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中群臣比起村婦蠢夫自然高明許多,多知道什麼受命於天不太靠譜,若皇帝真的是老天的兒子,怎麼在皇帝落難的時候。老天從不開眼呢?

  伏典這時候突然說出受命於天一事,更像是試探曹操那面的風向。今日玉璽歸漢一事早在廟堂中傳開,大夥齊齊的出動,更多人是想提早的做個準備。

  曹操究竟是王莽、還是周公,沒有任何人能夠斷言!劉協肯定希望在玉璽上做些文章,曹操既然敢接,如何會想不到接下來的變數?哪怕夏侯淵、楊修之流,也是心中反覆揣摩。

  人心易變,曹操的心思更是難以琢磨。

  如今單飛一口不但否認受命於天一事,而且對皇權亦是怠慢……他傳達的難道是曹操的意思?劉協不是受命於天,難道曹操要徑直廢了劉協不成?

  眾人心中實在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伏典極為憤怒,霍然上前道:“單統領,你不覺得你在陛下面前這般說話,未免過於放肆了嗎?”

  承光殿靜寂。

  群臣默然無言。

  朝中敢公然和曹操勢力叫板的人已被曹操搞的差不多了。有點兒腦袋的人都知道,這裡的確是皇宮,不過皇宮內外有大半都是曹操的人和密探,大夥鬧翻,血濺皇宮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歷史似在重演。

  八年前,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和董貴人商量,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也就是車騎將軍董承聯絡一幫忠義,設法幹掉曹操。董承當年找的是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其中還有個份量不小的左將軍劉備。結果事情敗露,除了劉備跑的快之外,董承一幫人等盡數被曹操斬殺,懷孕的董貴人躲在深宮能如何?還不是被曹操下令絞殺!

  看似威嚴的大內在強權面前,其實也和紙糊的一樣。

  伏典是當今伏皇后的弟弟,年輕氣盛,眼下站在劉協這邊為劉協討個“公道”倒是正常,可眾人有了前車之鑑,如何會在形勢不明的情況下表明態度?

  伏完聽兒子這般呵斥單飛,不由額頭汗下,可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如何有收回來的可能?

  單飛看了伏典一眼,並沒有被激怒,“陛下問我的想法,我就如實說了出來,如實說話,也叫放肆嗎?難道一定要口是心非的言語,才叫尊重嗎?”

  伏典怔住,一時倒是無法反駁。

  劉協的一張臉青了又白,聽單飛這般說,突然笑笑,“單愛卿所言倒是深合朕意。”

  群臣均怔,不想劉協居然能忍得下來。

  劉協不但忍得下來,而且很有感慨之意,“單愛卿之言,倒讓朕想到了一件當年的往事。”

  單飛本準備交完玉璽就走人的,可聽劉協似要和他拉下家常,倒不好卷了劉協的面子,靜待劉協說下去。

  劉協回憶道:“當年董卓敗亡,李傕、郭汜掌控長安、民不聊生。朕雖貴為天子,實則和傀儡無異。”

  眾人聽劉協公然這般說,難免神色異樣。

  劉協倒是神色如常道:“朕無力反抗,心中卻對多災多難的百姓很是惦念。興平元年,三輔大旱,一斛谷居然價值數十萬,長安城人吃人之事時有發生。朕雖是天子,仍要苦求李傕、郭汜二人,才讓他們稍發善心,決定開倉放糧。侍御史侯汶負責此事,他雖是煮粥救濟百姓,長安百姓仍舊多有餓死。”

  忿忿的握拳,劉協喃喃道:“朕那時雖是年輕,不過還算有點兒頭腦,懷疑侯汶借救濟百姓之名,趁機侵占公糧。於是朕派人取豆、谷當眾煮粥,證明侯汶的確藉機侵占公糧,朕重責侯汶五十廷杖,改派他人放糧,終於讓長安城的百姓度過了危機。”

  頓了片刻,劉協幽幽嘆道:“朕成為天子多年,這是唯一讓朕想起很是舒心的事情。”

  承光殿又靜。

  有臣子眼中不由含淚,垂頭不語。

  劉協看著單飛道:“單統領適才說了,如實說話,不叫放肆,這的確一點不錯。反倒是那些口是心非,表面恭敬、暗地行著骯髒舉動之人,才讓人心冷。如果天底下儘是單統領這般人物,世上何至如此呢?”

  單飛看著劉協眉心如刀劃出般的皺紋,只是道:“陛下過譽了,我實在愧不敢當。”

  這時突然有宮人急匆匆的從殿外衝進,到了張滂身邊低語幾句。張滂略有異樣,隨即近了劉協身邊,才要耳語,劉協道:“但說無妨。朕無對他人隱瞞的事情。”

  張滂乾咳一聲道:“陛下,有貴霜國使臣求見!”

  單飛微怔。

  群臣沒有留意單飛的異樣,議論紛紛道:“什麼貴霜國,從未聽過。”有人又道:“好像是中原西南的國度……應該是個小國。”

  又有人道:“這般小國來朝有什麼目的?”

  眾人議論紛紛,卻多是不明所以。

  劉協似也有些意外,沉吟道:“華侍中博學多才,不知是否知曉貴霜國?”

  有一老臣越眾而出道:“陛下,據老臣所知,貴霜國應是當年草原月氏人之後。武帝之時,曾想派張騫聯絡月氏合攻匈奴,不想月氏早被匈奴人迫向西南而遁。月氏久安之下,再不思祖上的恥辱,拒絕了和武帝聯軍的要求。那些月氏人後來似建立了一個國度,就是貴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