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清則到了滄南街。

  滄南街兩旁,幾乎所有的居民都被嚇了個半死。本來熟睡的他們,被突然吵醒,起初以為盜匪進了城,急忙藏住家小,後來又以為走了水,祈禱不要燒到自家房子。後來,就只聽見門外的喊打喊殺,要死要活……

  約莫辦個時辰,門外重新靜悄悄了,只聽見一些馬蹄聲,和拖屍體的聲音……到底誰贏了?他們不知道,也不敢看,蒙著面,呼喚老天。

  馬蹄聲,自然是徐清的一隊人嘍。

  “啟稟刺史,此戰殺敵二千,傷亡五百,傷員已經得到醫治,還有二百兄弟斷了氣的。”

  “按定額撫恤吧……”

  有戰必有傷亡,避免不了的,阻止不了的。若真要組織這種傷亡,唯一的辦法,是付出更大的傷亡。唉,慈不掌兵,徐清能做的,只能是善後了。

  “喏!”

  海興縣與滄縣交界處,那個埋藏伏兵的山坳里,徐清不戰而逃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伏陣,眾人大氣一松。有人拍拍旁邊人的肩膀,以示慶祝,但旁邊那人卻罵道:“你敢動我?”

  “我,我動你咋地!”

  “你再動我一個指頭試試?”

  “試試就試試,動了,你咋地?”

  “哎呦,兄弟們,這小子敢動我!”

  “抄傢伙!”

  ……

  所為世族聯軍,伏兵大陣頓時亂做一團,一開始還是分成兩邊打,然後就是三打,四打,直到混合亂戰。

  盧靖制止不了,也知大勢已去,回到縣衙卷了錢財,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

  還有一件大事忘說了,感謝為本書創建百度詞條。

  2017/10/1 8:23:25|42970045

  第二十四章 餘震(8)

  第二十四章 餘震(8)

  三千伏兵大亂,有如發生了“夜驚”一般,死的死傷的傷,戰鬥力全無。天一亮,四散而去,有的重新歸田為農,有的三五成群偷摸搶劫,倒是徐清落了個輕閒,不費吹灰之力,世家兵力威脅消彌於無形之中。

  充分發揮“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精神,徐清命令牛吃草,王山,楚江三路軍隊出擊,剿滅較為大股的流匪。另外命令駐紮在南皮守住余家的齊泰將余家上下給綁了,押送到刺史府里來。

  滄州世族,全部惶惶不安。小一點的還好,趁著徐清還沒清洗,大肆拋售手中的定產,飄往他地落根生存。大一點的家族就不行了,他們家的人太多,在滄州的底子太深,走,也走不掉的……

  徐清親自帶兵,到海興縣走了一趟,以串通盜匪,謀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將海興世族一網打盡,再熱熱鬧鬧的為汪毅舉報了個葬禮,安頓好他的家人。對於這種剛正的官員,徐清是不喜歡近之的,但徐清依然深深地敬之。

  另外,徐清認命長安來的四人之一鹽苦為海興縣縣令,至於任命權力,無所謂啦,再請示劉贊就是,朝廷那邊也不怕有人找不快。

  至於其他世族,徐清好像忘了一樣……

  可徐清怎麼會忘呢?他只是沒想到用怎麼樣的好理由,可以將世族們安安靜靜的“宰殺”罷了。串通盜賊?世族們完全可以推出幾個替罪羊。通通殺了?徐清的膽子還沒大到那個地步。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殺雞儆猴才是好辦法。殺雞,這一次要殺兩個,才能配得上徐清的“震怒”。兩隻雞,一隻由余家,另一隻是夏家。余、夏兩家是大家,殺一個抵十個,肥得啊……即能賺錢,又能給出足夠的威懾力。

  但是這一次,只有威懾還遠遠不夠,所以余、夏這兩隻雞還要殺的有技巧。

  徐清與世族的鬥爭,不過是因為三個方面:1、清理空戶、黑戶,遏制土地兼併。2、縮減世族的官員,拿掉世族的印把子,槍桿子。3、改變地方上“知有世族,不知有朝廷”的現象。

  所以對余家,徐清決定處理掉余家的直系,和官場上的人脈。將剩下的余家人,遷移到另外的地方,按人頭畫一塊地,讓他們重新建立一個徐家村。原來余家所在地的黑戶全部註冊,滄州城,南皮各處余家的店鋪全部沒收,最後拿出一些遣散費給店鋪里打工的。

  地沒了,勢沒了,錢沒了,店沒了,連根拔起!余家一天之內,淪為平民。

  對於那樣被清理出來的直系,徐清冠以串通盜賊的罪名,該殺的殺,改流的流……女眷們,充足官奴,余家下人,變成部曲。

  而夏家,徐清不打算這樣大張旗鼓的干,他打算在夏浩身上做文章。畢竟,夏家還有一個在山東的刺史呢,幾乎隨時可以在官場上報復徐清。

  明著不行,暗著來,反正滄州現在是徐清的天下!

  十幾天前,夏家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發生:夏家家主夏禇回來了……不是去了山東嗎,怎麼回來了?

  原來,夏禇接了聖旨趕赴山東上任,到了山東,發現自己上任的那個州已經有了刺史,進刺史府詢問,又收到了一個旨意,讓夏禇進京。那個時候,夏禇就心裡明白,是被算計了。

  先升夏禇的官,只不過是要將他調離滄州罷了,一旦調離了,哪裡還會讓他當官?夏禇心裡知道,又不敢不聽旨意,硬著頭皮去了長安。到了長安,被安排了個上朝議事的散官,當真的是“一清二白”,夏禇當不下去,告病還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