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備半晌才道:“甘寧甘興霸少不知事,但如今早洗面做人,我雖和他話都沒說過十句,但觀人知行,只怕……此事並非甘寧所為。”

  他說話時慎重其事,無論誰聽到他所言,絕不會懷疑他的真誠之意。

  因為他評價的問心無愧。

  太史慈凝望劉備許久,這才問道:“那會是誰冒充錦帆賊行事呢?”

  劉備沉默下來,並未言語。

  太史慈轉望單飛道:“單統兵,你這麼聰明的人,覺得此事會不會和曹操有關呢?我聽說媯覽曾和江北的劉馥有過書信往來,而山越作亂的首惡費棧,也早被曹操收買!”

  第362節 孫家的禍根

  單飛一顆心打鼓般的巨震幾下。

  太史慈向劉備詢問有關錦帆賊的事情,還不讓人意外,畢竟劉備和甘寧是一個地方的,太史慈要從劉備口中得知是否甘寧為亂江東實屬正常。

  可太史慈詢問他單飛有關曹操的事情,這究竟有幾個意思?

  在常人來看,劉備不是和曹操更加熟悉嗎?太史慈應該問劉備才對!難道在太史慈心中,他單飛和曹操更熟嗎?

  單飛自江東伏外設伏圍剿山越後,對孫家人再不敢小瞧。

  孫策二十六歲前就能一統江東,孫尚香年紀比他單飛還小,居然能一刀擊退檀石沖和破軍的聯手,孫權比他不過略長數歲,但這次平定山越,早露出老辣沉穩的手段。

  就算那個從未謀面的孫翊,和他年紀仿佛,但人家小小的年紀,把妹的手段一流,他單飛那時候,還在玩泥巴認古董,哪有旁的心思?

  孫家人各個都是怪胎。

  單飛心懷此念,對太史慈的詢問倒不敢等閒視之。他雖然低調的從未顯露身份,但劉備、張飛早就知曉他的底細,會泄漏他身份的人也是有的。

  孫家人是否早對他的身份有了疑心,甚至已然調查過?

  神色不變,單飛故作皺眉道:“曹操也在圖謀江東嗎?”

  太史慈凝望單飛良久,“單統兵,破虜將軍一統江東的前後,曹操都沒放棄過分化江東的念頭。而江東山越受曹操封賞的人也是難以盡數,費棧就是其中的一個。據我等消息,曹操封費棧為蘄春太守,甚至授其朝廷印綬。”

  劉備一旁道:“曹操此舉只怕不是為了江東百姓,而只想讓江東重趨分裂,百姓日陷苦難。”對於曹操,劉備倒也不吝評價。

  山谷又靜。

  單飛沒辯解什麼,他對曹操使用這種方法也沒什麼意外。

  自古打著平定天下的旗號卻手段無不用極的人多了,老曹也不例外。

  都說諸葛亮未出茅廬,已定天下三分之計,那曹操這種人物,又如何會不制定平定天下的策略?

  討遼東、收荊州,轉下江東,早是曹營集團的既定計劃。

  江東日漸勢大,就算郭嘉沒有出手幹掉孫策,可以曹操的聰明,分化江東的心思肯定沒有消停過。

  曹操能收復黑山軍去對付袁紹,怎會不借用山越的勢力對付江東?只要山越不停作亂,江東無力擴張,老曹再取江東,就會省了很多氣力。

  不過單飛只知道媯覽有意聯繫曹操,倒沒想到費棧居然也是受曹操的指使。怪不得石來一直沒有再出面,石來到底想著什麼?老曹要是知道他單飛幫助江東大破了山越的兵馬,對他又會是怎樣的態度?

  心中驀地顫了下,單飛突然想到當初山谷伏擊戰中,那個和一蝠一山一起出手對付他的那人是哪個了。

  是荀奇!

  只有荀奇才會對他有那麼由來已久的恨。

  他當時覺得那人很是熟悉,一直沒有想到荀奇,實在是因為沒有想到曹營中人會和山越攪在一起,但如今想來終於恍然。

  曹操鼓動山越給孫家添亂,派發丘中郎將前來協助不正是理所當然?

  這筆帳也夠爛的,一時間怎麼能算的明白?

  見單飛始終沉默,太史慈突道:“兩位可知我為何將這些事情說了出來?”

  劉備、單飛雖是心中無愧,不過均想自己來此難保不被對方認作是敵手派來的臥底,太史慈不是蠢的,話有暗指,難道這時候準備攤牌動手不成?

  見二人不語,太史慈神色苦澀,輕輕嘆口氣道:“我想告訴二位,人心狡詐,還請兩位小心防範。”

  單飛和劉備均是一怔,太史慈若是翻臉,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可他們沒想到太史慈居然沒有追究的含義,反倒像有提醒他們的意思。

  遠望山峰如削鑄般,太史慈喃喃道:“人心狡詐,可終究還有讓人信得過的兄弟。”目光緩緩從劉備、單飛身上掠過,太史慈輕聲道:“劉將軍,當初你所帶人手不過數千,我知道很多人都勸你莫要自損實力,可你還堅持出兵,那一刻起,太史慈對你已是心服口服。”

  劉備沉默片刻,鼻樑微酸道:“太史兄言重了。”

  他素好仁義,當初在北海,面對數萬的黃巾軍,仍舊力排眾議的出兵為孔融解圍,實則是因為一腔的俠膽意氣,不想辜負賞識之人的期待。這些年來,他著實以仁義為先,但心中卻是難免困惑——為何好人總沒有好的結局?每次聽張飛抱怨讓他換種方式活活,他心中孤憤中夾雜著心酸,執著中帶著惘然,不知道是否還要堅持下去。可聽到太史慈一言,他又感覺以往的所為,或許在旁人眼中傻了些,但終究值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