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單飛看了眼天色,見黃昏已近,吩咐道:“那我等先占據這險要,等接應後軍度過險隘後合兵前進如何?”

  眾人均是點頭,就連劉備、魏延都感覺此法極為穩妥。

  秣陵、江乘再急,可這面總得有命去救才行。這一戰讓全部人都有如履薄冰之感,知道山越狡猾,人家用的不會是圍城打援的方法吧?可別城圍還沒有解呢,援軍就死個乾淨,豈不是天大的冤枉?

  徐元、傅嬰明白這點,也不敢堅持急急行軍。

  眾人既然沒有異議,陸遜當下安排手下守住扼要,清查周圍的環境。等陸遜親領丹陽兵入了險道後,眾人見前方出口處早有大石阻路,路中蒺藜遍地,顯是專門對付騎兵所用,更是驚心。

  幸好他們在入口外解決了戰鬥,如果是真的沖入這裡,被山越據險夾擊,只怕除少數人外,盡數都要葬身此地。

  陸遜讓兵士清理了險道的埋伏,搬開大石,又派人兩頭守住要道。

  果如陸遜所料,李宇軒帶兵夜半趕至,等兵合一處時,眾人警惕的過了一晚,平安無事。

  翌日,陸遜如前法行軍,單飛更是派趙一羽、孫輕進入游騎,暗想這兩人武功好,跑的又快,這時候不發揮力量更待何時?

  丹陽軍三更起灶,天一放亮再次前行。等日上三竿時,眾人雖未出連綿的群山,可前方地勢終於開闊起來。

  游騎不斷有消息送達,前方居然再沒有山越埋伏。

  等近晌午時,丹陽兵出了群山,前方始現平原。眾人精神大振,暗想就算再有山越前來,這是他們擅長的地勢,絕不會束手束腳。

  陸遜亦知這點,加快了行軍速度,但知道如今已近秣陵縣,隨時準備接戰。

  可眾人行進的途中,偏偏人影都少見一個。遠遠處地勢平坦,開闊的農家田地已現,均被摧殘的不像模樣。

  一見大量農田,就算單飛都猜到,秣陵肯定相距不遠了。

  等游騎再次迴轉,陸遜未問先看那游騎的臉色,見他又驚又喜的模樣,皺眉道:“怎麼了?”

  游騎神色驚奇有情可原,喜悅又是為了什麼?

  總不是為了要開打了。

  那游騎大聲道:“啟稟單統兵和陸校尉,圍困秣陵城的山越竟然……竟然消失不見了。”

  眾人怔住。

  那游騎又道:“他們具體去了哪裡,我等尚不知曉。但前哨絕對確定此事,眼下秣陵城危險解除,前哨正要入城打探。”

  眾人倒和那游騎一樣,即驚且喜!

  山越居然走了?

  那我等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

  可山越氣勢洶洶的作亂,老謀深算的伏擊援軍,突然又離開了秣陵,究竟有什麼目的?

  陸遜心中費解,遲疑道:“單統兵,你覺得眼下……”

  單飛也是心中困惑,可知道這時候除了去看看,也沒別的辦法。他又不是神算子,天知道敵人想著什麼。

  “去看看再說。”

  “單統兵所言極是。”陸遜贊同道。

  你小子不是看山越難纏,知道這場仗未見得穩贏,這才一改當初指揮若定的大將之風,做什麼都要問我一句,然後準備推責吧?

  單飛感覺陸遜不過一日的光景,態度轉彎的厲害,懷疑的看了陸遜一眼。

  陸遜這種人日後能有作為,這說明頭腦是夠用的。陸遜和龐統一樣,眼下欠缺的不過是火候和磨練,咱可不能總是用老眼光來看待。

  單飛有龐統的前車之鑑,自認絕不能重蹈覆轍。

  陸遜倒不是想推責,卻是真心向單飛請教。

  很多人的信心往往是從別人那裡獲得,陸遜見單飛這般能力,還是不肯隨便發表意見,不知道單飛是甩鍋的習慣,只以為單飛骨子裡的謙遜。陸遜心中佩服,倒是自此一改內心孤傲的性情,真正開始謙遜起來。

  眾人加快速度行軍,日偏西時,終於到了秣陵縣城前。

  秣陵城門緊閉,城外影子都不見一個,雖沒有大軍圍困的跡象,不過眾人一見城前人糞馬糞凌亂的模樣,知道這裡的確曾有亂軍駐紮。

  陸遜到了城下,不等抬頭呼叫,就聽城頭有人叫道:“城下可是陸伯言嗎?”

  心中微怔,陸遜定睛向城頭上望去,倒有些驚喜道:“城上莫非是義封兄?”

  單飛見陸遜叫的親熱,一時間不知道義封兄是哪個?只看到城頭喊話那人看起來極為年輕的模樣。

  城上那人笑道:“有丹陽游騎前來,說是伯言兄所遣,我還有些不信,卻不想到是真的,來呀,快開城門。”

  陸遜見單飛不解的樣子,低聲道:“單統兵,此人姓朱字然,字義封,本是朱治將軍的養子。”

  見單飛眉宇微動,陸遜立即道:“單統兵想必聽過朱治將軍?”

  我不但聽過朱治、還知道朱然呢。

  單飛對這些人的字不算熟知,但一聽陸遜說起朱治和朱然的名字,倒並不陌生。

  朱治算是江東的老臣子,和孫河般,都是在孫堅起兵時跟隨了孫堅,孫堅死後又跟隨孫策、孫權。

  這些人的聲名對後人而言倒不是家喻戶曉,但對孫家來說,絕對是忠心耿耿的基石。

  而朱然被世人所知,更多是演義中說的朱然隨呂蒙捉住了關羽,然後在夷陵之戰追擊劉備時,卻被趕來的趙雲一槍刺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