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蓮花、烏青他們不知道單飛說什麼,可曹丕如何不知?

  這句話說了他父親曹操的兩件舊事。

  五色棒一事是說昔日曹操尚年輕,被舉孝廉後入洛陽為郎,隨即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

  這個職位在單飛眼中相當於京城治安辦的主管,而曹操一上任可能是受了剃頭匠的啟發,造了十多根五色大棒子,然後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通告全城——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結果古今一同,就有人覺得老爸是李剛一定要頂風作案,當年皇帝有個最寵信的宦官蹇碩,他的叔父蹇圖拿曹操的法令當作個屁,執意違禁夜行,現代人喜歡坑爹,蹇圖可能想坑下侄子,可沒想到沒坑到侄子自己反倒掉坑裡了,曹操殺雞儆猴,抓住蹇圖,用五色棒活活打死,威震洛陽!

  那時曹操不過二十三歲。

  征戰張秀一事是說曹操在征伐張秀時,行軍途中見麥子已熟,百姓畏懼兵至不敢割麥子,曹操就讓人通告鄉親父老——咱是為民除害來了,當然不能當害蟲,不會壞你們的麥田,你們儘管割吧,有官兵踐踏麥田的一律斬殺。

  結果是曹操的馬被鳥驚了,誤入麥田,說是要自刎,結果當然是曹操沒有自殺,只是割鬍鬚代首,警告全軍。

  全軍一時為之肅然,沒有人敢再抗軍令。

  其實第一件事如果說是曹操很有些熱血的話,第二件事倒很像是某些官方寫通稿的擺拍,單飛見慣了世面,對這些事情當然不會表面去看。

  但這裡是許都城,很多事還是要看表面的!

  許都城天子腳下,規矩是曹操立下的,曹操當然不會允許任何人驚擾百姓——最少表面是這樣的。

  曹丕這麼肆無忌憚,他娘會知道,但他爹多半不知,曹操若是知曉的話,不說一頓板子,對曹丕一番臭罵總是在所難免——你作死也離遠點去作,不要在許都城裡給老子上眼藥。

  惹事後叫囂著我爸是李剛的,絕不是真正的官二代,反倒會讓官二代傳為笑柄,真正聰明的官二代能惹事,但也肯定有平事的腦袋。

  曹丕在奪儲之爭幹得過曹植,這說明他不是魯莽之輩。

  單飛知曉史實,更知世故,知道面對的是曹丕後,雖不會退縮,但立即轉變了策略。

  硬抗叫死理是不行的,雖然他沒錯,但退縮像個縮頭烏龜的更不可取,官場之上從來沒有人會因為你變成縮頭烏龜而看得起你。

  有了問題怎麼來平事才是他們最看重的能力。

  等我有實力了再來扁你,一直貫徹這種想法的人很少再會有什麼真正的實力。

  審時度勢本身就是一種實力。

  呂布戰鬥力高吧?但綜合實力顯然是偏下,不然也不會被人吊死在白門樓。

  問題擺在你面前,需要的是你當機立斷的解決,而不是自欺欺人的逃避。

  曹丕很有分猶豫。

  賽馬這事兒本來是小事,就算城防將軍看到也不過嘻嘻哈哈,一笑了之,普通百姓更不敢說些什麼,這就養成他在許都城恣意縱馬的習慣,可他沒想到今日竟有人較了真。

  他一生中最敬的是娘親,最怕的卻是老子,見單飛侃侃而談,言談不俗,認定此人雖是個家奴,但只怕是個有點學問的家奴。

  家奴有文化,流氓都害怕。

  都說窮文富武,可在這個年代能讀書的也不是一般人,更不要說一個家奴。

  有才的家奴多是出自有點底蘊的家族,曹丕沒看到單飛衣角的曹字,但知道這事若是激化出去,傳到父親耳中,那事情就絕不是容易解決的了。

  老爹眼下最疼的兒子不是他曹丕,若是因為這件事責罰他,就算老娘哭著為他求情,折騰一番來去,更加的沒趣。

  能不出手還是不要出手,不但掉價還有可能沒法擦屁股。

  但這口氣怎麼可忍?

  曹丕心思轉動,聽身邊那少年吃吃說什麼無法無天,曹丕不由心中一動,喃喃道:“還真的有點無法無天了。”

  他身邊那長著鬥雞眼的少年叫做夏侯懋,是夏侯惇的次子,和他自幼交好,只是有頭沒腦。

  夏侯懋一聽世子這麼說,立即道:“那我替世子教訓他。”他倒是說出手就出手,一勒馬韁,馬兒才上兩步,夏侯懋一鞭子就抽了出去。

  眾人譁然。

  單飛早在夏侯懋催馬之前就退後兩步,正好躲開一鞭,心中微凜,暗想曹丕到底還是曹操的兒子,顯然比那種坑爹的貨色強得多,曹丕不出手,卻讓身邊人的動手,一來顧及身份,二來萬一有什麼問題,自然可推的一乾二淨。

  夏侯懋一鞭抽空,臉上一熱,暗想若連個家奴也對付不了,自己以後還怎麼跟著世子來混?

  他長雙鬥雞眼,很怕世子嘲笑他抽偏,厲喝聲中,夏侯懋還想再次揚鞭,不等甩出時,一人嬌叱道:“住手!”

  眾人一怔。

  曹丕都是有些詫異,不知道在這洛陽城,除了不開眼的單飛,還有哪個會管這種閒事?扭頭望去,曹丕嘴角反倒露出分微笑,“曹寧兒,怎麼是你?”

  喝止之人正是大小姐曹寧兒。

  曹洪和曹操是兄弟,曹寧兒和曹丕是堂兄妹的關係,自然熟絡非常,夏侯懋見是曹寧兒,自然也是認得,眼珠子轉轉叫道:“曹寧兒,你認識這個家奴嗎?難道他是你家的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