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據歷史記載,太史慈這傢伙好像沒幾年活頭了?

  單飛想到這裡,心中微凜,他見太史慈威風凜凜的模樣,實在想不出他怎麼會病死?

  太史慈見單飛默然不語,沉聲道:“單統兵莫非不肯原諒太史慈嗎?”

  朱然驚得額頭都在冒汗,幾乎想替單飛原諒太史慈。

  單飛終於笑道:“太史將軍實在言重了,人生怎麼會沒有誤會?當初的一點小事,不足掛齒,更不值得放在心上。眼下只要太史將軍是在為民平亂,單飛就不會退縮。”

  至於別的事情,我可是說走就走的。

  他說的圓滑,太史慈卻認為他已答應和解,神色微喜,轉瞬望向劉備道:“太史慈此生佩服的人不多,劉將軍就是其中的一個。如今江東危機在前,劉將軍素來仁義,想必此刻定會再助我等一臂之力。”

  劉備微笑道:“我和單統兵出來的時候,就準備隨單統兵同進退,又怎會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朱然這時已從陸遜口中知道劉備是哪個。

  看人是看氣質的。

  劉備雖然一直沉默,朱然見這人神色從容,就知道這人絕對不凡。等知道這人是劉備時,朱然心中著實吃驚。

  如今聽劉備的口氣,居然在看單飛的決定,朱然實在不能不對單飛另眼相看。

  太史慈聞言精神大振,旁人不知劉備的能力,可當初他和劉備在北海出生入死,知道劉備不止仁義,領軍能力更是沒得說,有劉備幫手,他知道擊敗詭異的山越又多了成把握。

  “劉將軍還如當年般的痛快。如今算來,太史慈已欠劉將軍兩個人情,這次迴轉後,太史慈無論如何,都會力撐劉將軍的主張。”

  太史慈和孫河等人不同,他是半路歸順孫家,暗想打天下本來就是分分合合,有得有損,眼下曹操勢力強大的難以想像,孫家雖是能人亦多,但比起曹操還是很有遜色,既然如此,聯合劉表對抗曹操也是可行的方法。

  至於滅了曹操後又該如何,那倒是以後的事情。

  劉備微微一笑,“無論事成與否,太史將軍的這番心意,我總是銘記在心。”

  太史慈哈哈笑道:“是我該多謝劉將軍才對。”他轉望朱然道:“朱縣令,秣陵的山越雖撤,但如今你想必已然知道,這件事並不簡單。”

  朱然道:“不知太史將軍有何吩咐?”

  太史慈早有計算道:“山越這次舉動極為特異,我只怕我等趕赴江乘,他們又會來騷擾秣陵。”

  朱然心中微震,謹慎道:“那我會讓城中百姓謹慎出入城中,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如此最好不過。”太史慈眼中閃過分讚許,沉聲道:“若我估計不錯的話,圍困秣陵的山越東撤應是往江乘之地。江乘如今形勢更是危機,如今江乘是由哪個鎮守?”

  朱然應聲道:“是吳奮。”

  太史慈目光微閃,“吳奮為人謹慎沉穩,頗有父風,有他鎮守江乘,一時倒不虞賊兵攻破城池,不過我等還宜迅疾出馬平定山越,還江乘百姓以太平。朱縣令,我等這就前往江乘,還望你多加小心。”

  他說罷一擺手,再不廢話,當先出了秣陵城。

  陸遜等人精神振奮,立即跟隨太史慈出城整頓兵馬,只有單飛暗自嘆口氣,但終究還是翻身上馬跟隨眾人前行。

  朱然見太史慈、劉備對答之間豪情奔放,出征亦是豪氣十足,心中有熱血涌動,倒恨不得如陸遜般跟隨太史慈上陣領兵殺敵。

  可理智終於戰勝了衝動,朱然目送眾人遠去,很快吩咐道:“立即緊閉城門,無本縣令的命令,誰都不得擅自出城。”

  ×××

  眾丹陽兵驀得太史慈帶兵來援,均是士氣大振。

  太史慈居然不搶領兵之責,只率本部隨陸遜之部前行。陸遜身後有幾個行家看著,更是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不過行軍正確的策略都是明紀律,重消息,再由統領根據形勢隨機而變。加個太史慈強援後,陸遜不改謹慎的作風,甚至加派游騎前哨的數量,防備對方路上再來偷襲。

  一路上風平浪靜,不要說狙擊,就連山越的影子都難看到。

  若不是查看到沿路的馬糞蹄痕,知道山越正向東方撤退,眾人根本難想前方會有大批的山越出沒。

  賊兵聲勢浩大又是狡詐,陸遜暗想凡戰者,都是以正合,以奇勝,如今對方雖是神鬼莫測,但我等只要穩妥行軍推近,和他們正面交鋒,有太史將軍奇兵幫手,對戰山越不難……

  他知道太史慈跟隨孫策多年,馬上步下都是精熟,太史慈所率的鐵騎更是跟隨太史慈多年,若論作戰能力,絕對遠勝尋常騎兵,甚至比起丹陽青巾也不遜色。

  丹陽騎兵並非丹陽青巾。

  陸遜知道丹陽青巾本是孫堅手下四桿槍的頭桿槍程普所訓,眼下正被孫權親自統領,肯定不可能來江乘平叛。

  但有媲美丹陽青巾的太史鐵騎,己方實力遽增,雖不過千餘騎兵,但絕對不怵山越萬人。

  不過山越突然撤退,倒讓陸遜很是奇怪。

  他和太史慈、單飛等人商議此事時,徐元、傅嬰認為山越撤兵可能是因為知道丹陽來援,要聚兵一處再和他們一決死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