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廂房裡,小如捧著那匹絹布好像寶貝一樣,而小月則一臉淡然,手撐在桌子上,看著窗外。

  小如:“月姐姐,新來的老爺好像人挺和善哦?”

  小月:嗯……

  小如:“就不知道是不是裝的,那位小姐也不錯……”

  小月:“嗯……”

  小如:“姐姐,你說老爺喜歡我們麼?”

  小月:“嗯?”

  小如:“不不不,我說的不是那個喜歡……”

  小月輕輕一笑:“傻妹妹,既來之則安之,別想那麼多了,我們的命,在他手裡。”小月一臉淡然說道,似乎她經歷過的很不一般。

  小如傻愣愣“哦”了一聲,然後又抱著絹布在自己身上比劃。

  “砰!砰!砰!”

  “小月姑娘,小月姑娘……”一個滄桑的聲音在門外大喊。

  “姐姐,鄭老伯來了,他們是不是來見老爺的啊……”平時兩姐妹都關著門,只有賣菜打柴才出去,這鄭老伯是莊子裡的人,人善。

  “我先去通知老爺,你在門後面告訴鄭老伯讓他等一下……”小月吩咐到。

  小月比小如稍微大一點,能力和見識也比小如要大,所以小如平時都聽小月的。

  徐清聽了小月的話,整理了一下衣衫,讓徐琪一個人玩,隨她出來了。

  一打開門,看見衣衫襤褸,頭髮蓬亂七個,明顯勞累了一天,只是現在地里應該沒活兒,不知道忙些什麼。

  七個莊漢,其中一個頭髮稍白,就是鄭老伯,一看見徐清出來,在他帶領下忙的跪下來,納頭便拜,一連三個,徐清都來不及扶。

  不過徐清還是疾步走來,虛扶了一下。跪拜禮在現代也還存在,不過輕易不得見,除非是走投無路求人,還有拜謝大恩。農村裡有的地方幫喪,都會有死者直親一一跪謝,受者則遠遠的扶一把算是回禮。

  七個莊漢起來又拱手作揖,徐清忙說不要多禮。鄭老漢咳嗽了一下,回頭看了一眼夥伴,得到眼神激勵之後對徐清說道:

  “老爺,老漢俺叫鄭石頭,俺們幾個都是莊子裡的農戶,家裡老小都靠著那幾畝薄田過活……”老漢頓了頓,看了一眼徐清,徐清示意他繼續說

  “朝廷把俺們的地給了您,以後俺們只能靠租老爺的地刨食了。”

  “今天我們幾戶的男人就是來問一問這些地的租法,您看……”老漢眼巴巴的望著徐清。

  徐清一路上早就思考過了,朝廷規定一丁(滿二十一歲)納糧二石,大概一百二十斤,一戶人家

  大概兩丁到三丁,三十畝耕地,好田好年景,畝產大概近三百斤。

  不過像徐莊這些地,大概就二百斤勉強。所以算起來,大概是十稅一。不過每丁還要繳納絹二丈,綿三兩,再加上各種正役,雜役,雜稅還胥吏盤剝, 農民的負擔就比較高了。農民的收入大多是地里出來的,稅收折算起來大概有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一年勞累也就是溫飽,不過這還要是清明之世。

  徐清仔細打算了,徐莊七戶人家,每丁兩石糧食,他十五石到十八石,勉強夠他家裡幾口人吃了。不過沒有多少餘糧,地主家怎麼可以沒有餘糧呢?哼……

  “朝廷是每丁兩石糧,二丈絹,綿三兩……”眾人聽到他說朝廷稅收,不由得鬆了口氣,反正這麼多年也是這麼收的,就怕加稅,可是七個莊漢馬上又把心提得老高。

  “不過嘛,我的不同,每丁兩石不變,絹和綿我不要,但是每家每戶要按照我的方法,幫我養兩頭豬……”

  “什麼?兩頭豬……”莊漢們正打算求情呢,聽到你這麼個租法,馬上在心裡算計起來。免了絹和綿,大概值六百多斤好糧,而兩頭豬餵大了才多少糧食,五百斤?而且豬最多吃些糠啊,野菜啊什麼的,省下的好糧可以給家裡吃,孩子正在長身體啊,七個漢子好歹也是當家的,左右一比較就清楚了好歹。

  “好,兩頭豬就兩頭豬……”眾人堅定的點點頭。

  “嘿嘿,大家既然沒意見,過幾天我去城裡,買頭牛給大家做苦力,只要餵飽了免費用……”徐清點點頭,豬肉可以換錢,地主不缺糧,就缺錢,而且通過後世的養豬方法改良,豬肉的品質更加好,而且便宜市場大。

  “哈?!借牛不要錢?”鄭老漢激動的吐沫四飛。

  “這可好了,農活兒可以準時幹完了……”

  “好啊,再也不用全家老小拉犁了……”

  “新老爺是大善人啊……降了租還給買牛哩!”

  “額額,還有,租子的一半可以用錢,雜糧和其它東西代替。”徐清一本正經說道。“大家以後不要叫我老爺吧,我叫徐清,小名初六……所以叫我少爺吧……”

  “少爺好……”在鄭老伯帶領下大家識趣的喊到,隨後眾人一起作揖告辭了。

  小月小如此時卻滿臉疑惑:

  “老……少爺,您免了調子(綿和絹)奴婢知道是您心善,可是……可是你要豬幹嘛,那是賤肉,長安城裡稍有身份的都不吃的……”小如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