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烏善也心潮起伏,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擦了擦彎刀上沾染的黃金家族的血,沉聲道:「還愣著幹什麼?將大汗首級割下來,然後將大汗的屍首埋了吧!」

  有千戶咬牙上前割下了達延汗的首級,後面的金刀護衛開始掘地,準備挖個坑將達延汗埋了!總不能讓他暴屍荒野,成為了野狼的嘴中肉。

  烏善下令將所有的騎兵都聚集了起來,那些草原漢子們仍然一臉恐慌之色,一窩蜂的涌了上來。

  烏善跳到了馬上,俯視著數千人,揚聲道:「弟兄們,咱們已經沒有了活路!咱們為什麼離開了瓦剌?因為瓦剌的克舍要殺打汗,將大汗的人頭送到大明換取富貴!」

  「咱們既受到大明的追殺,還受到瓦剌的追殺,咱們已經是窮途末路。大汗要帶著咱們流浪大漠,大漠啊!咱們若是跟著流浪大漠,咱們就都得死在大漠上!」

  「咱們也想活命啊!咱們也不想死啊!你們想死嗎?怎麼辦?還有沒有活路?」

  「活路還是有的!那就是殺了大汗投降大明,這是咱們唯一的活路!你們是想去大漠過朝不保夕的日子,還是想隨著我去投降大明,過有牛羊馬匹有女人的好日子?」

  其實這些日子以來,這些普通的騎兵們心中又怎麼會沒有恐懼,對未來的恐懼,現在聽到烏善的話紛紛叫了起來:「投降大明!投降大明!」

  (本章完)

  第1307章 功大於過

  跟著張知節鎮守大寧城的草原部族倒是十分安穩,畢竟他們都是更傾向於大明的草原部族。

  所以張知節說是鎮守大寧,其實還真沒什麼事做。具體內務有姜懷信處理,張知節在大寧也待不了多久,所以除非有大事否則他都交給了姜懷信處理。

  因為張知節的到來,大寧城的互市又重新變得興盛起來,張知節閒著沒事就到處溜達溜達。相比張知節的悠哉悠哉,匯聚在大寧城的部族頭領們就沒有張知節這麼悠閒了。

  他們十分掛心前方的戰事,雖然有張知節坐鎮大寧,他們都堅信瓦剌最終會失敗,但那是基於對張知節的信任而不是對王崇的信任。

  所以他們還是對前方的戰事有些擔心,相比他們其實更擔心的是姜懷信,就在他們日夜擔心的時候,王崇帶領大軍返回了大寧城。

  大軍接近大寧城立即就引起了轟動,因為如今整個宣府最引人矚目的事就是和瓦剌的戰事了。王崇的大軍看起來有些悽慘,讓人見了不知道到底是勝了還是敗了。

  張知節還在互市里瞎逛呢,聽到錦衣衛的急報這才知道大軍已經回到大寧城了。旁邊的千戶好奇道:「也不知道勝了還是?」

  錦衣衛小聲道:「這個卑職也不知道,只是見到大軍回返了就急著回來報信了,不過,大軍看起來折損不小!」

  周圍的人圈都目光一凝,張知節笑道:「一定是凱旋而歸,不過,看來王崇這一仗打的也不容易!走,回去慶功去!」

  若是王崇兵敗了的話,一定不會這樣悄無聲息的回城,因為瓦剌肯定會攜大勝之威進逼大寧,大寧早就緊張起來了。

  張知節從衛城趕到大寧城的時候已經能初步感受到大寧城的氣氛了,隨著王崇的大軍抵達大寧城,勝利的消息也迅速傳開了。

  朝廷的大軍擊敗了瓦剌的三萬鐵騎,只這一句就夠了,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人都開始高興起來。

  大寧衛的官衙籠罩在一片興奮的氛圍當中,姜懷信興奮的拉著王崇道:「好,真是太好了!王將軍一舉擊潰瓦剌的三萬鐵騎可謂功莫大焉,一舉穩固了邊鎮的大好形勢!」

  王崇連忙謙遜了幾句,姜懷信這才注意到王崇的面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喜色,笑問道:「怎麼了?打了勝仗這是大喜事啊!」

  王崇輕嘆道:「這次場大戰雖然擊敗了瓦剌的騎兵,但是我軍也傷亡不小,我心中甚是自責,若是總督大人親自領軍的話,當不至於此!」

  姜懷信聽了心裡鬆了一口氣,剛才他還以為是什麼事呢,嚇了他一跳。相比王崇,姜懷信更注重結果,只要此戰打贏了,那對邊鎮形勢的穩固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姜懷信對於王崇拿自己和總督大人比有些不以為然,不過姜懷信還是安慰道:「王將軍不要妄自菲薄,畢竟將軍對火槍陣還不是很熟悉,能一舉擊潰瓦剌的三萬鐵騎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聽了姜懷信的話,王崇也只是稍微好受了一點,並未完全釋懷,因為他更在意的是總督大人的態度,現在他還不知道總督大人會如何看待這場大戰。

  相比姜懷信和王崇這裡,那些草原部族那邊就熱鬧的多了。此時留守大寧城的部族頭領和出征的部族頭領正三三兩兩的嘰里呱啦說著呢,當然說的都是蒙古話。

  沒有隨同出征的草原部族頭領自然對這次大戰的過程十分關注。雖然王崇領軍大敗瓦剌也不算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但是仍然讓他們感到十分震動。

  這對於草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為草原上沒有一個部族能夠和瓦剌抗衡,甚至幾個大部族聯合起來才能勉強和瓦剌抗衡。

  現在王崇帶著宣府軍大敗瓦剌的騎兵就意味著宣府對草原的震懾更強了!若是草原上的部族有任何意動的話,根本就不用朝廷另外調動兵馬,只是宣府軍就能迅速出擊扑殺意動的部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