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實實虛虛,誰知李淵是試探徐清,還是真的逗你玩兒?誰也不知,徐清更是不知,也只能站起來,賠笑著解釋道:“臣拿這海綿,是想做點小玩意兒,內子想要。”

  李淵撇撇嘴,鄙視道:“嘖嘖,徐清啊,沒想到你還是個懼內之人,一個大男人,給女人做什麼東西?”

  徐清嘿嘿笑著,李淵忽然指著這玄武門,這校場道:“徐清啊,你可知道這玄武門的作用?”

  徐清正色道:“玄武門是宮城北門,連接禁苑與皇宮,是皇上的後背,咽喉之處。”

  李淵不看徐清,看著俺校場發愣,然後道:“是啊,你知道朕為何把這咽喉之處,真的後背放心交給你嗎?”

  徐清趕忙再跪下,表道:“臣定不負皇上信任,竭盡全力守護這玄武門,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李淵卻是嫌棄地說道:“肝腦塗地,說起來勇武,你比得上諸葛燕那勇武?就算你勇武,你比得上玄武門外千軍萬馬?你再厲害,敵得過刀槍林立?”

  不等徐清說話,李淵直接自己回答了:他道:“你比不上,但是,門外那些千軍萬馬,卻不如你靠譜啊。朕讓你領著玄武門的事,是讓你幫朕看住這守玄武門的人。你看這玄武門,唯物氣勢,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但若有人生了內亂,那就一人可破。”

  徐清站了起來,心道,這校場之內,便是你兒子自相殘殺之地啊。當年,李世民和尉遲恭等人埋伏在校場內,李建成欲進內門而不得,被幾人殺害在此。

  李淵對徐清道:“這玄武門內的守軍,乃是元從禁軍,是朕在太原帶來的。但是,其中有許多子弟兵,沒經歷過戰場,也有一些交橫跋扈之人,你皆要一一剃掉。過幾日,便是大朝會了。朕要宣布再辦科舉,而且,這一次不搞文舉了,朕要選一百位將軍!”

  徐清大驚,這武舉的辦法可是武則天弄出來的,而李淵在這裡就想到了辦法,不可不謂厲害。

  “那朝會你要來,朕讓你做主考之一,你且好好給朕選幾個將軍,安排到這玄武門內。”

  徐清忽然問道:“為何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不過是一個流浪兒,陛下將我從軍中提拔至今天,榮寵如此厚,令微臣惶恐,求陛下解答。”

  李淵哈哈大笑道:“朕之所以這麼信任你,因你智多而質樸啊,朕看人一向不會錯,若是錯了,就怪朕老糊塗了吧。”

  不說別的,此時的徐清,還真有一種欲報效李淵為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的想法。另外,徐清還微微覺得,要將玄武門事變扼殺在萌芽之中。

  徐清想了想道:“皇上啊,微臣”

  李淵伸手打斷這話道:“不要說了,你有你的秘密,君臣之間,哪有真正的什麼心意相通,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嘛。你有苦難言,朕理解。”

  徐清便道:“謝陛下,皇上心胸寬廣,必的天下臣子效忠。”

  李淵道:“那些話也不要說了,不過這武舉之事,你好好想一下,該如何做?”

  徐清沉吟一下道:“皇上想必也知道了,這守天下、治天下, 還是不能靠一群文臣,還需武將。但有了文臣武將就夠了嗎,臣以為不然。天下百業,豈能獨文武二事為尊?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便要得天下百業之助,輕視一行一業,都是不該。”

  李淵點點頭道:“沒錯,那你說這次科舉,還應該增加什麼?”

  徐清回答道:“就眼下局勢來看,我大唐之重患在突厥,武舉時,也應多選騎將。另外,臣在遼東所做之事,想必陛下也是知道,強弩戰騎兵,雖然不能追擊,但是能極大的保存己方實力。只要讓突厥人搶不到東西,殺不了人,此消彼長之下,我大唐必有一日將突厥滅掉。故而,還應該選拔許多有工巧之人,能做出射更遠更便捷的弓弩,這便是我大*隊實力增強的道路啊。”

  李淵卻對徐清的話不置可否,而是想起另一件事:“派去遼東的使者已經出發了,你看成功聯合他們的機率有多大?”

  徐清回到:“陛下,突厥和大唐任意一方強大起來,對大賀氏與渤海國都不好,故臣想,若是將此二國同盟,機率有五成,但若只是不讓他們投靠突厥,我的把握有九成九。”

  李淵的思維跳度有點大,此時他話題一轉又問道:“那你覺得西域怎麼辦,那邊的人,面服心不服,”

  徐清腦仁疼了一下,不過還是回到:“西域諸國多而小,散亂不統一,使用挑撥離間之計,使其不和,便能利於大唐了。”

  此時,夕陽正好,君臣二人穿過玄武門的校場,邊談邊走。走至內門,徐清囑咐隨來的太監,給徐清送來該有的各類用物,衣服被褥,甚至馬桶,就差一個小宮女暖床了。最後徐清問了李淵,多久一次假,李淵回到,上朝那天,如果朕沒有讓你去上朝,你就可以回去走走。

  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營早餐

  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營早餐

  君臣相談甚歡,當夜,徐清便在玄武門開始了初次留守。還不賴,也許是徐清心太寬的原因,感覺和家裡差不多,除了懷中無人之外。

  按說,徐清這三品官,不僅有官俸,還有每年祿米400石,職田9頃,雜役38人。這職田,估計就是在那個善田莊,而祿米則是要秋收之後,發新米。當然,徐清在職,自然也不會讓他去家裡拿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