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不久,來自遼東的一艘商船傳來一個消息,在新羅百濟東南順風航信七八天,其海上有許多島嶼。上面的民眾,尚沒有統一的國家,相傳乃是當年徐福東渡之時留下來的野種。本來,一個蠻夷之地,王化不開之地,秦時和趙璐看不上的。但是聽說那些個島上別的物產沒有,但是金銀卻很多,以前有人上去過,一斤開元通寶,竟然可以換取同等重量的銀子。當地人並非對銅的追求,但是對開元通寶造型精緻,十分感興趣。

  銅換金銀,這可是大生意啊!這個王化不開之地,還真是……秦時和趙璐並不是迂腐之人,這麼大的利潤,讓他們心動不止。連忙查遍典籍,才發現那個地方,居然叫做倭,三國志上都有記載,當時三國志記載的還是記錄的一群野人。但據遼東商人的描述,那個地方現在已經有了國家,但是各個國家都很小,不統一罷了。

  趙璐和秦時何等聰敏,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璐和秦時在想,何不挑起倭地兩國相鬥,然後援助其人,換取金銀?

  不對,既然他們的國家都很小,為何不派人去直接占領。不先全部占領,先打下一個橋頭堡,然後派兵進去,進而圖其全境。接著,便可以讓其人民為我挖掘金銀,為我種植糧食,為我紡織布匹。反正在海外,在那個大海相隔的小島上,只要做的嚴格,幾百年也傳不到中原來。等到哪裡的金銀挖沒了,再讓中原的人進去,建立一個海外之國,豈不美哉?

  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告訴朝廷,朝廷一旦得知,這本來是大董事的,就會變成小職員。秦時盯著那個遼東商人道:“你是何人,為何得知此事,又為何將此事告訴我們?”

  那遼東商人笑著道:“二位方伯問這句話,小人猜想,二位必是知道了此中巨大的利潤了?”

  趙璐秦時相視一眼,板起臉道:“大膽,快說你到底是什麼人,還敢猜度本官!”

  遼東商人大笑一聲,從懷中拿出一個密信道:“二位方伯,請看……”

  二人看罷驚呼道:“你是渤海王的特使!”

  遼東商人點點頭道:“不錯,本人的確是特使。不瞞二位大人,這倭地金銀多之事,只有我王和我知道。我王知道,滄州商會正是處處用錢的時候,何不趁此大賺一筆?”

  趙璐警惕地道:“額,我們二位可和滄州商會無關……”放任商會發展是一回事,可官商勾結又可以做成另外一些事情了。

  遼東商人壓低聲音道:“唉,二位大人何苦瞞我,此乃徐清徐大人留下的信物,二位可以驗看。”

  竟然有徐清的信物,好了,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分成的比例吧,我八你二可否?

  大人說笑了……

  這幾天,秦時和趙璐心中都有一萬件事一樣,最後和特使商量完畢。渤海國以王室的名義出資,這邊就以滄州商會的名義出資,先製備一些大型戰船,以後得到的利潤,兩方平分。初步的計劃,先利用手中的中原產品,先再倭地撈一筆銀子,先“獲取”他們的信任。其後,摸清楚他們的勢力分布,找個沿海的,最討人嫌的,找個過得去的理由滅了。然後再從遼東運兵過去,建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進而挑撥其戰亂,再次大發一筆。最後,占領其國家,奴役其民眾,享用不盡的利潤。

  一本萬利!

  另外,這個倭地妙就妙在大海相隔,出了一些遠航的漁民能去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沒這個機會知道。去那個地方,可以盡情的掠奪,當然,秦時和趙璐還是受孔子的王化思想比較大,他們想的,只是去那個地方封土建國,一邊教化當地百姓,為其造福,一邊把他們那些不值錢的銀子拿走。

  這件事情牽涉甚廣,當然了,這件事情遼東那邊只有不到五個人知道,滄州商會也只有最為核心的幾個人知道,但是他們誰也做不了這個決定,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他們無論在商會裡面有多大的權力和聲望,但這商會終究是另外一個人的,那個人是徐清。只要徐清一句話,他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會變為過眼雲煙。

  故而,這件事情還要請徐大本事指導。

  可怎麼聯繫徐清呢?以前商量蝗災和其他事情,徐清都用的是密信,但這個事情太過重大了,密信也不顯得安全。

  二人一合計,把詹增拉入了伙。

  詹增啊,你當官似乎也滿了年份啊,我們幾個小弟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你回京述職的時候,能不能和徐大本事說個事兒?

  什麼事兒?

  買賣嘛……

  於是,詹增入了伙。二人知道徐清多半會答應,於是開始籌划起了組織船隊。夏季海水波浪大,秋季也也有不少大風,只有在冬季出船,才能安全的抵達倭地。計劃如此,一切皆隨著詹增回京述職的車隊,帶到了徐清身邊。

  而長安,武舉皇榜大開:“武德九年,武舉進士,第一甲第一名,馬兆瑞!”

  我的四級過了

  第一章 二龍(1)

  第一章 二龍(1)

  玄武門

  “徐大人,新科狀元攜進士,前來謝恩。”趙拱笑著對徐清說著,徐清也是面帶喜色的站了起來道:“好啊,那本官便去接見一下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