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切還在劉表的掌控下?

  這些年來,劉表在荊州不是吃乾飯的,他一心在探明秘地。黃承彥和劉表不但是連襟,還是合作關係?

  做這種事情,不但要親信,還要沾親帶故才能保守秘密?

  黃承彥目光閃動,微笑道:“此地本是琴鼓山。”

  單飛對這個並不熟悉,向孫尚香望了眼,見她輕輕搖頭,單飛隨即道:“老丈起的好名字。”

  “非也非也。”

  黃承彥搖頭道:“這如何是老夫起的名字?此乃《山海經》中所載。”

  來了!

  單飛一聽《山海經》,暗想黃承彥多半要出點乾貨了。他看過《山海經》,奈何當初是當作神話來看的,並未詳細去記,哪裡想到這是一本科普書?

  再說他記憶後也是作用不大,《山海經》流傳到他那個年代,早就變的面目全非了。

  黃承彥見單飛不語,主動道:“《山海經》中記載的荊山山系,自景山起到琴鼓山止,一共有二十三座,此地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琴鼓山。”

  “等等……”單飛突然道。

  黃承彥微笑道:“不知單大人有何指教?”

  單飛真的很謙虛道:“不敢說指教,只是我有點問題不明。”他搜尋著腦海里的記憶,好奇道:“據我所知,《山海經》乃伯益記載?”見黃承彥點頭,單飛又道:“書中有海外、海內的地理記錄,又有天下諸山的記載?”

  “不錯。”黃承彥再次點頭。

  單飛質疑道:“書中記載,荊山的山系長約數千里,從西向東方排列。琴鼓山既為止處,那就絕不會還在荊山左近。”

  孫尚香對這種地理知識一竅不通,聞言茫然,真不知道單飛腦袋裡如何能裝得了這多稀奇古怪的知識。

  黃承彥撫掌笑道:“閣下看似不太明白《山海經》,聽老夫所言,一口卻道出這點謎團,足見細心之處。”

  頓了片刻,黃承彥道:“閣下可知為何會出現這點問題?”

  總不是大山在移動?

  孫尚香見過鬼斧天工的山腹移動迷局,倒是立即想到這點。她隨即又感覺太過異想天開,只怕被單飛笑話,忍住了猜測。

  單飛老老實實道:“在下真的不知,還請老丈解惑。”

  黃承彥微笑道:“這一切倒是要‘歸功’於大禹。”

  “他篡改了歷史?也篡改了《山海經》?”單飛比孫尚香知曉得多,為求知識亦不怕丟臉,開口猜測道。

  “孺子可教也!”

  黃承彥感慨道:“我等這般談論,若落在狗苟蠅營的俗人之耳,他們沒能力、沒魄力、甚至沒膽量去想,定當我等是無稽之談。好在閣下身為天女傳人,對世間奇事都有包容之想,老夫倒不嫌賣弄說說前事,不然難免有對牛彈琴之感。”

  孫尚香冷哼一聲,暗想事到如今,到哪裡都有看我不順眼的了?

  她不知道黃承彥說的“狗苟蠅營”之輩是否包括她,但想黃承彥若鐵心嫁女的話,如何會對單飛身邊的女人有好感?

  你快彈吧。

  單飛心中催促,還能故作風雅的和黃承彥把這齣戲唱下去,“多謝老丈抬愛。”

  黃承彥拉足了感喟,這才道:“閣下非同凡人,又從冥數迴轉,我亦不用拐彎抹角的敘說遠古之事。上古黃帝和蚩尤爭雄,蚩尤敗走西疆,可天下並非從此太平無事,有忠於蚩尤的勢力仍在暗中隱藏,聽聞閣下不但是天女傳人,還是巫靈兒之子,如此算來,應知直到女修之時,黃帝和蚩尤兩脈之間的明爭暗鬥從未休止。”

  單飛點點頭。

  黃承彥接著道:“只是女修在自封沉眠鄴城後,蚩尤那脈的勢力又是蠢蠢欲動,有四兇悍然造反。閣下知曉是哪四凶?”

  “共工、三苗、鯀和驩兜。”單飛毫不猶豫道。

  黃承彥讚許道:“老夫知單大人既然博學多才,定知這點。這四人見女修自封,認為天下再無人能約束他們。共工設計炸裂了天下大地,引發洪水泛濫,淹死黎民無數,而當時舜帝在征伐共工之時,感慨天下蒼生苦難,治理中原洪水時,同時派身邊親信諾向西去拯救那裡的百姓,諾這個人被那裡的百姓感激,那些人不知中原姓氏稱謂,都順口叫其‘諾啊’。”

  單飛一怔,失聲道:“諾啊?”

  第523節 二女一夫

  諾啊?還是諾亞?會是有關方舟的神話?

  這次搞大發了!

  單飛心中嘀咕,暗想無論中西方均有一場上古洪水的記錄,不過後來被很多人質疑。這些人質疑的原因就是沒記錄、沒發現,我就不信。

  對於這幫人,單飛只能客氣的說——永遠有多遠,麻煩你去多遠。

  不過單飛記得他那時有個發現,有科研團隊在山姆大叔那裡的《科學》雜誌宣布,他們在黃河上游的積石峽進行地質考察時,“偶然”發現一些特殊的碎屑。

  單飛知道這“偶然”的字眼用的很巧妙。

  他是考古學家兼職地質勘測,“有心”的地質工作者絕對也擅長考古,說是“偶然”,說不定是在掘地三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