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楊文跑了過來,眼笑眉開和徐清道:“伯爺,老爺,今天我們試了一下您說的流程,太好了!”

  “怎麼說?”

  楊文笑著道:“剛才,我們一個時辰,就把平日裡的兩次出糖做完了。只是糖盒還差了許多,出來的糖糕,裝都裝不完哩!”

  徐清也笑了一下道:“好鋼用在刀刃上,自然劈柴劈得快了。不過,我建議啊,那些個糖盒子,可以讓紅山鎮其他百姓做嘛。定時收購,多了存著,不夠的時候,咱們嘗里自己做。”

  這是後世農村里常用的方法,比如製作涼蓆,就是由那些家庭主婦一個個串起來的,涼蓆廠不過收放罷了。

  楊文卻再一次睜大了眼睛,沉思一下,重重的點了一下頭,不過他隨即疑惑問道:“伯爺,鋼是什麼東西?”

  徐清一愣,想起唐朝時的金屬冶煉還沒有發展到煉鋼之地步,還只是煉熟鐵。偶爾遇到了好的鐵礦石,下力氣鍛造,還能造出來比肩鋼材的鐵,可是還未能量產。

  “哦呵呵,沒什麼,不要在意細節……”徐清笑著問道:“楊文啊,你有沒有時間,我想去大宅里看看。不日之後,將有一大隊人要入住,家裡還有房間吧?”

  徐清本想直接和回去的,可他怕又遇見下人不認得一主人的囧況。

  楊文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心算一下道:“伯爺,這個……明日我還要看看廠里的情況,後天可以回去。不過,伯爺,家裡的下人還和原來的一樣,認得你哇…

  1/16 7:06:27|49045608

  第七十一章 縣伯府

  第七十一章 縣伯府

  隆冬的天黑得格外早,只剩蒙蒙亮時,紅山鎮飄出四騎,乃是徐清一行人。徐清本想著回大宅,讓楊文或是荀小二陪著的,免得到時候生沒必要的麻煩。可楊文說手裡的活太重要了,特別是徐清提出來的新辦法,他得好好想幾天才能有空。荀小二就更不用提了,早在徐清開會的時候,他就已經騎馬回了徐莊。他要回去看荀伯父,這還要托徐清的勸誡之功。

  得,徐清只能自己回大宅了。說出去也好笑,回自己家裡還要如此畏縮。不過楊文說了,大宅的下人還是三年前那一批,說道起來,當年還是徐清看著一個個安排的呢。

  東屋旁邊的園子,西苑裡的魚塘,守門的,掃地的,當年都是與他見過面的。想必以徐清之重要性,他們也都記得吧。

  只是由於楊文一心思考優化作業流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沒和徐清說明。待徐清走到半道兒上時,楊文才恍然想起,忙把一心腹叫來,快馬加鞭通知徐清。

  按說徐清走至半道,天已經大黑,可幸運的是,月亮在此時撕開了烏雲,乖巧地露了出來,而且還特別的大。月光一灑,把路上的白雪照得一片銀光閃閃,雪地里的枝椏錯落有致,仿佛是大書畫家的寫意一般。

  徐清抬頭一看,想起今兒個不是十六嘛,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難怪今天月亮這般大。話說,不就是只有十幾天過年了嘛。

  有了月光助陣,比起傍晚時分還要好趕路,看起來紅山鎮的路也是被修理過了,敞平敞平的。不一會兒,馬蹄聲在大宅門外想起,那大宅奢華氣派,巍峨如山,門匾上寫著的“洛南縣伯府”五字更是讓無數人仰望。

  按道理來說,這大黑的時辰,大伙兒應當都睡了,即便沒睡,也都躲在屋裡頭烤火。可徐清轉眼看向西苑裡頭,卻見燈火通明,似有歌舞酒宴,還有絲竹之聲。

  徐清心裡奇道:家裡頭還有別人?是誰敢在我家裡弄如此排場的酒宴。

  洛南縣伯府,是收購了前頭一個姓胡地主家的舊宅改造的,原來胡地主家裡是好幾個兄弟、親戚住在一塊兒,關起門來宛如一個小村莊。故而這宅子裡頭,面積頗大。西邊有一花苑,苑裡有一眼活水塘,種著蓮花,養著景鯉,乃是一乘涼散步看景的好去處。

  西苑那邊沒有圍牆,只在外圍扎了一叢籬笆,西苑和大宅之間才有圍牆,開一扇小門。西苑於大宅,如同後花園。還有一東園,算得上前花園,東園是圍在圍牆之內的。

  絲竹之聲,便是從西苑那裡傳來。徐清心裡一動,腳步一轉,牽著馬就去了西苑。

  西苑裡,只見活水塘邊有一直亭,直亭裡頭立著二女,一女持琵琶,一女面前擺著一面琴,她們面前,有七八個男子,書生模樣。亭子周圍擺了三堆篝火,彤彤地燒,既是取暖,又可照明。

  徐清站在籬笆外頭,只聽見亭子裡有人在說:

  “今夜月光映雪,佳人伴歌,當得是良辰美景,來,諸位,當浮一大白。”

  “唉,今日有此等好生活,多虧徐縣伯爺哩……”

  “那可不是,可以縣伯爺出門在外,我等無從效力。”

  “唔……著實可惜,我等一身才力,可惜不在縣伯爺身邊,可惜可惜……”

  徐清一聽,這不是坐食者嗎。坐食者又叫門客,戰國之時,幾個公子廣收門客,無論才多才少,只要有一技之長,便出錢養你,以備不時之需,這是最早的人才儲備計劃。當然,也有的沒有一技之長,那些人就是高級炮灰了。徐清心想,我從未吩咐過收門客啊,怎麼會有人來投靠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