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建成一愣,其他將領也是皺著眉頭盯著徐清。徐清心裡搖著頭,這李建成沒理解自己的意思啊,於是繼續道:“天策軍乃是朝廷的臂膀之一,秦王帶領天策軍多年,也是天策軍不可缺少的一個中心核,若是秦王離開,恐怕天策軍會生亂啊。”

  如果這話李建成還不懂的話,那這個太子還是讓給秦王算了。李建成聽了,低頭深思起來,忽然間,他站了起來道:“唉,孤與二弟同母而生,應當是一體的。二弟受罰,孤於心何忍,來人,擺駕,孤要去替二弟求情!”

  “太子殿下,這秦王的事情,乃是陛下下旨,殿下去求情,豈不是違背聖命嗎?”

  在場的很多將領不理解,這爭皇位的時候,你還顧及什麼兄弟之情。秦王被撤了大將軍,不是更好嗎?

  李建成擺擺手道:“如徐清所言,天策軍離不開二弟,朝廷離不開天策軍。孤並非單單為親弟弟求情,還是為朝廷留下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啊。”

  “太子殿下,秦王……”

  “爾等不用說了,孤意已決。”

  其實,除了徐清所說的之外,李建成還領悟到了別的東西。李淵下這個令聖旨,似乎就是等著李建成去違抗的,因為李建成一求情,李淵就可以對秦王“寬大處理”。寬大處理的結果是什麼?那極有可能是保留天策大將軍一職,但是卻要拆分天策府,從兵力上削減天策軍的實力。這還是個一箭雙鵰的計策,既讓不明真相的群眾知道了太子的孝悌,又解決了心腹大患。

  太子要去求情了,這場宴會自然也就罷了,宴會上說過的話,大家也都爛在了肚子裡。既然到了宮中,徐清也還去玄武門看了一眼,囑咐諸葛燕和魏冼要留心軍中的動態。秦王回來了,太子回來了,一些不安分因素,既有可能在這時候爆發。

  另外,徐清也囑咐暗河的人,最好要在這個時間段,找出五十個和秦王有勾搭的人,然後暗報上來,除之。

  ————咪咕上居然有121次打賞了,我的天啊,花那個錢,你怎麼不包養我啊?我我我我我我基本上拿不到那個錢……

  感謝大家這麼支持,加入讀者群,免費獲取後面所有章節!是所有地方的讀者,盜版也罷!

  第六章 先賢有言

  第六章 先賢有言

  囑咐好這些事情,徐清便找到詹增,帶他去吏部衙門述職。禮部尚書,侍郎都去上朝了,一個小小的員外郎,徐清自然是一隻手擺平。詹增的政績,被不高不低平了個中上。中上一等,或者留任一次,或者遷徙到周圍州縣任刺史。總不會放到薛延陀那種老大難的地方,那可是要優秀的人或者極差的人才能去。徐清也和吏部的人說了,讓詹增留在冀南或者河北,原因是家中有老母尚在,不能遠走他鄉。

  徐清的話,含金量自然很高了,吏部的人發誓盡力。其實,徐清現在是太子和秦王兩邊都要拉攏的角色,他的請求,誰還能拒絕呢?何況,詹增確實有當官的本事擺在那裡……隨後,徐清帶著荀雪兒浩浩蕩蕩回了善田莊。

  朝堂之上,太子駕到,李淵問他何事,太子請求父皇原諒秦王這一次。本來,朝堂上為李淵的這個懲罰是有很大意見的,太子一出口,秦王那邊的人紛紛站出來附議太子。但他們不知自己給秦王拍的馬屁,拍在了馬腿上,他們也不知,長孫無忌和秦王站在前面,臉都已經被他們氣黑了。可奈何,心裡有苦說不得,還要裝作感恩戴德的樣子。

  最後,李淵被太子的至仁感動了,答應減輕對秦王的懲罰。又說起現在的北方,突厥人有異動,需要派兵北上。太子不是說了朝廷不能沒有天策軍嗎,好啊,現在就給你們一個機會證明自己,天策軍抽調兩萬,其餘各軍象徵性抽調一些,發兵北上,加強關隘的防守。

  秦王吞了打碎的牙,謝皇上隆恩,謝太子隆恩。

  天策軍十萬人,去了二萬,還有八萬,秦王可以將老弱和不服自己管教的人剔除出去,倒也傷不到天策軍的筋骨。

  但此番事情過後,朝野有識之士,便能看清楚了,當今的大唐皇帝,是鐵了心要對付秦王,扶持太子了。有了皇帝這麼一個風向標的明確指示,今後秦王想要招攬別人就難多了。

  待到傍晚十分,晴了半天的天氣,又開淅淅瀝瀝起來。徐清在書房裡扎著馬步練字,這時下人來報:“啟稟老爺,秦王殿下又來了……”

  “什麼?秦王又來了?”徐清差點嚇得筆都掉了,秦王剛剛差點被撤了兵權,轉眼間,便到了徐清家裡,這讓時刻盯著秦王的納西爾怎麼看徐清?徐清悄悄問道:“秦王來了幾個人?”

  “就秦王一個人騎著馬來的……”

  “罷了,就讓秦王進來吧,你讓他們去把家裡的好酒拿來……”

  果然,秦王一進徐清的門,便大聲喊道:“徐清,你給本王出來,把你們家最好的酒,拿出來!”

  外面的雨下的越來越大,雷鳴電閃,加上風颳得很大。徐清和秦王坐在大堂中,便和外界隔絕了一般。屋內只點了兩簇燭台,顯得有些陰沉。接著昏黃得燭光,徐清看見李世民眼神迷茫,臉色有著不正常得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