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個擔心是擔心高句麗人會不會水陸並進。要是上萬人強渡鴨綠江,徐清可不敢保證守得住,關鍵是自己手下那群已經可以回家安安心心抱孩子的州兵,這一次……唉……

  “刺史?刺史?”

  “哦……”斗笠翁的聲音把徐清拉回現實,徐清問道:“你們的條件是怎樣?”

  “渤海,新羅以大同江為界,畫河而治。”

  這個條件的意思是,平壤以北歸渤海國,以南歸新羅。徐清看看斗笠翁,心裡想到,這個新羅人,似乎就是後世的棒子人啊,要不要幫他呢?剛來遼東時,徐清把高句麗人當棒子打,如今卻幫著棒子打高句麗。

  “你就這麼有把握滅得了高句麗?”徐清反問一句。高句麗人雖然經歷過了大敗,可他國內雄兵依舊,要說渤海和新羅牽制它,還是可行的,可要說道滅人家的國,似乎有點難啊。

  “呃,我有五成把握……”斗笠翁伸出來一隻手。

  “才五成?我看,三成都不到……”徐清擺擺手。

  “不試試怎麼知道,滅了高句麗,那可是千秋偉業啊!”

  “不行,我可以讓渤海和新羅一起牽制高句麗,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也許就能蠶食他了。”

  “唉……好吧好吧,只要能解決我新羅亡國之危,也就行了吧……”斗笠翁的意氣風發忽的又轉變成了老態。

  “不如說說你的計劃?”

  “襲港,燒糧!”斗笠翁指著地圖上說道:“這裡是高句麗人的糧倉,這裡是港口,只要能讓我新羅繞過他的陸路部隊,直接從海上襲擊他糧倉的話,必能成功!”

  “不過是一個糧倉罷了,燒掉又能怎樣?”

  “刺史有所不知,這處糧倉是高句麗人最大的糧倉,防衛新羅百濟的三萬人,和周圍關隘的人全靠這裡的糧供給。”斗笠翁細細地說道:“以前我們想襲擊的,奈何沒辦法派大量部隊,小部隊又起不了作用……”

  “唔,也好……”徐清問道:“可如今高句麗人的港口已經空了,你又何必找渤海幫忙?”

  “只為了能將渤海人的注意吸引走,我們更能成功,而且,刺史再看……”斗笠翁指著地圖繼續道:“看這裡,這可是高句麗人的產糧大縣,若是能襲破此處,至少五年之內,高句麗人無出兵之力!”

  “此事我們可以合作,還有,關於那件事情我不想再有其他人知道!”

  五年啊,那也不錯了,徐清點點頭便是同意。商量了一下具體細節,徐清決定打下對面高句麗人建的水寨,將鴨綠江全部掌握在渤海手裡。只打對面水寨的話,不會造成太大傷亡,這也是徐清所希望的。

  打下水寨之後,徐清在鴨綠江邊作疑兵,吸引高句麗人的注意,新羅人襲擊糧倉。至於襲破那個產糧大縣,就交給暗河去做了。

  三天,徐清做筏子,集漁船,偷渡一千人為伏兵,一千人作強渡之勢,河對岸不日拿下。高琮大驚,忙調兵遣將,暗河出動,在那產糧大縣破壞一番,將存糧全部燒了。次日,高句麗海港被新羅占領,糧倉被燒,三萬多兵口糧告急。

  徐清在鴨綠江對岸半硬半軟的將一些不太“高句麗”的高句麗人趕到渤海這邊,安排在鎮邊堡周圍住下。

  此時,斷紅塵來了喜報。高句麗人再一次上岸掠奪之時,被當地軍民拖住,斷紅塵親自引兵親征,大破其軍。

  再過三天,高句麗人求和,賠銀割地,鴨綠江南三十里都算渤海的。

  斷紅塵允了,還叫高句麗人把前些年俘虜的渤海人都還回來。兩國交和。高句麗人抽出空來將新羅人趕了出去,緩過氣來,卻已經國威不在。又過了幾天,高句麗王高元崩,高琮正式登王位。譴國書來渤海,自稱“老弟”,奉渤海為兄國。新羅人也譴國書來此,和渤海結為盟國。

  從新羅到大賀氏,這些遼東國家都在加緊恢復國力,往後三年,算得上相安無事。

  鎮邊堡內,徐清,徐琪,斷紅塵,黃詩梅坐在一起。

  徐清拿一個飽滿多汁的梨子,在衣服上蹭了蹭一口咬下去,然後說道: “再過幾天,又該是八月十五了,我得提前趕回去……”

  斷紅塵瞭然,對徐琪道:“你想和他一起去,就去吧……”

  徐琪低著頭,擺弄頭髮,徐清知道她兩邊都不舍,於是道:“斷紅塵,我有一個計劃,你想不想聽?”

  “哦?”

  “我想在滄州,渤海兩地之間開通海上商隊。兩個地方近,走海路很快,到時候徐琪想回渤海就回渤海,想去我那兒,就去我那兒。”徐清道:“而且關鍵的是海路開通之後,渤海能容易得到中原產物,我滄州也能得到便宜草原貨,渤海作為中轉站,錢糧定會滾滾而來,物資要什麼就有什麼。”

  斷紅塵和徐琪的眼睛頓時一亮。黃詩梅笑著道:“滄州商會可以在渤海開個分行,到時候塞外的商隊就能為我們所用了。”

  “此法不錯……”

  三人商定了,斷紅塵予了徐清幾艘從高句麗人手裡搶來的大船。一艘船放羊,一艘船放牛,一艘船放馬,一艘船放干肉奶製品,一艘船放皮毛。滿滿當當好幾艘船,吃水極深,從渤海出發,往東出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