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哦哦,老爺我不是那個意思……”鄭老伯笑笑說道:“有了糧食自然沒有饑饉,可這糧食總會吃完的,而我的意思是怎麼讓農戶安心種地,永遠不缺糧……”

  “好吧,你細細說來……”徐清也不說話了,安心聽鄭老伯講。

  “老爺,你還記得你來徐莊的時候吧,你第一件事就是打井,從那之後的幾次收穫,徐莊的地無一不是豐收……所以啊,這第一個“有”,就是有水,有了水莊稼才能長得壯,顆粒才會飽滿……而且有了水,莊子裡幹什麼都方便。”

  “第二個“有”,就是有肥,第三個“有”,就是有農具。沒了肥,地里種不出東西,只能長草。沒了農具,田裡的活不好干,種的地就少,這樣一來,收的糧食就少。這朝廷的稅是按人頭收的,這一個人能種的地越多,那就自己得的糧就多,一來二去,不僅能吃得飽,還能換些布匹棉花,溫飽就解決了。”

  “而這“三無”嘛,排在第一是“無役”,這個役不是說的朝廷攤派的正役,是官府下的雜役,這種雜 役,一攤就是半個月,要是趕上農忙時節,地里的活全乾不了了,只能補種,收穫的糧食遠遠不如……第二的是“無匪”,這個匪不單單指土匪,還指惡地主……”

  “老爺你仁義,為莊戶們著想,收的租子很少。要是佃戶趕上不好的主家,收了糧,還伸手要絹,要棉,要錢,完了之後各種短工,地里的東西要收去一半甚至更多。這在豐年還是個半飢半飽,要是遇到飢年,就得……”

  “老爺為徐莊修了渠道,池塘,現在的徐莊旱澇無憂……所以還有一個無,也是水……”

  徐清點點頭,表示明白了,鄭老伯卻沒有要說完的意思,又道:

  “老爺,我多一句嘴,徐莊原來其實是沒有的,是流亡到這裡建起來的,沒被官府認定之前,都是黑戶,整日提心弔膽的。後來官府定下了戶籍,才能安心的種地……”

  徐清聽完鄭老伯的話,心中對滄州的事情稍微有了思緒,招收流民屯田,修水利,製作農具,禁止攤派雜役,以工代役……

  “少爺,盧家的人來了,說是有事相求……”劉三找到了徐清道。

  “盧家?”徐清撇撇嘴,不過還是接見了。

  來人正是要了冰糖葫蘆秘方去的盧適,徐清原以為有了糖葫蘆之後,盧適能賺不少私房錢,正是春風得意的,不過一見面卻發現盧適比起上次見面又老了十歲不止。盧適一進門,撲通跪下,完全沒有作為一家大戶主人的意識,悲戚道:“爵爺,草民是恬不知恥來求幫忙的……”

  “幫忙?你怎麼了……”

  “盧靖是我大哥……”

  “哦,原來如此,你又怎麼要我幫忙?”

  “爵爺,盧靖被外放之後,整日想著要升官回朝,把家底都賣了去送禮,現在我盧家……”盧適說完,沉沉的嘆了一口氣。

  “那我怎麼幫你……”徐清攤攤手,我也沒辦法啊,要錢,我沒有,要我幫盧靖升官,想都別想。

  “爵爺,我經營盧家老家數十年,還掙下了份私房,我想寄名到您手底下……還有,我想替我兒子謀個出路,他本就不受家裡器重,如今盧家破敗了,將來更是沒有著落,爵爺……”

  “寄名的事你去找劉三,要是產業正當,寄過來也無所謂,至於你兒子的差事,我寫個信吧。不過,我為什麼要幫你啊?”

  “嘿嘿,爵爺,你這次莫不是要去河北當父母官?”盧適道。徐清赴河北上任本來就不是很隱秘,盧適知道也不奇怪,徐清問:

  “那又如何?”

  “我家田宅以無,可我手裡還有一堆無用的農具,可以幫爵爺……”

  “一些農具,那我也沒必要幫你啊……”

  “不是一些,是足夠三千戶流民所用!”

  “三千戶?”徐清心動了,紅山鄉才五百戶呢,就這麼大片地方了,六個紅山鄉,那是一個小縣了,這的確能安撫不少流民。徐清道:“好,我幫你了……對了,盧靖是貶往哪裡當官了?”

  “滄州,海興縣縣丞……”

  第九十七章 南皮

  第九十七章 南皮

  呆在紅山鄉和徐莊,比長安有一個好,那就是食材多樣,充足且新鮮。徐清每日醃些小菜,做著新菜,三小隻跟著吃得歡喜。由於荀方留在了長安,現在的三小隻已經變成了**業荀夜羽再加上徐琪了。

  此去河北,少說也要三年,洛南這邊的事情可就要安排好了。牛吃草和小如是肯定拆不開了,徐清只得相信楊文三個人,讓他們照料自己的封地。

  又抽空去了一趟紅山鎮,看著那一整條都屬於自己的街。看完之後,徐清嘆息,這次見了一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了。三年,對於一條商業街來說,變化會有多大呢?

  不過,看著眼前的這條街,已經比離開之前繁華不少,多了一些“沒用”的商店,趕集的時候更加火爆,平時也有稀稀落落的幾個客人。只是這一整條街火爆時候的收入,還不及長安酒廠的一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