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一開始的瓦剌就時常侵邊,到現在的達延汗一統草原,更是時常掠邊!本督受命總督宣大,就遇到了達延汗率四萬鐵騎進犯宣府!」

  「本督在宣大的時間不長,但是也深深的體會到了戰爭給草原和大明的子民帶來的苦難。所以本督致力於解決紛爭,給草原和大明帶來和平!」

  「本督這次出征草原就是為了剷除達延汗為首的暴亂勢力,他們就是掠邊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不過好在如今達延汗已經兵敗逃走,察哈爾部、喀爾喀部也已經伏法受誅!」

  下面的部族頭領們只是靜靜的聽著,不知道他們心中是怎麼樣想的。張知節起身高聲道:「這是好事,這是有利於草原和平的大好事!」

  第1238章 一唱一和

  且不說這些部族頭領是怎麼想的,張知節自己都覺得這些話有些無恥,站在大明的角度上當然是好事,但是在草原人看來這就怕是與侵略無異。

  不過拳頭大就是硬道理,在張知節說完之後,齊齊克立即出言附和道:「總督大人說的極是,達延汗屢興戰端,給草原帶來了諸多苦難。總督大人興仁義之師,給草原帶來了安寧!」

  錫伯等部族頭領也紛紛出言附和,沒辦法,他們已經站在了大明的這一邊,唯一一條道走到黑了。齊齊克等人紛紛出言贊同之後,一些小部族頭領也不再遲疑,紛紛出言附和。

  到最後那些大部族頭領也都開始附和了,沒辦法如今人為刀俎,他們為魚肉。開始的時候這位大明總督輕描淡寫、毫不在意的就下令屠了幾個部族。

  如果他們也沒有出言附和,最終觸怒了這位大明總督,然後總督大人輕輕揮一揮手,毫不在意的就下令屠了,那他們的部族就真的被屠了。因為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連大半個草原聯合起來都不是火槍陣的對手。

  見到這些部族頭領們都紛紛出言附和,張知節還是十分欣慰的,很識趣啊,果然不論是什麼時候,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不服就打到你不得不服。

  張知節滿意的接著道:「雖然草原上的毒瘤已經被剷除了,但是草原還是很難徹底安定下來,想到這裡本督就憂心不已!」

  古實坐在那裡聽著,並沒有發表什麼態度,但是心中卻已經開始誹謗了,把憂心不已說的一本正經,你倒是做個憂心不已的表情出來啊!

  張知節確實沒有做出什麼憂心不已的表情,因為沒有必要,反正做了也不會有人信,他就是掉兩滴眼淚都不會有人信的。

  不過齊齊克等人卻都一副信了的表情,張知節接著道:「為了草原的百姓,本督就要和你們商量一下,怎麼樣才能讓草原的百姓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

  那些部族的頭領聽了不由面面相覷,怎麼樣讓草原上的百姓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其實他們很想說只要大明的大軍撤走了,他們就能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不過沒人敢開口說。

  齊齊克聽了接口道:「總督大人英明神武,想必一定會有對策,讓草原的百姓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

  張知節擺手笑吟吟道:「本督不過是一個粗人,哪有什麼對策!不過,如今大明在皇上的治理下倒是國泰民安,百姓都過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最後一句話似有深意,大帳里落針可聞,這些部族的頭領也不傻,他們都能聽的出來張知節話中的弦外之音。但是卻沒有人敢開口說什麼,就連齊齊克都咬了咬牙沒敢開口。

  張知節笑吟吟的環顧四周,大帳里的頭領們一個個的低頭垂目,特別是感覺到張知節的目光之後,更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大帳里一時間安靜了下來,古實哈屯幽幽道:「我雖一直在草原上,對於大明如今的情形倒也聽說過,聽說大明皇帝勵精圖治,先平內亂而後開海通商,巨舟揚帆海上,水師威服四海,國泰民安,是幾百年來未曾出現的盛世太平景象!」

  下面低頭垂目的頭領們一個個都吃驚的抬起了頭,剛剛發話的竟然是古實哈屯!很顯然,古實哈屯是站在了張知節的這一邊!雖然古實哈屯不像滿都海一樣威服草原,但是她畢竟是草原的哈屯!在達延汗狼狽而逃不知所蹤的情形下,古實哈屯是名義上草原的地位最高的人!

  張知節笑道:「哈屯聽說的都是真的,自從開海以來,大明國力確實蒸蒸日上,單去年市舶司一年的稅收就有五百萬兩銀子!大明的水師威服四海,也得力於軍器局的蓬勃發展,一直致力於製作新式火炮和新式火槍!特別是新式火槍,軍器局每年都能製造出數萬支。」

  張知節雖然是在笑著附和古實韓屯的話,但是卻句句都帶著寒意,他是在告訴這些頭領們,大明不缺銀子,如今正在加緊製作新式火槍。

  其實這些部族的頭領也有很多參加了宣府之戰和大寧之戰,如今又參加了汗庭之戰,其實他們也能感覺的到,張知節大軍中的火槍數量不斷增加。

  現在他們聽到張知節的話,也算是徹底明白了,他們的感覺不是錯覺,大明確實一直都在加緊製作新式火槍。想到這種新式火槍的厲害,再想到這種新式火槍每年都會增加幾萬支,那豈不是說用不了幾年邊軍就全部都普及新式火槍了?

  這些頭領們心中這樣想著一個個大驚失色,以後邊軍的新式火槍會越來越多,若是有朝一日大明邊軍都裝備了這種新式火槍,那他們還怎麼混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