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走至青螺人排著的隊伍時,徐清不由得立住馬看了起來,他心裡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青螺的村老或是巫母,必有一個混在這這些人裡頭。

  畢竟,他們來這裡的目的是為了搶奪巫術,而巫術這種極為重要的東西,必有村老巫母二人親自接手,而不會託付他人。

  1/6 7:47:00|48312412

  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

  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

  一個個青螺土兵走過,被扒下皮甲,徐清便一個個盯著審看。過去幾十個,徐清覺得都一個模樣,實在難看出來誰比較突出。他想村老年紀老一些,巫母胸大一些,總會看得出的。可現在,他也只能搖頭乾瞪眼。

  一個老成的聲音在徐清背後響起:“徐刺史的計策用得恰到好處啊!”

  “哦?”徐清轉過身,見楊成和一個老將站在一起,楊成拱手喚了一聲主公,那老將缺紋絲不動,他點點頭,看向那老將道:“閣下就是潭州總兵,趙宇梁趙將軍?”

  “正是老夫……”趙宇梁點點頭,卻仍舊沒行禮。

  按說這總兵不過從七品下,徐清是正四品下。官大一級,就要行禮,官大三級,便要跪迎。徐清隨從現代而來,心裡不在意那些個繁文縟節,可在官場混跡也這麼久了,難免染上那些俗氣,別人見他都跪拜,獨你連禮都不行,心裡難免有些芥蒂。

  他打量一番趙宇梁,卻見他穿的是魚鱗黃甲,心嘆原來如此。

  在初唐時,隊正,伙長,府兵屬於軍隊的最底層三級,乃是兵農結合的。也就是平時國家給田地養你,戰時徵召你打仗,當然還撥付一點錢糧補貼。這種而到了把總,營正,總兵這裡,就屬於了朝廷命官,是有官格的。總兵,營正是一個東西,駐兵稱總,行軍稱營。

  隊正那三級,是需要自己準備裝備的,一般橫刀一把,弓一副,盔甲一套,甚至口糧,馱馬,一般軍隊只提供箭矢和鐵槍。後來,唐朝漸漸繁榮起來,才將盔甲,橫刀也納入公給的行列。

  到了把總這裡,朝廷就有了佩刀,盔甲,馬匹等配置了。可這些人的等級太低,基本和普通府兵自己打造的沒什麼區別,最多頭盔上加“纓”,刀柄上加字。徐清在河北打劉黑闥時,這種盔甲橫刀,是看不上眼的“laji”。

  而總兵的,比把總要好一點,不過,也就是粗練的鱗甲,黑乎乎,加塊鐵板縫合。絕不會如面前趙宇梁穿得這般,色彩鮮艷,平滑精湛。

  眼前這趙宇梁,要麼是家裡有錢,要麼就是身份不簡單。看他年紀,加上謹慎,徐清選擇相信後者。

  於是,也不等趙宇梁行禮了,他搶先行禮道:“趙老將軍,小子在此謝老將軍搭救,敢問老將軍,可是高勛?”

  唐朝散官,實官並行。實官一個蘿蔔一個坑,沒那麼多人能當。可散官有名無實,數量不限,可做勛,賞賜給立了功的人。散官勛,只有錢糧土地,屬一次性賞清楚的,徐清最開始那個仁勇校尉,就是這麼個尿性的官。另有一個爵,是既有土地,還有俸祿的,屬於國家白拿錢養著的。

  一個人可以有職,有勛,有爵,里子不同,面子卻都響亮,一般而言,報名之時,選擇其最大的那個。也有謙虛,韜晦的選擇小的那個。

  官場說話,將就“話出”有名,兩個初次見面的人,又非上下級,打量一下官職,就要直來直去,不饒彎彎,免得駁了面子不好受。

  趙宇梁聽了徐清的話,笑了笑道:“老夫勛加明威將軍,現任潭州總兵,攝掌本道半數兵馬。”

  徐清聞言大驚, 當初劉贊在山東剿匪之時,不就是明威將軍?如今的徐清,雖然比明威將軍還是要高一個頭的,不過還是不敢在趙宇梁面前拿大。

  為何?這趙宇梁可攝掌著湖廣半道兵馬哩!

  湖廣較其他地方比較安定,折衝府比較少,潭州是行道所在處,於是就有總兵代管折衝將軍之事。趙宇梁是高勛低任,又低職高管的傳奇人物!

  徐清整理整理衣衫,再恭敬拜到:“趙老將軍。”

  趙宇梁笑了一下擺擺手:“不用這樣,你可是刺史,哪有拜我的道理?”

  徐清暗罵一聲,不讓我拜,你扶我起來啊,你讓開啊,說這些沒用的做什麼。不過,徐清還是一個馬匹順手拍上:“唉,趙老將軍,自古以來禮賢尊聖,那有論官大官小的。小子官再大,見到趙老將軍,還是要恭恭敬敬行禮的。”

  趙老將軍一捏須,轉移了這互捧的話題,他道:“徐刺史,我方才觀你與這位兄弟,是你家丁吧……”

  趙宇梁指指楊成,又道:“你的幾個家丁用那個旗子傳信的方法不錯嘛,若是將此法推廣之軍中,我等打仗也可在兩座山頭上互傳軍情。再不用派士兵一個個去衝破敵陣傳信了。”

  這令旗之發,其實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來,只作為人數代表。比如一根旗,就代表兩隊人,旗有陰陽兩面,如同虎符一般。若是有命令,就有偏將拿一面陰旗帶兵去完成。這旗只是可帶兵力的憑證,所以打探敵軍數量是,只需要數旗就行了,歷史上也有虛造旗幟嚇敵人的案例。

  旗只代表數量,金鼓才是傳遞軍令的,鼓則進,金則退。可這也只是在做陣法的時候才用,兩軍之間卻用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