。氣得田豐出門便頓著拐棍說:“千年難遇的機會呀,而以一個小兒之病的理由錯過了,實在可惜啊!”

  其實曹操這次出兵打擊劉備確實有點賭氣:把後方不出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袁紹給予配合默契上,那袁少爺得病也不是曹操能預先知道的,實際上是運氣在幫曹操的忙,當然也有袁紹的人力配合因素,萬一袁紹一狠心呢?

  這麼不顧一切,桌面上的理由是消除將來的隱患,真正的原因是讓劉備捎過來的一句話給激的。劉岱、王忠二人在徐州打了敗仗,回來向曹操轉告過劉備向他們說的一句話:

  “像你們倆這樣的貨色,就是來上一百個,能把我怎麼樣?倘若那曹賊自己來了麼,還可以另有個說法。”

  劉備也不是刻意看不起這兩個人,是在戰場上故意這麼損的,是戰術的需要,目的就是威服劉岱、王忠,不曾想把曹操給激怒了,這下惹來了大麻煩!

  可見,任何時候對任何人說過頭話都不是什麼好事。

  需要說明一下:曹操派去打仗的將軍劉岱與原來的兗州刺史劉岱,不是像《三國演義》所說是同一個人,只是巧合同名,更巧的是兩人均字“公山”;而且是同學。所不同的是:兗州刺史劉岱,是青州東萊郡牟平縣(在山東蓬萊東南)人;曹操的部下劉岱,是豫州沛國(在安徽宿縣西北)人。

  那王忠卻是有點來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只不過出名的原因不大光彩:愛吃人肉!

  王忠是“右扶風”(陝西武功一帶)人氏,在李傕、郭氾鬧長安的年代,因遍地饑荒,老百姓餓的交換兒女吃,這王忠也好上了這一美味,自歸順曹操後,當然要講究點精神文明建設了,也就不能拿人肉乾當點心了。(後來,曹丕曾開他的玩笑,將從墳地里找到的骷髏,掛在王忠的馬脖子上,引得眾人大樂)。

  五十六 打工的啥時候也不如老闆(2)

  就這麼兩個人,一開始進兵徐州時也十分輕敵,也就是因為心裡看不起劉備這個人,才招致小沛之戰的慘敗,還有那令人不得不忍受的戰場羞辱。

  五十七 劉備出馬,一個頂倆

  奪得徐州的劉備對付劉岱、王忠沒用費多少力氣,實際上劉岱、王忠的大軍還沒有見到小沛城就被打得沒有了抵抗力。

  那劉岱、王忠提大軍來剿滅叛賊劉備,初次為將獨當一面,當然興奮異常,決心打出個樣來讓主公瞧瞧。再說,劉備算什麼?一個販席的,不就是憑運氣代理了幾天州牧嗎?後來又憑藉八竿子打不著的皇帝本家,混上了左將軍的高位。就這還不滿足,還要扯旗造反?主公這次真是看錯人了,養了這麼條白眼狼,咱們要替主公出這口惡氣!

  先定進兵方略,兩位將軍,總得有一人打前鋒,一人做後衛吧?保證糧草供應路線通暢更加重要。可是兩人都想直接參與對劉備的打擊,沒人願意縮在後方,那怎麼辦?這時候無法相較品級的高低,副將積極求戰也是應該鼓勵的。怎麼解決呢?抓鬮吧,那時候還沒造出紙來,一般是用銅錢拋反正面來定運氣的。

  說起抓鬮來,這可是國人的老傳統,就是現在足球場上的主裁判也是用拋硬幣來決定誰先開球的。

  劉岱、王忠的拋銅錢卻沒成功,巧了,在平地上拋的,銅錢下落的時候恰巧靠在了一根干棒上,王忠要重來,劉岱忽然醒悟:這是上天在讓我們同時進兵呀!於是二人兵分兩路,相隔三十里,同時包抄向小沛。

  沒看到一個老百姓,好不容易抓了個失明人問問吧,一句話說得王忠差點揮刀砍了那個瞎子,哪有這樣說話的?

  “劉州牧早就派人通知了,這次帶兵的王忠,是個專愛吃小孩的畜類,大家要趕快跑啊!”

  尤其是連吃水井都給填死了,只得讓士兵們現掘井造飯,這下,本來該傍晚聚會與小沛城下的作戰方案就不能實現了,只好半道紮寨宿營,二人倒是有飛騎隨時相互通報信息,也沒當多大事,不就是讓劉備再多活一天嗎?

  大軍宿營,謹防劫寨,一夜卻是平安無事。

  黎明時分,劉岱忽然接到王忠的飛騎求援箭書:營寨被圍,正在激戰,請劉將軍速率大軍來援,從外面包圍敵軍,大破劉備,就在今日也!

  那還能猶豫?留步兵守衛營寨輜重,所有騎兵立即出動,殺向王忠軍的駐地。

  軍行半道,迎面撞來一支鐵騎,才要準備廝殺,突然發現領軍的正是王忠將軍,這是怎麼回事?二人見面,都拿出了同樣的告急信件,只是台頭與署名換了換,兩個人都是聰明人,同時明白髮生了什麼了。

  別再分兵了,一起馳援一處營寨吧。到了劉岱的大營,哪裡還有什麼大營?只有幾具自己士兵的屍體,還有餘煙裊裊的殘熾,連輜重帶士兵都被打劫了。不多時,有王忠大營的幾個殘兵趕了過來,王忠的營寨也是同樣的命運,據說是打著劉岱將軍旗號騙開的寨門。

  二位將軍面面相覷,做聲不得,別說繼續作戰了,今天中午吃什麼?往回趕也不成啊,難道讓全體士兵餓上三天?回去主公也得砍腦袋呀,王忠竟然立時覺得餓了,恨不得馬上拉過個人來啃上幾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