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頭項拉硬弓,場上有八力、十力、十二力的功,拉動這三個分別要拉二十次、十五次、八次。但也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弓,由武舉的人自己選,要拉滿至少三次,便是合格。當然了,拉得越多的,考官會評優秀和卓異。

  第二項舞大刀,大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種,做的動作應有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刀號自選,一次完成就是過了,八十斤的合格,一百斤和一百二十斤的便分別是優秀和卓異。

  第三項,乃是搬石頭。一個專為考試準備的石塊,長方形,兩邊各有一個凹槽,但並不深,可以供人抓住。也分三百斤、二百五十斤、二百斤三種,徐清在第一道關里測試的,只有一百斤。搬石頭並非拿起來就完了,要拿在手上停三息時間,然後再向前翻轉,把石頭底部給考官看了,然後左右翻轉,也給考官看了石塊的底,這動作叫做“獻印”。

  凡應試者,硬弓,大刀,石塊三個項目,必須要有一個卓異才能過關,或者三個都是優秀也可。三個都滿足合格的,直接編入徐清的部隊,剩下的,再由徐清撿垃圾。這次武舉,合格的線,都是按照軍中普通士兵的水平制定的。既然是選將領嘛,普通士卒都能做到的,將領至少要優秀才可以啊。

  到了這一步完成,徐世績估計,就只剩下千把人或者幾百人了。然後再進行擂台比賽吧,可以用馬槍,摔跤等方式比,削減道三百人,大家再把皇上請來,排排坐分果果,關鍵是選出這狀元來。

  龍門敲鼓,眾將在列,宣讀聖旨,考生入門。帶著報效國家的心情,也帶著升官發財的想念,四面八方的人便來了。

  一陣禮儀禮節過後,徐清端坐演舞台上,十個小將站在徐清面前,分別審看這些人的戶籍,還看看這些人是不是本人,有沒有冒名頂替。徐清在這裡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也沒什麼真長得不能見人的。

  徐清左邊,乃是一個校場,擺著十塊石頭,也有十人在那裡看著。每塊石頭重一百斤,能拿起來便是合格。右邊築造了十面高牆,有樓梯,需要讓人拿著槍,持著盾,背著三十斤東西。在規定時間內爬上去,沒爬上去的,便是淘汰。徐清身後,又有十人,還有一個用柵欄圍住的跑道,每次能跑十人。滴水記時,背著五十斤東西,按時未到的便算是淘汰了。

  三個項目,都有一次補考的機會,但是得到外面去,再輪一次。

  演武台上,徐清可以一眼看到所有比賽的場景,沒人可以舞弊。另外,還有徐震在下面巡視,或者帶著兵丁震懾在外面等候的人。

  三個項目通過了的,便由魏冼帶著,十人一組,到徐清面前謝恩。徐清也要點點頭,說幾句好話。一開始徐清還樂意,畢竟是吹牛裝圈嗎,但這整整八千人啊,徐清這三個項目的通過率又高,要說七八百重複的好話。徐清便覺得索然無味了,到了後面想,去囑咐魏冼多攢幾個人,二十個一組過來謝恩。

  “怎麼這麼快又來人了?咳咳……”徐清放下自己手中的冰塊糖水,掃了一眼下面的人,心道一聲巧了,這不是熟人嘛!那三個吃餅卷肉的,還有那個錦衣公子,徐清笑了道:“哈哈,你們抬起頭來,讓本官看看這青年俊傑!”

  “你!”

  “什麼?”

  “你怎麼?”

  這人群中抬起三個驚喜的臉色,還有一個驚慌的臉色。但見那三個吃餅卷肉的當即先前一步道:“生不知將軍真容,那日無禮之至,還請將軍降罪!”

  徐清擺擺手道:“無妨,相見一面便是緣分了。你們二人當勤快練武技,若是得了高中,便可富貴榮升,與本將同朝為官啊。”

  那三人喜不自禁,有了徐清這句話,不說自己能加分,但是往後的考官,也不會低看他們幾個的寒門身份了。當下拜了三拜,謝徐清“教誨之恩”。那個錦衣公子此時已經是汗如雨下了,他只想著徐清貴人多健忘,已經把他給忘了。徐清不是小肚子雞腸的人,也不是那種大肚子豬腸的人,那天的事情,徐清還不能這麼快忘記呢。

  錦衣公子正嘀咕著呢,徐清不知不覺走到了他面前道:“這個公子,我們面熟得很啊?”

  錦衣公子趕緊拜下道:“晚生,晚生……”

  “哎,不要怕,那天的事情,本將不在意。”徐清笑著道:“你該考的安心考,考過了照樣榮升。不過,要是考不過嘛,本將便要好好奚落你一番。”

  徐清這話,有敲打之意,意思是讓他提點心,但並無惡意,反而是勉勵他繼續進步罷了。那錦衣公子心中也是放下了一半的心,另一半的心,在嘀咕徐清會不會說一套做一套。

  徐清揮揮手,這一撥人過去了。魏冼又立馬帶了一撥人上來,按例,每一撥人上來,魏冼都會遞上花名冊,上面寫著戶籍出身等信息,徐清若是有了興趣,可以隨便詢問。

  而這一撥人的花名冊送到徐清手上時,卻在上面看見了一個紅圈。那天太監送了奏摺到徐清手上,徐清囑咐魏冼整理出一些有問題的。徐清手上這一份畫紅圈的,便是離得長安很近,但是又偏偏報導的時間很晚。這些人不是不能早來,而是來了,卻在外面風流。

  徐清笑了一聲坐下,本官為了這武舉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頭髮都開叉了,你們倒好,居然還敢拖拖拉拉享福。等那一撥人上來了,徐清叫了一個名字,便出來一人拱手拜在徐清面前:“晚生拜見宣平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