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得了,徐清覺得這件事情必須稟報李淵。

  “徐大人?誒,徐大人您怎麼愣住了?”有人提醒徐清,徐清這才從自己的思緒中出來,但見滿場的文武大臣已經重新排班序列好了,就等徐清進去。

  徐清心道,蝗災的事情,要不要在這裡稟報給李淵,還是私下說出去的好?不過,徐清想著,這些關係到農事的災害,一旦傳出去,必定引起恐慌,若是沒有蝗災,那我豈不是造謠生事了?還是,私下說的好。

  第一百六十八章 防蝗災

  第一百六十八章 防蝗災

  徐清暗暗裡將一點點跳蝻的殘肢藏住,心不在焉的走完了整個金殿驗鳥的流程。不知是不是李淵瞅見了他的異樣,祀畢之後,讓太監召他進御書房議事。

  御書房

  徐清拿出兜里的東西,深吸一口氣進了御書房。自古皆有報喜不報憂之臣子,但沒有好憂不好喜的君主,徐清此舉雖然是忠行,但不能保證李淵就那麼愛聽。

  腳已經踏進了御書房,退縮也不是現在了。徐清硬著頭皮下拜道:“臣徐清,拜見吾皇,吾皇萬歲。”

  李淵笑了一聲道:“來了,給朕做的乾坤鏡怎樣了,昨天你送過來的那些,可真的不好。”

  徐清微微放下了心,李淵想問的不是太廟那件事,徐清在懷裡拿出一塊放大鏡,遞上去道:“陛下,乾坤鏡在此,這是臣用宮中的上等藥玉做的,比其他的要好得多。”

  李淵接過一看:“確實如此,不錯不錯,對了,朕看你在今天的金殿驗鳥中有些心神不寧啊,是怎麼回事?身體不好,要不要太醫署給你瞧瞧。”

  徐清汗顏,要是別的臣子被李淵這麼問了幾句,說不定早已經感激涕零磕頭髮誓了,可徐清,卻搖搖頭道:“陛下,今日金殿驗鳥,臣有所發現。但此發現有些不好,說出來恐引起騷亂,若是不說出來,又怕沒有防備,百姓又蒙受災害。故而猶豫不決,心神不寧”

  李淵疑惑之色浮出臉面,又一想變成嚴肅,然後問道:“唔行吧,現在這御書房只有你和朕,君臣二人,你儘管說吧。”

  徐清唉了一聲,拿出那發現的跳蝻,放在李淵桌子上道:“陛下,這是今日所捉的雀鳥腹中之物,陛下可識得?”

  李淵凝重地查看了一下桌上的殘肢,不由問道:“此物不就是常見的蟲子嗎?難不成有蟲災?”

  徐清認真的點了點頭道:“皇上英明,此蟲名為跳蝻,乃是蝗蟲的幼蟲。鳥雀肚子裡有很多,說明跳蝻不少,若是不加防備,必有一次蝗災。”

  李淵忽的站了起來,拿起那殘肢仔細琢磨,看來是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可是,這雀鳥從遠處飛來,四面八方飛來,誰知道這跳蝻是在哪呢?想不出辦法,李淵看著徐清。

  徐清見此,想了想道:“昨日開始,長安周圍都下了暴雪。而且,暴雪之前也不見幾天晴,融雪的日子很少。跳蝻需要食物,也肯定不能再雪地生活。陛下,可派兵馬往長安四面八方奔去,找到一沒有下雪或者下雪天很少的地方,再看哪裡有青苗長出,便是跳蝻聚集之處。麻雀食道很短,飛到長安仍有殘食,這個地方應該不會很遠。”

  徐清一口氣說完,李淵仍是愣了愣,半晌之後,他才道:“此事有些麻煩。派送兵馬,難保消息泄露出去。此消息一經泄露,你知道會出現什麼結果的。”

  徐清點點頭,這種事情一旦泄露,可不僅僅是損失一個縣一個州的收成,更會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古代講究因果報應,又將天子失德,上天會懲罰百姓,故有好幾位皇帝如崇禎下罪己詔認錯的。

  可是,這不去調查也不行啊,從鳥肚子裡的殘肢看,這跳蝻恐怕已經有了成災之勢,等到開春,不少地方的冬小麥眼看就要出青苗了,這要是被蝗蟲一攪和,就得等秋糧,那就得餓死不少百姓。這一來,照樣會有人拿來做文章,此乃前狼後虎之時。

  “皇上,”徐清眼前一亮道:“今日金殿驗鳥,我等所驗之鳥皆是取得中等,不如派幾路巡撫,在長安周圍的州縣進行巡視,明面上勸課農桑,關心馬上要來的夏糧。如此,便可詢問這雪水的情況。但實地里,再派心腹衛士進行查看,就算泄露了,也比將來成災了要好。”

  李淵拍拍腦袋道:“是朕糊塗了。來人!”李淵一聲大喝,外面進來一太監,他又吩咐道:“去叫龍衛將軍來。”

  徐清見此,便拱手道:“陛下,臣告退。”李淵張張嘴巴,最終沒有再說什麼,徐清心想,這龍衛恐怕是李淵的心腹護衛吧,不然,李淵就該把他留在這裡了。

  玄武門

  “什麼,這是炭?”諸葛燕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幾車黑乎乎的東西,對來的人道:“這這,這不是石炭嗎?”

  “石炭,木炭,不都是炭嗎?”那送炭的小吏道:“你們將軍的來信,說的只是炭,又沒點名了是要木炭還是要石炭,我們上官怕浪費了,就差人送這石炭來了。”

  諸葛燕勃然大怒:“你這分明是狡辯,石炭比木炭還要貴,怎麼會給石炭不給木炭呢?”

  那小吏笑著道:“將軍不要怒,石炭比木炭還貴是不錯,可我們司的石炭存多了,故送石炭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