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明王究竟要說什麼?”單飛不由問道。

  大明王盯著單飛道:“樓蘭城毀,你我均到了這世上不可思議的奇地,亦從中知曉這場戰事的起源,單大人對這些事情,自然並沒有忘記?”

  單飛心中微凜,想到樓蘭交鋒看似是樓蘭國和西域諸國、匈奴的衝突,實則是巫咸要事先清場的緣故。

  “那又如何?”單飛凝重道。

  大明王笑容中帶著神秘道:“當年我前往西域數次遭難,幸得單統領不計前嫌的出手相救,內心對單統領著實感激。”

  群臣聽大明王說的煞有其事的樣子,倒是將信將疑。楊修卻是冷笑,暗想你們繼續編,可你們難道不知道編的越多,漏洞越多的道理?到時候若被人揭穿,下不來台可是自找的。

  單飛感覺這個大明王的確不像是鬼豐,緩緩道:“大明王千里迢迢來此,自然不是為了敘說什麼感激?”

  大明王並未徑直回答,“我對鬼豐亦是心存感謝。我千里迢迢趕到這裡,就是因為對鬼豐和單大人的感激。”

  單飛更是奇怪。

  大明王又道:“敝國君王聽說樓蘭之事,不揣冒昧,特遣我前往中原找單大人商議。西域匈奴人不知死活,可西域畢竟有太多無辜的百姓,單大人一定會為他們著想,因此敝國君王想和單大人聯手,先行平定西域匈奴異端,方便日後的行事。”

  群臣譁然。

  大明王一番雲裡霧裡的話讓眾人聽的糊塗,哪怕華歆這般人物,亦是不明所以,但聽到這裡時,華歆忍不住道:“明王的意思是——安息是要和漢室聯手,合擊匈奴嗎?”

  “差不多如此。”大明王立即道。

  群臣又是喧譁,有一老者不由搖頭,低聲道:“胡鬧,胡鬧!”

  大明王冷望那搖頭之人,淡然道:“不知道閣下認為本王所言,有何問題?”

  搖頭的老者一怔,倒不想大明王向他質疑,可他並不畏懼,立即道:“想當年武帝之時,曾要聯手月氏合擊匈奴,卻因興兵遠征、勞民傷財,雖得西域、亦復失去,武帝不能之事,旁人如何能夠做到?”

  他沒說的言下之意就是,武帝劉徹雄才偉略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如今怎有人能夠做到?再說眼下中原內亂不休,又有什麼精力去管西域的事情?

  單飛感覺這人說的也有道理,不由問了句,“不知道老先生高姓大名?”

  那老者看了單飛一眼,只是冷哼一聲,卻不回答。

  華歆一旁道:“單統領,此乃孔融孔文舉,太中大夫,孔子的二十世孫。”說罷向單飛眨眨眼睛,又搖搖頭。

  他這般舉動多少有點奇怪,單飛一聽孔融之名,卻已明白華歆是在暗示他——孔融並非和他們是一個陣營的。

  單飛知道孔融是哪個,後世均因孔融讓梨的典故知曉古時有這麼個人,不過此人後來的事跡均被讓梨的鋒芒掩蓋,倒是少為人知。單飛卻知道此人素來和曹操不對付,因此對他單飛這般態度倒是不足為奇。

  “孔大人所言不過是腐生言論罷了。”大明王毫不客氣道。

  孔融雙眉微挑,諷刺道:“倒要聽聽安息使的高見!”

  大明王對單飛客客氣氣的,卻不意味著他是好脾氣。他本是安息護國明王,在安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下更是信徒無數,孔融雖有些名氣,如何會被他放在眼中?

  “武帝遠征西域,不過逞一己私慾,霸道之師,終有窮盡之時。如今我和單大人所言之事,卻是關係天下百姓的安危,孔大夫空迷權威,不思進取,不問究竟的一口否定此事,若是先人孔夫子亦是如此見地,未免讓我等大失所望。”

  孔融聽大明王開口就有質疑他先祖孔子之意,如何能不怒,“老夫倒要聽聽,安息使和單統領所行之事,如何會關係到天下百姓的安危?”

  大明王微微一笑,“這種事情,不需腐生愚儒知曉。”

  孔融怒極反笑道:“安息使自號明王,看起來卻是著實糊塗。要知道興兵遠征一事絕非尋常小事,我漢室君主知曉、必定要和臣下商議,才能決定此事。閣下故作神秘,難道亦不準備將這件事和陛下提及嗎?”

  不想大明王只是笑笑,“本王的確不準備和中原天子提及此事,此事只需單大人知曉就好。”

  群臣譁然。

  楊修更是搖頭,心道你們這般做戲實在有點兒離譜滑稽,不要說眼下這種情況,漢室出兵遠征西域一事絕無可能,哪怕就算可行,單飛又能決定什麼?

  孔融不由大笑道:“既然如此,閣下和單大人私下商量中原、安息如何聯手平定西域匈奴就好,此事若成,倒要煩勞安息使加以知會,也讓老夫知曉這世上的確有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生。”

  群臣和劉協暗笑,聽出孔融的嘲弄之意。

  單飛卻是一絲笑容都沒有,他知道大明王如果不是神經錯亂,這般說定有緣由所在。

  大明王如何聽不出孔融的嘲諷,卻不再理會孔融,只是凝望單飛道:“單大人,和這般迂腐之人辯論,無疑是在浪費生命,他終其一生,亦不過局限於個人生死,卻難知天下玄奧,可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