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什麼?”大明王忙問。

  龍樹道:“因為那個時代的世人的思想驀地變得……變得聰明許多。”

  單飛暗自點頭,心道中原那時是百家爭鳴,身毒亦是精英薈萃,說起來也是個異數。某處有個文明爆發期不足為奇,但世界最重要的地方均是同時爆發,那就難用巧合來解釋了。

  “因此高僧認為是有人從龍宮天塔取得了超越的文明,流傳到了世間?”鬼豐一旁道。

  龍樹微有詫異的看了鬼豐一眼,合十點頭,“正是如此。據本僧認定,釋迦、老子從中所知最多,這才能或得道、或涅槃。而後來的孔子雖亦是一代大家,卻讓人多少有中規中矩之感。而孔子曾經有言語流傳後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大明王雖不知道這句話,一聽卻想當然道:“這孔子倒是謙虛之人,他說自己的知識都是刻苦學來的。”見眾人都是奇異的看著自己,大明王有些心虛,“我說的哪裡不對?”

  鬼豐、夜星沉齊聲道:“孔子的確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

  “不錯。”

  單飛那一刻心情激盪,知曉自己又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孔子此語看似謙遜,但他卻從側面認定這世上有一種人是生而知之!”

  什麼是生而知之?那就是說一出生就知道很多事情!伏藏的概念說的雖有差別,但亦是說某些人生下來不經學習,就會懂得一些極為玄奧的事情。

  龍樹微笑道:“單施主說的亦是本僧所想。”雖說是經他提醒,單飛這才恍然,但見單飛瞭然,龍樹卻比誰都要高興,“孔子此語之後,弟子還記載孔子隨後又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這聽起來像孔子認定世上沒有奇異之事……”

  “不語不代表沒有。說不準這是說孔子早知老子伏藏一事,明白這世上的奇異,因為心懷敬畏,這才知而不言,只是在言語中隱約泄漏。”鬼豐分析道:“據史書記載,孔子每有不明之事,都會虛心向老子求教,因為他知道老子對遠古文明知曉的更多。”

  眾人均是點頭,感覺鬼豐所言大有道理。

  大明王亦是明白過來,暗道慚愧,心道我自詡大明王,但在這些人的面前,和大泥王一樣。

  “可是……”

  大明王心懷敬畏道:“高僧說了這些又有什麼作用?”

  龍樹心道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要扔,你大明王若是單飛的話,本僧真不能將希望放在你的身上。

  “這說明要得窺龍宮天塔的玄奧,非有緣不可。”龍樹道:“不然哪怕孔丘那般人物,亦是無從獲得。”

  “有緣之人?”單飛見眾人都在望著自己,不由苦笑。

  龍樹雙掌合十,終道:“單施主正是有緣之人!”

  第851節 當年真相

  龍樹說到單飛是有緣之人時,倒有些擔心的神情,單飛望見不由道:“高僧所言很有道理,不知還在擔心什麼?”

  “單施主……本僧並非妄言……”龍樹感慨嘆道:“事實上,在釋迦之後,身毒失毀戒律的行為日益猖獗,就如中原孔子的言論逐漸變成權術約束世人的工具般,釋迦悲天憫人的心懷,亦被別有用心之人開始曲解利用。很多事情本心是好,但總會莫名的改變原貌。”

  “說的好!”鬼豐贊道:“大和尚,只憑這兩句見解,在這世上已算是難得之輩!”

  龍樹沒有自得,只有晦澀黯然,“正法沒落,佛門三寶亦淪為世俗之物,失戒壞律者數不勝數……”

  我那時代也是差不多,甚至更有過之,因此你也不用十分難過。

  單飛暗自搖頭時,聽龍樹又道:“正因於此,世人對釋迦真意早已不知,更或有居心叵測、或有憤世嫉俗之輩以大量偏激的言語污衊詆毀佛法,所謂的‘有緣’之語,有時候騙子說的反倒更多。”

  單飛啼笑皆非,明白了龍樹的意思,“經此一番言論,我已知道高僧並非騙子。”

  “高僧原來擔心單飛對佛教有所偏見,這才不會盡力而為?”鬼豐一旁搖頭道:“他這人其實什麼教都不信的,但他又比任何教義下的教徒都要恪守一個原則,只要本心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他就一定會去做的!”

  單飛不由向鬼豐看了眼,居然從鬼豐眼中看出親善之意,不由愣了下。

  “善哉善哉。”龍樹臉現欣慰之意,“單施主既然是這般人,那一切倒不用多說。本僧或許過於駑鈍,雖已身在龍宮天塔內,更知龍宮天塔的來歷,卻置身寶山不知如何求取,這些日子來始終一無所獲。單施主既然是單鵬將軍指定的有緣之人,想必能從中有所收穫,若到時能對本僧指點一二,本僧實在感激不盡。”

  這大和尚倒是謙虛的很,我有什麼資格指點你?

  單飛不等言語時,大明王已道:“龍樹高僧,你來這兒許多日子了?”

  “大約十數日左右。”龍樹微有不解道:“這位施主的意思是?”

  “那你一直吃什麼?”大明王一路鏖戰,實在已是飢腸轆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