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旁邊的人看陳知縣臉色陰晴變化不定,又不說話,讓人有些不寒而慄。

  “老爺?”班頭和王師爺抬起頭看了看。

  陳知縣忽然轉身道:“好啊,螺頭村的人膽子這麼大!今日就要他們嘗嘗我的厲害!”

  他又道:“來人,召集三班衙役,獄卒走丁,即可去螺頭村,今日,本仙要把這幫刁民治得服服帖帖!”

  縣衙里的人聽了,雖然心裡打鼓,不過也都行動起來。不一會兒,三班衙役,獄卒走丁,百多號人皆以拿刀棍準備好了。

  人群中,一螺族書吏悄悄離開,直奔青螺寨去了。

  第五十二章 早有耳聞

  第五十二章 早有耳聞

  “吧唧吧唧……”

  “呸……”

  “嗯?”徐清一摸兜兒,嘆了口氣道:“檳榔又沒了。”

  不到的兩個時辰,徐清把兜兒幾十個檳榔全嚼沒了。這檳榔軟和,嚼得雖然多,可一點也不傷口。

  “無聊,怎麼還不來……”徐清托腮,望著一望無際的雪野,他跟手下護衛那是拍胸脯說好了的,不等天黑,縣衙里一定會派人過來。

  “哎?”一個護衛奇怪地指著遠處兩塊緩緩上升的牌子道:“主公,那裡來人了!”

  徐清騰地站起來眺望,只見那兩張牌子上,一個這些肅靜,一個寫著迴避。

  二牌漸漸露出全貌,只見其後又是官銜牌,再之後就有衙役拿著鐵鏈、木棍、鞘鞭、金瓜、尾槍、烏扇、黃傘……

  徐清看著不禁感嘆,他這個縣伯爺出行,也只是多帶幾個護衛。而這知縣一級,卻多了這麼多華而不實的東西,徐清心裡暗暗發誓,下次出來,也一定要有這麼大排場,最好牽幾隻老虎豹子出來溜溜。

  隨行儀仗之外,徐清又聽“哐”的一聲響,竟然還有“鳴鑼開道”。

  州縣官出行鳴鑼,打三響或七響,稱為三棒鑼、七棒鑼,意為“速迴避”、“軍民人等齊迴避”

  若是道府級別的文官出行,則打九響,稱九棒鑼,意為“官吏軍民人等齊迴避”。節制武官的大官出來,要打十一棒鑼,意為“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還有藩王,極品等大官,出行則打十三棒鑼,意為“文武百官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徐清聽見銅鑼聲,還聽見依著銅鑼節奏有人在大喊:“君子不重則不威”七個字。

  縣令出行之打七響的“七銅鑼”,依節奏也只能喊七個字的“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句話;同理,司馬刺史喊的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督撫司則喊“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螺縣只是下縣,知縣一官排在八品,只比得上別的縣之縣尉一級。按照慣例,他是只能敲打三銅鑼,喊“速迴避”三字的。如今喊七個,那是超規格的。不過螺縣山高皇帝遠,又是下鄉,知縣已是頂天的官,就是鳴銅鑼十三下也沒人會覺得不好。

  徐清看著越來越近的知縣一行,早已經派人去把村民喊來了。還未等知縣到眼前,珞布老爹便帶著村裡的年輕後生,拿著獵弓柴刀守在門口。

  徐清問珞布老爹要了檳榔,坐著細細咀嚼,感受這甘甜和芳香。再站起來時,鑼聲響在門口。

  “知縣老爺到嘿!”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喊到:“快叫巫母,村老,族中老人都出來拜見縣老爺!”

  珞布老爹想出去,徐清攔住了他,對著外面回到:“村老巫母都不在村里,村里老人不會漢話,出來拜見,恐怠慢了知縣大人啊。”

  門外安靜了一下,那聲音又喊到:“那派你們村里最能管事的出來,縣老爺有要事相商。”

  這時,徐清放開珞布老爹,細細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只見珞布老爹走上前去喊到:“縣老爺,平日裡你來,敝村不敢不竭盡全力恭敬你,可今天卻不行啊……”

  “哼!如何不行,本仙看你這破村里,是有什麼貓膩吧!”陳知縣走出轎子,指著村頭上眾人罵道。

  珞布老爹繼續陪著罪:“唉呀,冤枉啊,縣老爺,不是我駁您面子。今日您若不帶點禮物來,還真不好進這張門!”

  陳知縣愣了愣,一時沒捋清楚珞布老爹的話。心裡還在嘀咕,平日裡都是接客的地方,以準備不周為由拒人,今天怎麼怪客人沒有準備。難道是螺人說漢話,一時口誤?

  對,一定是口誤,這群螺族人死到臨頭想用錢打發我,結果說錯話了。可我陳知縣可是即將成仙的人啊,那錢這種田米共土、俗物搪塞我,豈不是當年罵我?

  想到這裡,陳知縣氣得呀,一身正氣地道:“好大的膽子,到了如今還敢行賄本仙!”

  珞布老爹裝作委屈道:“知縣老爺,實在是冤枉啊,我等不是想行賄。”

  陳知縣聽了更加怒了,你欲行賄是知道闖的禍,怕了我陳知縣,如今連行賄都不準備,豈不是不把我陳知縣放在眼裡?哼,本仙人可是要成仙的,還敢不放在眼裡!

  陳知縣怒道:“此螺頭村包庇罪犯,意圖作亂,來人,給我拿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