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狠話是嚇不到鱷魚的,徐清只得帶著放箭,下套,甚至放火燒了紅樹林,沿著海邊一路清理過去,見鱷魚便殺。鱷魚雖兇猛,但那也是對於幾個 人類來說,如果遇到了一群人,兇狠如鱷魚那也只是盤中餐罷了。

  生活環境被徐清破壞了,小鱷魚也被徐清殺個一乾二淨,說起來和就和抄家滅族一般。

  鱷魚消失不見,徐清這個事件被後世的史學家稱作“徐刺史平鱷魚”,徐清辛辛苦苦捕殺了七天鱷魚,卻只是被史學家說成:“徐刺史祭鱷,禱告海神,鱷盡東遷也。”

  要說影響最為廣泛的,還是徐清抄,哦,不,寫的那一篇《祭鱷檄文》。加上徐清先前頒布的那一篇《勸農書》,兩篇文章,都是用的樸實之字句,毫無辭藻堆砌之感,卻有朗朗上口,讀起來讓人愉悅。不少文人都發現了徐清文中的妙處,但又抓不住其中的訣竅,模仿了幾篇,只是四不像。

  但還有一部分人呢,只說徐清寫的東西不過是下里巴人,比不上那些華麗辭賦那般陽春白雪。還有一派人,是中間派,主張徐清的這篇文章大俗大雅,雅者見其俗,俗者也能見其雅。三方各執一詞,各不相讓。

  為此,兩邊的人還舉行過辯論:

  “……”

  “所以宋玉說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他說聖人之行,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之所為。”一名學子舉了先秦典故的例子,如此說到。

  另一位學子笑著道:“我明白了,這位年兄,你想說在老百姓眼底,下里巴人最好,在士人眼底陽阿薤露最好,而在高手家眼中陽春白雪最好?”

  那第一個學子便道:“然也,於世俗之人眼底,陽春白雪奏得再好,他們也不能領悟,那麼如此曲子文章再妙與他們何用?如《祭鱷檄文》《勸農書》兩文,語言樸素,言之有事,百姓看得懂,如何不好?”

  另一個老書生站起來反駁道:“錯了,錯了,以你們之見,下里巴人讀的人多,文章就好,那柳巷那些市井風月之文,讀者甚多,那不是天下第一妙的文章?”

  意思是大家都愛看小h文,怎麼高考不考小h文?老書生接著道:“文章之事,是為了傳達聖訓,教化民眾,怎麼可以用平俗之詞呢?那還談什麼教化?”

  一個年輕書生卻不同意,立即站起來駁道:“談及教化,那些詩詞歌賦,辭藻雖然華麗,可普通百姓哪裡看得懂?就算沒有下里巴人,百姓不會由陽春白雪而知禮樂,倒不如循序漸進,由下里巴人而及禮樂。”

  老書生聽了,連忙搖頭:“文章之道豈能媚俗於讀者,受惑於吹捧者眾也。此非以文教化之道。”

  又站起來一個學子,止住眾人口舌,卻道:“諸君之言都差矣,文章須要雅俗共賞,故而應是在陽阿薤露中取……”

  此話中肯,有人同意道:“還是陽阿薤露最好,雅者不厭其俗,俗者能見其雅。”

  這人話說完,立即又有人出來反對,當的是你唱罷,我登場,唇槍舌劍不斷。

  如此辯論之下,滄州的書生學子,各自努力在自己支持的那一種文風中堅持筆耕不輟,五年,十年,終於下筆成熟,冒出了不少可圈可點的好文章。

  將這些文章拿出來一看,有的豪氣,有的華麗,有的清奇,有的樸實,但篇篇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一股子相同的氣象,再和徐清的幾篇文章一比,後人都恍然大悟。這些滄州文章,都受到了徐清的影響。於是,就將寫這些文章的人,都稱作“滄州學派”。

  而驅逐完鱷魚滄州學派老祖宗,也就是徐清,正在急慌慌的忙一件極大的事情。

  第三十五章 徐小清出生

  第五十三章 徐小清出生

  正是傍晚時分,一聲嬰兒啼哭從徐清家裡傳來,一個新生命誕生了!

  徐清在天井裡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終於如釋重負。不一會兒,小月跑出來了,對徐清道:“母子平安!”徐清提腳就要邁進產房,小月忙攔下:“裡面還沒掃邪,男人不能進去。”

  自徐清除鱷魚剛一回來,荀雪兒的肚子就一天天陣痛。徐清怕荀雪兒要生了,一口氣把周圍五十里能找到的穩婆全部喊過來了,日夜看顧。

  孩子已經被乳母抱了過去睡著了,徐清守在荀雪兒旁邊,看著疲憊至極的她,輕輕喚:“雪兒……”荀雪兒枕著徐清的手,眯著眼睛休息了半日,問道:

  “徐郎,孩子怎麼樣了?是男是女?”

  荀雪兒得知黃詩梅也是稱徐清為“徐大哥”之後,就換了一個稱謂——“徐郎”,徐郎也是徐大哥的意思,更準確一點,是徐大帥哥。

  徐清聽了一愣,心道不好,他還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呢!他扭捏地道:“這……”

  “徐郎,哪有你這麼當父親的……”荀雪兒笑罵了一句,半是嗔怪,半是歡喜。男人愛她比愛孩子多一分,對於他妻子的身份開說,不該是歡喜麼。

  荀雪兒看著徐清的臉,請求道:“去,抱孩子來看看……”

  徐清聽了,一溜煙兒跑了出去,但要抱孩子的時候,卻又糾結了半天。為什麼?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個抱孩子啊!和乳母學了半天,捧心肝兒似的捧到了荀雪兒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