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了,徐清此番話,其實是想告訴李世民,你小子想要動手,還要掂量掂量北方的突厥人,別到時候親者恨仇者快。

  李世民深有意味地看著徐清,笑著道:“徐清你話裡有話啊……罷了,罷了,本王就不問你了。”

  李世民又抬頭看了一下天色,發現天已經完全黑了,便拱手對徐清道:“本王行軍多日,甚是乏了,多謝徐大人的款待,本王這去歇息一下,明日離開。”

  “殿下慢走……”

  可在秦王還沒走出大門的時候,一個小廝急匆匆跑到了徐清面前道:“老爺,這裡有兩個帖子,一起送來的,一個送完就走了,還有一個人在門外站著等老爺回話。”

  徐清眉頭一皺,接過來一看,第一張是請帖,看下屬名,竟然是太子李建成的請帖。李建成請徐清到東宮參加宴會,旁邊還附著著另外一個小請帖,是太子妃請荀雪兒去喝茶的帖子。

  太子什麼時候回來了?!

  徐清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發現他並沒有注意自己這裡,而是徑直去了宅院裡。剛才徐清還跟李世民說什麼太子沒回來,這不是打臉嗎?不過這幾天徐清都在自己家裡待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外面的消息不知道也的確可以諒解。徐清想,太子應該也是前腳回來,後腳便派人給徐清下請帖了,不然徐清也不會一點風吹草動都不知道。既然是去東宮,那就去吧,反正李淵就在旁邊,也不怕他說什麼,想什麼。

  不過,還有一張帖子,是誰來的?

  徐清一看,這帖子是拜門帖,用作自我介紹的,主人看了介紹,便可以決定接不接見,派誰去接見。但見質樸的拜門帖上,寫著晚侍生三字,接著便是“滄州長史詹增”。

  哦,是詹增啊,他怎麼到長安來了。欸,對了,他比我那幾個學生當官當得久了,應該是到吏部述職來著。他沒有任過京官,在長安沒有宅子,應該是來投宿得。徐清讓下人把著正堂收拾了一下,自己則到了後院去準備了雅間,也擺下果蔬肉脯,只是沒有酒。

  這個季節,外面蚊子多,徐清又令人點著驅蚊香,周圍罩了紗帳。這樣,既能享受門外的清涼,也不會煩惱蚊蟲的叮咬了。

  不一會兒,款款走來一人,還穿著常服,見到了徐清,趕緊下跪拜道:“下官詹增,拜見宣平侯爺。”

  “快快請起,我們兩個還需要那些俗套作甚?”徐清趕緊去扶起他,這些日子來,他也十分想念滄州的那些老夥伴啊,兩個人對視著打量了一下,徐清又道:“你這次來長安,是來向吏部述職的吧?”

  詹增嘆了一口氣道:“嗯嗯,只可惜,述職之後,還不知道把我安排在哪裡呢……”

  徐清想了想道:“前不久朝廷打下了薛延陀,恐怕那裡還缺著刺史,你這長史,可千萬不要升職到那裡去了。”

  詹增點點頭道:“下官還是想在河北或者冀南任刺史的,還請徐大人助在下一臂之力。”

  河北世家大族多,徐清的棋局在那裡下得很深,自然是想要自己得人在那裡任職的,故而他滿口答應,明天和他一起去吏部。

  “不知滄州有沒有收到蝗災的影響?”

  “托徐大人的福,也多虧徐大人支招,滄州絲毫沒有收到蝗災的影響。倒是因為徐大人的計策,糧價還提前下跌了。”

  “其他州縣呢?沒人作孽吧?”

  “唔,一開始百姓是吃了虧的,但後來糧價暴跌,百姓已經無虞。打零工,或者靠種瓜菜,也是可以撐到秋收之後。不過,這次蝗災,有不少百姓攜家帶口躲到了滄州的。滄州的人口,一時暴增。”“呵呵呵,人多就好,人多力量大。”

  “徐大人,還有一事,滄州商會發達之後,又禁止世族參與,他們便自己組織了一個商會。清河崔氏牽頭,其他世族出股,似乎要和我們滄州商會對立。”

  “不用擔心,滄州的地理位置,制度優勢,不是他們學點皮毛就能反轉的。”徐清笑著道:“那些世族啊,瞎折騰,見不得別人好,又不肯變自己的思想,成不了大氣。特別是那個崔氏,你回去之後,得替我好好治治他們。”

  詹增本是飢腸轆轆,徐清讓他吃完了飯,準備安排他歇息。可詹增卻道:“徐大人,其實我提前到吏部述職,其實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與徐大人說。”

  “哦?”徐清恍然,吏部述職,一般是秋季,滄州路遠,提前一些也不需要在這夏天就來了,這麼早來,一定是又重大且機密的事情相告。徐清問道:“莫非是滄州商會,呃,或者是遼東渤海國出了問題不成?”

  “徐大人神人也!我的確是帶著他們的消息來的。”詹增壓低了聲音道:“不過不是有什麼問題,而是他們發現了一個賺大錢的機會……”

  第四章 二龍(4)

  第四章 二龍(4)

  “東瀛?”徐清激動得站了起來,對於那幾個小島,徐清是一直想去拜會一下的,只可惜現在的自己俗事比較多。當初在滄州的是時候,徐清酒想過要乘船去島上玩一玩。不過,聽了詹增的說法之後,徐清知道了東瀛現在還是幾個部落國家,根本沒有什麼自己的文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