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是這樣,將軍,他們的罪行不可饒恕,請將軍嚴懲!”投敵叛國,臨陣脫逃,出賣軍情,造謠生事,這是軍中絕不可原諒的四件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讓一場戰爭失敗。那些伙長一聽,這還了得,他們後悔幫那些兔崽子們來求情了,對徐清道:“將軍,末將等御下不嚴,死罪!”

  徐清卻無所謂的擺擺手道:“軍中確有一些不法分子,諸位不要害怕,今後,這種清查還會繼續。諸位在軍中,當居安思危,時刻不忘,真正的敵人,就在自己身邊。今日所抓獲的這些蛀蟲,暫時關在軍中,派人看守。”

  伙長們一併拱手道:“喏!”

  那些被抓的人之中,還有徐清自己的人,徐清在想,秦王的暗手頗多,但暗手之間,似乎是不可能相互認識的,也可能有口號用來相互識別,但為了別人竊取著口號,他們必是經常更換的。把那些人看住了,不讓他們和外界交流,暗河的人,就能夠在裡面順藤摸瓜,抽絲剝繭,找出與其相關的另外一些人了。

  還有一招,乃是圍點打援之計也。

  徐清懷裡還有一份名單未交出去,這份名單里的名字不多,但每一個名字,都已經是百分之百確認了是秦王的人,徐清就等著他們自己跳出來。

  李世民的反擊計劃已經開始了,這次的中毒事件只是開始,或者是根本就是一個掩飾,誰也不知道,李世民的心裡埋藏著什麼壞心思。徐清作為後世的人,也只能總史書中得知一些李世民捉筆過的故事中猜測一二。但風雨欲來,已成必然之勢。

  秦王的中毒事件,已經從宮中傳到了宮外。出奇的是,本應該掀起軒然大波的事件,徐清卻沒有感受到半點。除了長孫無忌等人到宮中探詢之外,再無其他人進宮的消息,也沒有御史參誰的消息。

  更意外的是,第二天就是朝會,依舊平靜如常。徐清覺得不對,長安城裡官多,但都是久經官場的老狐狸,平時在徐清面前吃點虧,但在大事來臨之前,都會有老油條的直覺。於是,徐清又下一道家令,所有的徐家產業,工廠也好還是什麼其他的,全部停止生產,所有人趕緊出城,找一處山裡的大宅子,多少錢不管先寫下來,無論男女,都要拿著兵器自保。

  18 8:20:55|52404517

  第六章 先賢有言(補充咪咕)

  第六章 先賢有言

  囑咐好這些事情,徐清便找到詹增,帶他去吏部衙門述職。禮部尚書,侍郎都去上朝了,一個小小的員外郎,徐清自然是一隻手擺平。詹增的政績,被不高不低平了個中上。中上一等,或者留任一次,或者遷徙到周圍州縣任刺史。總不會放到薛延陀那種老大難的地方,那可是要優秀的人或者極差的人才能去。徐清也和吏部的人說了,讓詹增留在冀南或者河北,原因是家中有老母尚在,不能遠走他鄉。

  徐清的話,含金量自然很高了,吏部的人發誓盡力。其實,徐清現在是太子和秦王兩邊都要拉攏的角色,他的請求,誰還能拒絕呢?何況,詹增確實有當官的本事擺在那裡……隨後,徐清帶著荀雪兒浩浩蕩蕩回了善田莊。

  朝堂之上,太子駕到,李淵問他何事,太子請求父皇原諒秦王這一次。本來,朝堂上為李淵的這個懲罰是有很大意見的,太子一出口,秦王那邊的人紛紛站出來附議太子。但他們不知自己給秦王拍的馬屁,拍在了馬腿上,他們也不知,長孫無忌和秦王站在前面,臉都已經被他們氣黑了。可奈何,心裡有苦說不得,還要裝作感恩戴德的樣子。

  最後,李淵被太子的至仁感動了,答應減輕對秦王的懲罰。又說起現在的北方,突厥人有異動,需要派兵北上。太子不是說了朝廷不能沒有天策軍嗎,好啊,現在就給你們一個機會證明自己,天策軍抽調兩萬,其餘各軍象徵性抽調一些,發兵北上,加強關隘的防守。

  秦王吞了打碎的牙,謝皇上隆恩,謝太子隆恩。

  天策軍十萬人,去了二萬,還有八萬,秦王可以將老弱和不服自己管教的人剔除出去,倒也傷不到天策軍的筋骨。

  但此番事情過後,朝野有識之士,便能看清楚了,當今的大唐皇帝,是鐵了心要對付秦王,扶持太子了。有了皇帝這麼一個風向標的明確指示,今後秦王想要招攬別人就難多了。

  待到傍晚十分,晴了半天的天氣,又開淅淅瀝瀝起來。徐清在書房裡扎著馬步練字,這時下人來報:“啟稟老爺,秦王殿下又來了……”

  “什麼?秦王又來了?”徐清差點嚇得筆都掉了,秦王剛剛差點被撤了兵權,轉眼間,便到了徐清家裡,這讓時刻盯著秦王的納西爾怎麼看徐清?徐清悄悄問道:“秦王來了幾個人?”

  “就秦王一個人騎著馬來的……”

  “罷了,就讓秦王進來吧,你讓他們去把家裡的好酒拿來……”

  果然,秦王一進徐清的門,便大聲喊道:“徐清,你給本王出來,把你們家最好的酒,拿出來!”

  外面的雨下的越來越大,雷鳴電閃,加上風颳得很大。徐清和秦王坐在大堂中,便和外界隔絕了一般。屋內只點了兩簇燭台,顯得有些陰沉。接著昏黃得燭光,徐清看見李世民眼神迷茫,臉色有著不正常得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