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久,眾人悻悻而回,一個個低著頭道,沒找到,四周都翻遍了,鳥窩都掏了,就是沒找到。

  唉,天降奇物已經不簡單了,居然還貪多,徐清自嘲一笑,帶人離開。

  幾個月後,無名小島突發地震,整個島嶼搖晃著沉到了地底下,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以至於徐清後來找以他名字命名的島嶼時,抓破頭皮也沒找到。

  島嶼沉沒的同時,一隻奇怪的椰子飄在了海上,不久,椰子停靠在了海邊,又不久,椰子裡面生出來一縷青苗,正是土豆苗。

  只不過,這一縷青苗被一隻呆頭呆腦的臭鳥,一嘴叼走,椰子裡的東西,永不見天日。

  這些事徐清自然不知道了。

  離島後的徐清,剛好遇到了漲大潮,一船人齊心協力,終於擺脫了擱淺的境遇,重新朝大海駛去。徐清一手抱著徐文一手抱著荀雪兒,感嘆人生的微妙,大道的玄通。

  在船上,徐清把那些知道特性的人,如黃詩梅,**業等人叫到一起,展開了秘密守護委員會,制訂了土豆秘密守護法的規章制度,並要求眾人嚴密遵守。

  對船上其他人,徐清只說土豆是害人的東西,有毒,他要拿去對付敵國,以提升我大*隊的實力,報效李淵老頭子的知遇之恩。

  另一方面,徐清騰空了許多水缸,用在島上運來的沙土淤泥好好的把土豆給培著。雖然土豆抗寒,但也不過是南方,如果到了北方,也就是個焉呆貨。

  還有一些沒發芽的,徐清小心翼翼用乾燥的盒子裝著,等過了冬,可以做育種。

  船,往西南一直走,一天半功夫,終於得見熟悉的海岸。南北一望無際,岸上人煙渺渺,海邊沙地上的百姓在種植蘿蔔。

  二話不說,停船,放人下去,補充好了淡水之後,迅速和岸上隨行的暗河成員取得聯繫。

  出發之時約定好了,每三天要和岸上的人見一次面,把船上的情況通一下氣。可從海市蜃樓,再到鯊魚圍船,再到擱淺徐公島,已經十多天沒能和岸上有過聯繫了。

  岸上,恐怕已經急得要下海搜尋了吧?

  後來徐清才知道,岸上的人可不是急得要下海,而是急得已經拿海岸邊的盜匪出氣,一連出手滅了好幾個不成型的海邊的賊窩。那些個賊窩,連一艘破船也沒有,竟然被懷疑傷害到了徐清,可謂冤死。

  找到了人之後,岸上幾百人送了一口氣,楊信親自從南邊趕來,一定要登上船看看徐清才放心。臨走之時,還千懇萬求的讓徐清不要走海路,就此上岸。可最終沒能夠打動徐清,倒是徐清給了他一個任務——把三枚土豆送往洛南。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也不能放在兩個籃子裡,狡兔三窟,靈蛇八洞。

  徐清繼續乘船遊覽,沿岸走下,再沒遇見海市蜃樓,在沒有海霧迷路,在沒有鯊魚隨船,平靜無波。走了三四天,從西邊衝出來一條海流,花了好大力氣才擺脫這一股海流的影響。徐清知道,這裡就是長江入海口。

  其實,過了長江入海口才是東海,之前的徐清以為他在東海,其實仍然在黃海。徐清的地理,其實學得挺爛的。

  再爛,徐清也知道過了還有一條大江,這一條江雖然不如長江大,但論及其文化地位,也不示弱於長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就是坐落在錢塘江岸。錢塘江大潮,就是名揚千里的壯景。

  其實,其岸邊的餘杭。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其生活環境,令文人們嚮往,其經濟地位也不容小覷。

  隋代的杭州就有“咽喉吳越,勢雄江海”的地位,到了唐代後期,其一州八個縣的生產總值占整個大唐的百分之四,有“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的興旺景象。當時的制文有曰:“江南列郡,餘杭為大”,簡直就是除了長安之外,最為繁榮的地方。這種繁榮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到了千年後的明朝,朱元璋那傢伙喜歡大封兒子,但是他特別提出,蘇杭一地不允許分封給諸王,因為太富了,國家的財政依靠蘇杭的賦稅。

  還有一個關鍵,正所謂“京杭大運河”,杭州,可是帝國大動脈的南站。

  徐清打算在這裡上岸,因為再往南,就是閩粵了,不是他針對誰,那個時候的閩粵之地,還……

  總之,就在杭州上岸了。

  原來,徐清想偷偷用小船登岸的,因為他怕的船太過於“豪華”,忽然從海上出現,怕引起誤會。不過,當他到了錢塘江口之後,就完全沒了這個擔心。一艘比他船大三分之一的船,在江口揚帆。

  餘杭最富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這錢塘,一個是“餘杭縣”。從錢塘上岸,這裡的富饒遠超徐清的想像。徐清好歹也是如果大都會如長安,幽州的,也自己培養出一個繁榮城池滄州的人,可一到這錢塘,仍然被驚到了。

  長安人多,城大,可畢竟經歷過戰火,再加上長安是“國際化”的都城,又被包圍在一片農田之中,雖然顯得氣派,讓人充滿敬畏,但是未免讓人覺得有些“土豪”。

  錢塘卻不同,這邊的繁榮更加“小氣”。長安街道筆直,錢塘的街道鱗次櫛比,長安的貨物成堆,錢塘的貨物成盒。單從豬肉來說,長安買肉是一腳一腳提,錢塘卻不,是一條一天稱。完了,還要剁碎了,拿荷葉包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