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知節笑道:「皇上,當時讓達延汗僥倖逃脫了,達延汗肯定不會甘心,他想要捲土重來也並不讓人意外,這對草原上的部族也是一場考驗!」

  「能夠檢驗出來草原上的部族是不是真心歸順,只要除去那些不歸屬的部族,草原也能徹底歸心安穩下來!」

  正德皇帝聞言振奮道:「不錯,如今草原上就已經這麼多部族歸順了,借這個機會在整頓一下草原,那草原就徹底歸順朝廷了!」

  「雖然朝廷在遼東用兵,但是只徵調了五千火槍兵,對於朝廷負擔不大,完全可以增兵草原!」

  楊廷和等人思慮了一下,若是增兵草原的話確實對朝廷的負擔不大。而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能讓張知節開創的大好局面功虧一簣。

  楊廷和等人正要出言贊同,張知節已經笑道:「皇上,何須增兵草原?如今草原已經是一盤散沙,即便是有重新投靠達延汗的部族也人心惶惶,形成不了多少戰力!」

  「至於瓦剌,雖然這些年休養生息實力恢復了不少,但是相比曾經韃靼遠遠不及。如今宣府的兵馬經過幾次大戰的洗禮,兵鋒強盛,再加上能從不少草原部族徵調騎兵,區區瓦剌加上喪家之犬的達延汗,只靠宣府的兵力已經足夠了!」

  楊廷和等人聞言大喜,若是不用朝廷增調兵力,只動用宣府的兵力,那朝廷的開支也會減少很多!

  而且他們對於張知節的判斷還是很信任的,畢竟張知節橫掃草原對那裡的情形更加了解。

  楊廷和笑道:「小侯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當初只帶著數萬火槍兵就能在宣府城下大破韃靼的四萬鐵騎,如今宣府兵力強盛,要對戰勢弱的瓦剌自然不在話下。」

  張知節聞言有點懵,他並沒有再征戰草原的念頭。他覺得只是王崇帶著宣府的大軍就足以應付瓦剌了。他分析了這麼多,意思就是不去管它,放手讓宣府巡撫和總兵隨即應變就是。

  哪想到楊廷和竟然想讓他再次奔赴草原。其實楊廷和他們這樣想也沒錯,畢竟張知節輕而易舉的就滅了盛極一時的韃靼,如今若是張知節親自出馬再征草原的話,打敗瓦剌也有十足的把握。

  若是別人領兵的話,那變數太大,相比把握十足的張知節,楊廷和他們自然還是更傾向於張知節領兵。

  張知節笑道:「宣府總兵王崇鎮守邊鎮多年,對草原也極為了解,通曉兵事,能征善戰,此次瓦剌起兵進犯有王總兵就足夠了!」

  楊廷和等人聽了一怔,張知節竟然不欲領兵再征草原。雖然王崇確實鎮守邊鎮多年,善知兵事,但是肯定也沒法和張知節相比,要不然就不會這麼多年來屢屢有掠邊發生了。

  正德皇帝聽了也怔了怔,他心裡自然也想著讓張知節出征草原,因為他對別人並不信任。這可是關於征服草原的大業,若是此次兵敗的話,反而容易讓草原上的部族再次離心,很可能會喪失大好局面。

  他對其他的將領並不信任,但是對於張知節的話卻十分信任,聽到張知節說王崇就足以應付,他就又有些遲疑了。雖然不信任王崇的領兵能力,但是他卻信任張知節的眼光。

  而且他也知道張知節並不會置草原的安危於不顧,更重要的是張知節也剛剛回京也沒有多久,他也不欲再次讓張知節奔波。

  就在正德皇帝糾結的時候,楊廷和已經出言道:「國公,草原之事非同小可,如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正是趁機鞏固的時候,一旦功成就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大業!」

  「國公掃蕩草原,威名赫赫,國公若能親臨草原,必能震懾所有部族,削弱瓦剌士氣,方能有十全的把握!我們也知道國公剛剛回京,也不忍讓國公再次奔波勞累,只是事關江山穩固,黎民社稷,還請國公三思啊!」

  張知節聞言苦笑道:「閣老言重了,我沒有請命出征倒不是因為勞累奔波,而是想著讓草原上的將領們樹立威信,只有那些將領們樹立了威信,才能保證草原的長治久安。」

  楊廷和等人聞言倒也明白了張知節的苦心,確實如同張知節所說的那樣,只有邊軍的將士也樹立威信了,才能讓草原上的部族不敢生出異心來。

  所以這還真是兩難的選擇,不讓張知節出征吧,他們心裡沒底,如是讓張知節出征的話,又不利於邊軍的將領樹立威信。

  (本章完)

  第1284章 兩全其美

  聽了張知節的話,正德皇帝他們心中也感嘆張知節用心良苦。正德皇帝聽完之後,感嘆道:「就沒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楊廷和想了想笑道:「皇上,兩全齊美的辦法倒也不是沒有!」

  正德皇帝喜道:「哦?真有兩全齊美的辦法?楊閣老快快道來!」

  楊廷和看了一眼張知節笑道:「皇上,雖是兩全齊美,倒還得勞煩昌國公前往宣府坐鎮!由王總兵領兵出戰,這樣就能讓邊鎮將領樹立威信。而昌國公坐鎮宣府,能夠震懾草原諸部,讓王總兵沒有後顧之憂!」

  「而且若是戰事不順,昌國公就在邊鎮亦可親自帶兵征戰,這不是一舉數得嗎?」

  楊廷和的話說完之後,大殿內的重臣們俱都頷首,楊廷和這個建議可謂是解決了所有的擔憂。

  由張知節坐鎮宣府能夠穩定後方讓王崇沒有後顧之憂,而只要王崇帶兵打敗了瓦剌就能在草原上樹立威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