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大明只會派遣大軍護佑自己的領土,那如果呂宋也成為大明的國土的話,大明不就會在此駐軍了嗎?反正屬國和屬地也不過是一字之差。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一提出來就獲得了很多人的讚許,隨之越傳越廣,很快呂宋的官員帶著浩浩蕩蕩的百姓前往王宮請願,請求將呂宋併入大明。

  張知節在王宮裡十分淡定,穩坐釣魚台等待著最後的結果,他不但想著占領呂宋,他還想著呂宋的官員百姓求著他占領呂宋,跪求。

  帶著親衛來到了宮門處,張知節立即就感到外面跪著密密麻麻的官員百姓,張知節淡定自若的走出王宮,伸手想要扶起領頭的官員,笑道:「你們這是怎麼了?雖然大軍就要啟程回國了,但是也當不得大伙兒如此厚禮相送!快快起來,大家都起來吧!」

  領頭的官員並沒有起身而是仰頭沉聲道:「提督大人,呂宋世代都是大明的屬國,如今受到洋人的侵襲無力自保,願意舉國併入大明為一州,懇請大明的庇護!呂宋的百姓必世代效忠大明,絕無二心!」

  張知節聽了沉吟道:「呂宋距離大明路途遙遠,你們這怕是有些捨近求遠啊!」

  「提督大人,大明不是也曾置舊港宣慰司嗎?如今大明已然開海,朝廷擁有龐大的水師船隊,天塹變坦途,還請大人答應呂宋百姓的跪請!」領頭的官員懇切道。

  這官員話音一落,後面的官員也跟著懇求起來,到後來連同百姓一起跪求起來,跪求之聲聲震馬尼拉城,甚至傳出了好遠。

  張知節有些為難的嘆了一口氣道:「本督在呂宋也待了不短的時間,對於呂宋這片土地也很深的感情,也不希望你們經受洋人的侵襲,不想看到這裡的百姓被洋人壓迫!」

  「不過,你們想將呂宋併入大明的版圖,這畢竟不是本督所能決定的,若是你們真有此心,不妨遣使隨本督一起回程,面見皇上,只要皇上准了,那呂宋就將是大明的國土!大明絕不會讓自己的國土受到洋人的侵襲的!」

  雖然並沒有獲得提督大人的肯定答覆,但是終歸是有了一線希望,這些呂宋的官員開始忙碌著準備呂宋土地、丁戶等文案,並群策群力製作了《請奉納版圖表文》,帶去大明獻給皇帝陛下。

  當然了,只是做了這些還不能讓他們放心,他們深怕大明的皇帝陛下會拒絕,所以還向張知節打聽皇帝的喜好。只是可惜他們也沒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因為馬尼拉城早就被洋人洗劫了,至於那些洋人則都被張知節洗劫了,所以包括王宮中的寶庫里的東西都在張知節那裡呢!當然了他們是不願不敢向張知節開口索要的,畢竟人家帶軍幫助呂宋打敗了洋人。

  於是東湊西湊的好歹走了一些貢品,因為知道是去大明求皇帝請納呂宋,無論是百姓還是大戶人家都情願捐出來壓箱底的好東西,總算是湊了一些。

  不過還是有些寒酸,怎麼辦呢?這些大臣們集思廣益之下,準備給皇帝送上幾個美人,這消息一傳開,應者如雲啊!

  畢竟大明的皇帝在呂宋人的眼裡那天下最有權勢、最富有的人,能夠將自己的女兒送到大明做妃子是做夢都不敢想的。

  不過張知節還是趕緊叫停了,萬里迢迢帶回去些姿色普通的呂宋女子,張知節估計得被正德皇帝噴死!

  「我們皇上富有四海,什麼珍寶美人沒有,你們就不用瞎折騰了,還是趕緊隨本督啟程吧!放心,到了大明,本督會在皇上面前給你們美言的!」

  有了張知節的這一番話,隨行的大臣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張知節留下了兩艘戰船駐紮在馬尼拉,其餘的戰船浩浩蕩蕩離開了呂宋。

  帶著四艘西班牙人的戰船還有三百多被俘的西班牙人,還帶著來自呂宋的使節,船隊浩浩蕩蕩的前往博多灣,將在博多灣回合所有的海船後正式起航返程。

  (歷史上呂宋也就是菲律賓,在被西班牙殖民後一直都在抗爭,蘇祿國王曾經在清朝的時候來到中原請求將呂宋納入中國的版圖,不過被大清帝國的皇帝拒絕了。)

  (本章完)

  第1112章 遲歸

  船隊浩浩蕩蕩的抵達了博多灣,博多灣風平浪靜,立花山城也十分安穩,龐大的船隊在博多灣休整了一天,張知節別離了依依不捨的立花知雪等人,揚帆起航離開了倭國駛向大明。

  這次出海是船隊在外時間最長的一次,差點錯過了季風,很多出海的船隊早都已經回到了大明,而張知節的船隊卻遲遲沒有回歸。

  這引得朝野猜測不已,正德皇帝幾次下旨垂詢市舶司,只能從歸來的船隊陸續得到消息,張提督的船隊和倭國打了起來,攻下了倭國的城池,最後又傳來消息有洋人進攻呂宋,聽說張提督又率領船隊去救援呂宋了。

  再後來就沒有消息了,不僅正德皇帝著急上火,壽寧侯也是人心惶惶,雖然並沒有不好的消息傳來,但是多數出海的商船都已經回歸了,惟獨張知節出海的龐大船隊卻遲遲沒有回歸。

  正德皇帝派了親信太監賴義南下到泉州等候消息,賴義帶著小太監火急火燎的南下了,雖然他在泉州從海商的口中獲得了很多道聽途說的消息,但是並沒有獲得什麼准信兒。

  沒有獲得準確消息的賴義十分焦躁,每天都要去泉州的碼頭上瞭望,都快化成泉州碼頭的石頭了!賴義這麼焦躁倒不是他多麼想念張知節,他和張知節並沒有什麼深厚感情,對張知節也只有敬畏,張知節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所有內官的頭上。




章節目錄