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見徐清念道:“此文乃是上午與上官兄一併共游西湖所得,文如下……”

  徐清咳嗽一下,回憶了一下袁宏道的《游西湖記》,念到:

  “ 與友即棹小舟入湖,見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不由喜極。”

  “往西而行,望百級石梯突兀層崖中,蔚為壯觀。船續行,則已心飛湖上也。登岸,片刻步入昭慶,行茶畢,坐車上山。”

  徐清一邊念,眾人一邊聽:

  “聞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安可為俗士道哉!

  除了徐清說話的聲音,場內落針可聞。

  乍聽來這一篇《游西湖記》,普普通通,也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從上船,到喝茶,到上山,仿佛就是說的平常閒話。但偏偏如此閒話,卻是情真語直,能聽出作者雀躍的心情,聽者也如臨其境。

  一開始,眾人還在雞蛋裡挑骨頭,想要鑽徐清的牛角尖,可是到了後來,眾人反而沉浸到了徐清一字一句的美味之中,無法自拔。

  “……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眾人聽完徐清這文章,良久不語,話語聽來平平無奇,就是老嫗也是能聽得懂。但聽過之後,眾人都不約而同生一股躺在院裡曬太陽的閒適之感。

  往日這等記游山水文,都是極盡詞藻,用各種難懂的文辭,認不得的僻字,渲染山水之美,表現筆者之才。但是徐清這篇游西湖記卻劍走偏鋒,不到一百字字,幾句話,以景寫情,令讀文之人與筆者一併酣醉。

  寥寥幾句,卻是語淺情深。

  文章到了這一步,仿佛又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眾人不由覺得,文字簡單繁複並不重要,而在於能不能真情動人。

  雖說文人相輕得嚴重,在場之人又大多是沒有見過世面的書生,但品味都還是在的。另外一個,文人相輕也只是在半斤八兩的兩個人之間,若是無名氏遇見李太白,那怎麼輕得了?唐朝士風敦厚,文人也有脊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徐清一文,卻是讓眾人都體會到了美的感覺。

  眾人聽完徐清的文章,有的回味慢慢品著,有的則是緩緩頷首,有的則是輕輕擊節,似想要把徐清的文章,譜作韻詞。

  可同樣有人不服,鼻子裡發出一陣輕哼,這些人,大多是來附庸風雅的商人之流,比如孫有財。

  孫有財讀是讀過幾本書,只不過是要做生意而認得幾個字罷了,實際上胸無點墨,沾沾文人的光罷了。畢竟在古代,士農工商的等級是擺在那裡的。

  他聽了徐清的文章之後,立馬一抹譏諷之色擺在了臉上,沒有一個字他不認得,也沒有一個詞是他解釋不清楚的。幾乎如白話一樣,這種文章也是好文章?哈哈,我一天能寫一百篇!

  可陳翊立還沒說好壞,他也不敢多言,只是在心裡道,等陳翊立搖了頭,要好好打一下他的臉。

  陳翊立緩緩抬起頭來道:“這,這篇文章可有人記下來了?”

  “稟陳公,學生記下了……”

  見到有人記下了,陳翊立似乎放下了心一樣:“好,好啊……諸位,小品文至此,可謂得了精髓。”

  陳翊立定了徐清的優劣,眾人終於敢發出了自己的讚美了:“唉,我等遠遠不及徐兄遠矣!”

  “嗯……仿佛有冬日圍爐品茗,夏夜柳堤信步之閒適。”

  “此文當於石碑之上,立於此亭,供後人長觀。”

  “是啊是啊,若有此文在,西湖之秀麗倍增也!”

  “古語有云,一字可師,三語可掾,此文非我能及,多謝這位徐朋友,他日若是文章有成,拜今日之賜。”

  眾人一併對徐清露出崇拜之情,幾番誇讚之下,徐清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了。心中默默對遠在千年後的袁宏道老兄表達了一番敬意。

  陳翊立拿來那抄好了的文章又讀了一遍,贊到:“沒想到高人真的在此,哈哈哈,不枉來此文會啊!初六賢弟,不知你是否有了中意的官位,要知道,你是秀才……呃,唉,初六賢弟大才,想必是不會有想法留在這小小的錢塘了。”

  徐清回到:“陳公謬讚了,小子不過是剛好有所感慨罷了,不敢以此自大。”

  “哼,什麼有所感慨!一個欺世盜名之徒罷了……”這時,孫有財譏諷道:“我看,這篇文章是你買來的吧!”

  這句話說的聲音不大,但是聽見的人卻很多,在場之人聽了,都在心裡發笑,孫有財買文章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一兩銀子一個字,出價最高。而他現在卻指責起了別人,真是捏著鼻子學牛叫,哄自己。

  徐清無語,上官儀卻怒不可歇,對於他來說,道是最重要的,友是第二重要的,孫有財先沒其道,又辱其友,當然不能沉默了。

  “你,這話可是你孫牧所說?”

  “不錯,正是我說,”孫有財面對上官儀的詰問退了一步,穩住身形道:“上官儀,這話又不是說你,你這麼激動幹嘛?莫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