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琮本來想摒棄這個天神身份的,可他轉眼一看,卻發現舉國上下都已經沉浸在了天神之國的美夢中,幾乎所有百姓,都對此深信不疑。而他高句麗王室的聲望,也全都是因為這個天神傳說。

  根深蒂固。高琮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搖大樹的蚍蜉。

  除了上次出征了的三萬人,國內還有五萬大軍,三萬人防守在南邊的新羅百濟,絕對不能動。還有兩萬人守各處關隘和王城,想要動用或者再出兵渤海的話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高琮手裡還有一支久經忽視的部隊——水軍。有多忽視呢?當初高元發兵渤海時,壓根都沒想起自己手裡還有這麼一支軍隊。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人死得最多的就是水軍。因此,高句麗人早就將繳獲的那些龐然戰船當作“廢物”,想著只有出逃的時候才用吧。

  以前三兄弟都在的時候,大哥高禪手裡有一支萬人隊,他高琮手裡就是一個水軍。當然,二哥高封手裡有的是一隊女兵護衛……

  所以說這一支水軍算得上是高琮的親兵了,其實,這一支水軍,也是高琮的大後手。他還沒絲毫機會上位的時候原本想,如果在奪王位的鬥爭中萬一站錯了位。

  別的人忽視水軍,高琮可不,他早看到了水軍這一把刀刃的鋒利。

  進可攻,退可守。

  上岸可結陣而戰,下海可以遠遁,可游擊,可謂一個頂倆。因此,高琮在水軍上面花了大把精力和金錢。要是沒有這一支水軍,高琮是絲毫不敢再戰的,可腰裡別了一桿這樣的槍,打不打貓在高琮腦中就成了兩難了。

  “報~”一名插著紅色令牌的騎士沖了進來,有紅色令牌的可以騎馬不下,直接入宮。

  高琮抬起了沉思中的頭,瞄了一眼,對來人道:“什麼事?”

  “王上,大喜啊,大賀氏人走了!”一個近臣拿來信報,看了一眼,十分欣喜地道。

  高琮聽了“王上”二字十分受用,他父親高元老頭子雖然還在,可實權已經被他掌握了。“王上”二字,他已經想聽到想了很久了。高琮激動地站了起來:“你說什麼?”

  “渤海人所依仗的三千大賀氏騎兵已經全部撤走了!渤海,現在成了板上的肉!”

  高琮轉頭看向那送信人,走過去裝模作樣一扶,那人誠惶誠恐站起來:“王上……”

  高琮努力維持著一個上位者的冷靜:“信上的消息可靠嗎?不會是渤海人搗的鬼吧?”

  “王上,那些騎兵已經撤走三日,我們派細作過去探查了,皆不見騎兵身影!”

  “好好……”高琮兩手一拍,眼中希冀之色顯現出來:“渤海人,這次我要一雪前恥!”

  忽的,高琮又看著天上道:“高禪,看來天命所歸,在我身上啊!哈哈哈哈……”

  渤海:

  帶回來的上萬臨時部隊被整編成了八千人,剩下的那些和救回來的奴隸,全部以工代賑。

  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令被發下了,減稅免役。

  從奚族帶來的戰利品足以支撐國家運轉,百姓自然就能減稅;苦役都交給了俘虜們去做,百姓們自然就能免役了。

  斷紅塵大筆一揮,在龍泉府北邊三十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一則可以安頓那些救回來的人,一則可以在大賀氏和渤海直接建立一個有力的屏障。

  安民,建城,練軍,斷紅塵的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官制方面,斷紅塵維持暗河將軍府的辦法不變,只是在此基礎上縮減了一些暗河將軍府的權力,將不關鍵的官位讓給了本地人。

  徐琪為了避免被斷紅塵捉到課堂里,偷偷溜到了徐清建的的城堡。徐清的城堡有了名字——鎮邊堡。

  鎮邊堡周圍已經有了兩千多戶居民,還有一千多奴隸,一千州兵。這裡的奴隸幹活兒比別的地方更加賣力,因為徐清給了他們一個恢復自由的機會——凡是在這裡努力工作滿一年的,可以派往東北開荒。

  不知不覺,已經出來快兩個月了。州兵們開始思家,徐清也開始想念徐小清和荀雪兒她們了。看著渤海漸漸地穩定下來了,徐清便計劃回家。先派人去招來三艘大船,又從龍泉府那裡把一千州兵調過來,準備就近登船。

  剛準備和徐琪說說情況的,楊成楊信雙雙到來:

  “主公,對面的高句麗人不安分啊。”

  “哦?如何不安分?”

  “剛才有暗河的人說,他在河岸發現了登岸的痕跡。”

  “不會是漁民吧,高句麗人上次元氣大傷,怎麼會這麼快捲土重來?”

  “主公,不可能是漁民,勿大意啊……”

  “唔,好吧,拍幾個人過去探一探風聲,若是高句麗人有所不軌,直接破壞他的糧倉,暗殺他的官員,不用回來報告我了……”

  “喏……”楊成楊信見徐清從諫如流,欣喜地領命而去。

  按照日程表,城主徐清下午的時候都要巡視一番城牆,然後再看看俘虜們的工作情況的。可今天,徐清在城牆上遠眺之時卻看見了一位熟人。說是熟人,卻不過是見了一面,但徐清對他印象深刻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